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忠縣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以下簡稱《綱要》)提出的奮斗目標包括: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建成渝東北特色資源加工基地。
實現目標靠什么?答案也在《綱要》里:最根本要靠創新驅動?!毒V要》將推進創新發展擺在首要位置,內容篇幅最多,共有八章,旨在強化創新驅動第一動力作用,突出強調其特殊重要性。如何來實現創新發展?《綱要》在推進創新發展中提出,要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培育發展新動力,構建產業新體系,完善發展新機制,創新培育市場主體,創造發展新優勢,推動經濟提質增效。“未來五年,忠縣產業發展的方向是大力發展特色資源加工業、現代特色效益農業、現代服務業、旅游產業。在這些產業發展中,都打上了創新的烙印。”縣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說。
服務業更具時代性
《綱要》提出,要緊緊圍繞制造業升級和群眾日益提升的物質文化需求,統籌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服務業比重明顯提升。
在這大背景的催生下,現代物流業、現代金融業、電子商務等產業將成為忠縣未來服務業中的重點發展方向。
在物流業發展方面,一方面要布局新生港綜合物流園區和九蟒城市物流暨電商產業園、烏楊綜合貨運樞紐、永豐冷鏈物流等3個物流樞紐,構建“一大三小”的物流空間布局體系。另一方面要創新農產品流通模式,大力推行農批對接、農超對接、農餐對接、農校對接、社區直銷店等產銷對接模式,支持大宗農產品產地集配中心建設,支持發展訂單農業,提升農產品流通“最后一公里”和上市“最初一公里”組織化水平。
在發展現代金融業方面,一方面要加快銀行機構增加營業網點布局,積極推動社區銀行布局,大力引進融資擔保、信托投資、風險投資基金、股權投資基金、產業引導基金、典當、金融租賃和金融保理等新型金融機構,到2020年全縣銀行營業網點數達到178個,新增銀行業、保險業、證券業和新型金融業等金融機構3家以上。另一方面則強調了強化金融交易功能,引導社會資本參與金融行業。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增強對科技、消費、創新創業等領域的服務等等。
在電子商務業發展中,推進電子商務公共運營服務中心暨眾創空間建設,打造大眾創新創業平臺。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要引導本土農產品加工企業整合資源、抱團發展,搭建統一的縣級電商服務平臺,推動電子商務進農村體系建設,提升農村信息化程度,實現全縣農特產品一張網。
縣商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除了新型服務業態以外,“十三五”期間,忠縣還將實施一批現代商貿服務業重點工程,其中包括:提檔升級中博商圈,新建金水門城市綜合體、紅星商圈、半城新區商圈、高營鋪組團商圈、銀山片區商圈、京投·中央商谷等,忠州特色美食街、西山特色小吃街、半城新區餐飲休閑街等特色街區;磨子土家族文化街、石寶寨民俗風情街、汝溪巴渝水鄉風情街、烏楊“重慶名特商業街”、“三峽港灣”民俗風情街等,專業市場集群(忠州汽摩機電城,九蟒片區農貿批發、家居、建材等專業市場)等。
工業發展更注重創新
《綱要》里值得關注的是,忠縣工業將走向新型化。到2020年,工業總產值達到600億元,其中規模以上工業產值達到240億元。
通過立足本縣資源優勢,優化特色資源加工業空間布局,重點發展烏楊工業組團,優化提升水坪、蘇家工業組團,引導企業向烏楊工業組團集聚,加快建設醫藥、石材等產業園,打造新生、石寶、汝溪、官壩、馬灌、金雞、新立、拔山、白石等9個小企業創業基地,構建“1+3+9”的特色資源加工產業空間。
在新興工業產業上主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建設集沖壓、焊裝、涂裝、總裝四大工藝于一體的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線,推廣混合動力、先進內燃機、高效變速器、汽車電子和輕量化材料等汽車節能關鍵核心技術應用。推進重慶新能源與智能汽車新興產業升級接軌的智能交通裝備,積極發展智能停車設備制造、立體車庫,配套發展電梯制造、智能控制設計系統;生物醫藥,推動中成藥化學基礎辨析技術、制藥過程系統工程技術、制藥工藝調優技術等新技術的開發和產業化應用,積極引進腫瘤藥、頭孢中間體等產業鏈后端項目,推動3D打印技術、激光加工、涂層技術在醫用耗材、醫療康復器械的產業化應用;電子核心部件,重點發展以LED芯片、新型敏感元器件等為主的電子元器件,以數字化實驗教學儀器、數字化視聽設備、交互式電子白板為主的智能化教學儀器;新材料,培育發展竹纖維、新型復合材料、納米鈣等新材料產業;頁巖氣,忠縣—豐都頁巖氣開發, LNG工廠及綜合利用。
同時,對傳統產業發展實施改造提升,通過加快結構調整、技術進步和企業重組,推動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傳統產業融合發展,增強制造能力,提升制造品質,打造制造品牌。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等理念已經成為產業發展中的關鍵詞。
縣經信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忠縣未來工業發展的信息化融合程度會進一步提高,將大力推進“互聯網+”協同制造,著力發展工業互聯網和智能制造,推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在制造業的廣泛應用。大力發展個性化定制、網絡眾包、網絡制造等互聯網創新模式,構建協同研發、生產、組織產業新生態。支持信息技術服務提供商建設工業云平臺,加快設計與加工、研發與服務、技術與標準等資源的共享與開放。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水平,推動企業依托互聯網,建設上下游協作管理系統和產業鏈智能服務平臺。引導中小企業加入核心企業的產業鏈體系,提高產品配套能力。
農業發展更有現代味兒
在農業發展方面,《綱要》提出,要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農業發展方式轉變,發展適度規模經營,提高農業質量效益和競爭力,增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著力構建現代農業產業體系,建成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
縣農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忠縣將進一步優化農業結構和區域布局,大力發展綠色生態高效農業,提高農業質量效益。根據規劃,重點打造“1+1+10+100”區域,建設1個農產品加工園、1個農產品物流園、10個萬畝產業示范區和100個特色產業核心示范園。2020年,基本實現農業現代化目標。
現代特色效益農業重點發展方向包括:柑橘產業(柑橘高標準果園建設及改造提升,柑橘苗木繁育基地改造提升及疫病防控體系建設。到2020年,全縣柑橘種植面積穩定在35萬畝以上,年產量達到40萬噸);優質糧油(糧油高產示范,測土配方、良種推廣。到2020年,全縣糧食作物種植面積穩定在120萬畝,糧食總產量穩定在40萬噸);健康畜牧(肉兔產業基地,肉羊標準化養殖基地,優質肉豬養殖小區,優質肉牛產業化。到2020年,實現年出欄生豬75萬頭、優質肉牛3萬頭、肉兔800萬只、肉羊8萬只);生態水產(三峽水域6.5萬畝生態漁業示范基地建設。到2020年,以三峽魚為主的水產品產量達到2萬噸);綠色蔬菜(食用竹筍產業項目,蔬菜基地標準園建設,食用菌生產基地建設。到2020年,建設食用筍竹基地20萬畝、改擴建綠色無公害蔬菜基地4萬畝、栽培食用菌4000萬袋);休閑農業(貓耳山紅豆杉森林、復興藝術田園、涂井三峽橘海、八斗臺低碳竹海、雙桂橘鄉荷海、拔山金色楊柳、新立海珠濤聲依舊等休閑農業區)。
該負責人表示,未來五年,忠縣農業產業化水平將得到大幅度提升,對土地的適度規模經營率達到55%。在構建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方面,扶優扶強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積極培育農村新型股份合作社,支持發展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培養新型職業農民。鼓勵農戶發展聯管、聯耕、聯種、聯收等聯戶經營,提升農業生產的市場化、組織化、集約化、規?;?。
旅游業成為重點產業
《綱要》提出,要深度挖掘特色資源,大力發展旅游產業,全面發展觀光旅游、休閑旅游、度假旅游,建成三峽庫區知名旅游目的地,到2020年,過夜游客達到210萬人次。
首先值得注意的是一個新名詞,就是“智慧旅游”。
縣文化委相關負責人介紹,“智慧旅游”主要內涵就是發展“互聯網+旅游”,推動旅游業發展與工業、農業、城市、文化等深度融合發展。未來五年,忠縣將積極開發忠縣旅游APP、支付寶旅游等數字營銷新模式,發揮微博、微信等信息平臺作用,加大對外宣傳營銷力度,推進“智慧旅游”平臺建設,形成大旅游格局。
“十三五”期間,忠縣將加快旅游精品景區建設,重點打造以三峽港灣、白公祠等為核心,以點帶線,點面結合,形成主要以城區為旅游線的“忠文化”旅游區;以石寶寨為核心,形成以石寶寨為品牌的建筑文化體驗區;以三峽橘海、金色楊柳、派森百主題公園等景區為核心,做靚中國柑橘城百里柑橘長廊、橘鄉荷海,并提檔升級觀光旅游。豐富休閑度假產品,創新發展度假避暑、溫泉康療、康體健身、養生養老、自駕露營、徒步露營、鮮果采摘、水上休閑等新興旅游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