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兩側布局“一廊九區”,助力“松江制造”向“松江創造”轉型。到“十三五”末,力爭基本形成科創走廊框架體系
上海的西南部將建一條40公里長的“科創示范走廊”。松江5月24日宣布,出臺60條產業政策,設立每年20億元專項,沿G60高速公路松江段兩側布局“一廊九區”,助力“松江制造”向“松江創造”轉型。這些政策和專項,將主要用于鼓勵科技創新創業、引導產業轉型升級和推動產業園區轉型發展,鼓勵和吸引各類創新創業主體和重大功能性項目落戶松江。
到“十三五”末,力爭基本形成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框架體系,包括5年內新增50家國家級、市級眾創空間和專業孵化器;培育50家左右在特定細分領域處于國內領先地位的企業等。
“科創走廊的規劃,是松江主動對接上海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科創中心的重要舉措。”松江區委書記程向民指出,G60科創走廊并不是一條交通走廊,而是一條產業集聚、重點突出、相輔相成的示范走廊,是推動“松江制造”邁向“松江創造”的強大動力,也是松江經濟實現轉型升級的重要抓手。
作為上海的制造業大區,松江擁有雄厚的產業基礎,近年來工業總產值穩定在3700億元以上。而位于G60滬杭高速沿線的產業園區,貢獻了松江全區90%以上的工業產值,在全市占到8%的份額,集中了全區60%的規模以上企業,集聚了40多家世界500強企業,還有15個國家和省部級重點實驗室、研究中心及百余個市區兩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企業技術中心。
事實上,在松江境內的G60沿線已經悄然形成一條產業帶,其中在松江段起點,就有一個“龍頭板塊”——上海臨港松江科技城。這里正在興建一條1.5公里長的拉斐爾云廊項目,建成后有望成為一個科創地標。作為全市首個“區區合作,品牌聯動”示范基地的臨港松江科技城,8年前選擇落戶于此,很大程度上就是看中這里毗鄰G60首個收費口,如今果然“因路而生、因路而興”,成長為全市產業園區開發“樣板”,發展速度指數居全市第一。
但在程向民看來,過去G60沿線的產業園布局還比較分散,產業同質同構的現象比較突出。在新一輪的“一廊九區”布局中,九大板塊定位將更加清晰,進一步強化錯位發展和協同效應。
根據規劃,G60上海松江科創走廊規劃總面積約283平方公里,目標是形成以松江新城為核心的“一廊九區”格局,實現科創承載、總部研發、高端制造、服務集成、商業商務及現代物流相輔相成的產業功能布局,力爭成為松江未來產業發展和城市建設的主要承載區。
在“一廊九區”目標定位下,臨港松江科技城今后將向具有全球影響力的一流科技園區對標,全力打造“科技創富,產城融合”的“四新”經濟集聚功能板塊。而G60中部將以松江新城為核心,集中布局松江新城國際生態商務區、松江新城總部研發功能區和松江大學城雙創集聚區,形成科創走廊的智力資源和商業商務配套功能板塊。圍繞新城周邊,松江經濟技術開發區、洞涇智能機器人產業基地和西部科技園區,構成科創走廊的先進制造業功能板塊,同時輔之以東西兩翼的電子商務和現代物流配套功能區,以及出口加工區國際貿易功能板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