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日前公布了首批省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譙城經開區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入圍。這也意味著亳州市現代中藥發展再獲省級層面利好。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堅持以藥立市戰略不動搖,把現代中藥產業作為全市的首位度產業加快發展,把加快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作為全市加快“調結構、轉方式、促升級”的重要抓手,打造“雙千億”現代中藥產業基地,持續強力推進。
用規劃引未來
產業發展,規劃先導。
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一直堅持“以藥立市”戰略不動搖,并以規劃引領未來,著力做好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2014年,在以市委一號文件形式出臺的《加快推進十大主導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中,亳州市明確把現代中藥產業作為亳州的首位度產業,強力推進。
2009年以來,亳州市相繼制定并實施了《安徽?。ㄙ裰荩┈F代中藥產業發展規劃(2009-2020年)》、《亳州市現代中藥高新技術產業基地“十二五”發展規劃》、《中華藥都·養生亳州行動計劃(2009-2011年)》、《亳州市“1125”藥業企業振興與提升計劃(2010-2012年)》、《亳州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亳州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的實施意見》。
上述規劃或計劃在完善產業體系、構筑支撐體系、形成服務體系方面各有側重,形成服務體系方面各有側重,核心在于推動中藥產業發展方式轉變,內容上突出產業發展的戰略意義、戰略思維,突出發展路徑,最終打造“雙千億”現代中藥產業基地。
2014年,亳州規模以上藥業工業產值193.18億元,同比增加17.7%,工業增加值48.6億元,同比增長15.8%,占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21.7%,增速高于全市規模工業平均增速5.6個百分點,超額完成市政府預定的藥業工業產值達到170億元的目標任務。
在整個經濟運行形勢放緩的大背景下,2014年上半年醫藥制造業增加值總量首次超過煤炭開采和洗選業,位居全市各行業第一,正在成為首位度產業。
強支撐促轉型
雖然亳州的現代中藥產業近年來取得長足發展,但藥業工業企業規模小,成長性差,亟待轉型升級。近年來,亳州著力推動科技和人才支撐,以科技創新推動企業轉型發展。
建立研發機構,培養研發隊伍,打造公共研發平臺,完善產業科技支撐是現代中藥產業轉型的關鍵。
亳州市鼓勵引導企業加強與百強企業的技術合作,增強企業整合內外技術資源和引進、消化吸收再創新的能力,積極培育名牌產品和品牌經濟。組建亳州市科技創業服務中心,入駐中小企業和科技中介機構23家,多數為涉藥企業。組建涉藥CNAS認證檢測中心1家、國家級中藥類工程研究中心2家、省級工程研究(技術)中心14家、博士后工作站1個,建立院士工作站1個,支撐能力進一步增強。設立了亳州中藥科技學校,亳州職業技術學院與安徽中醫藥大學聯合開辦中藥學專業本科班,培養現代中藥急需的人才。
從2010年開始,市財政每年均安排專項經費,支持現代產業發展。
如今,亳州不僅形成了全國最大的飲片加工產業集群。中成藥制造、中藥保健品、日化產品、消殺劑、獸藥(飼料添加劑)、藥業機械和包裝材料制造產業也呈現出穩步發展的勢頭,形成了一批市場競爭力較強的產品和品牌。
而亳州中藥材流通體系也進一步得到完善。投資15億元的康美(亳州)華佗國際中藥城2013年11月投入使用,進一步提升了專業市場的檔次和水平。同時,加快中藥材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以亳州青年電商產業園為基地,打造亳州中藥材電商企業“孵化器”。
在竭力推動現代中藥產業發展的同時,亳州始終保持打擊假劣藥材的高壓態勢,全面建立監管、追溯、服務三大體系,進一步優化發展環境。
亳州市在對全市藥品藥材生產、經營、使用等環節,以及中藥飲片企業違法違規行為進行大力整治的同時,還進一步完善市場交易和質量管理的規章制度,加快推進亳州中藥材商品交易所、中藥材電子交易平臺和市場信息平臺建設;積極推進“來源可知、去向可追、質量可查、責任可究”的中藥材流通可追溯體系建設,規范中藥材流通秩序;加快推進中藥飲片生產企業統一監管平臺建設及生產流通追溯體系建設;要推進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建立企業誠信檔案;在生產經營企業和中藥材市場建立“黑名單”制度,及時向社會公布。
一手抓發展,一手抓整治,這為亳州現代中藥“雙千億”產業提供了堅強保證。而譙城經開區現代中藥產業集聚發展基地,也必將成為我市轉型升級的新突破口,有力推動全市現代中藥產業提質增效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