滄州市扶貧辦三措并舉力促產業之城建設
一是引入工商資本,吸納社會資本建設新市場主體。今年以來,組織工商企業、能人大戶與扶貧項目開展對接活動10多次,共與100余個貧困村結對共建,合作資金10.3億元,其中8個縣共安排財政專項扶貧資金8880萬元,撬動社會資本投入9.4億元。目前,全市“牧菜菌”三大扶貧產業,已實現銷售收入37億元,同比增長14%。特別是食用菌產業,新增項目區78個、面積已發展到4911畝、產量5.9萬噸,產品打開了京津兩個高端市場,效益是傳統種植的40-60倍。
二是用扶貧資金撬動農戶資金和信貸資金擴量提質。對原有的83家扶貧產業項目區,通過技改、新增新型業態,增加資本投入,提質擴量、擴大生產規模,培育行業龍頭,尤其在先進技術、管理理念、做強名牌、化解風險等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三是扶貧項目區全部實行企業管理,實行股份制經營。采取工商資本注入引領,龍頭基地或合作社參與扶貧項目組織實施,貧困農戶將扶持的扶貧資金或自有資金,與其流轉的土地一同參股到合作社,實行“龍頭+基地+合作社+農戶”收益分配保障機制。我市406個“十二五”啟動扶持的貧困村項目區的專業合作組織,已全部實行股份制經營,去年銷售收入30億元,入社貧困農戶4.6萬戶,輻射帶動非社員農戶8.5萬戶。貧困農戶獲得了土地租金、分紅股金、打工薪金和承包收益金等“四金”收益達9.2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