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8月22日發布上半年工業經濟運行報告。報告顯示,上半年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平穩,下半年工業經濟運行穩中有憂,下行壓力依然較大,要把促進工業轉型升級作為關鍵和重點,有效支持實體經濟做大做強,積極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保持工業持續健康發展。
報告指出,為了促進工業行業持續健康發展,下半年及今后一段時間,我國將積極探索支持工業發展的新方式,充分激發內在動力和活力;加大技術改造投資支持力度,帶動社會投資發揮關鍵作用;完善化解產能過剩配套政策,逐步建立市場化長效機制;進一步推進兩化融合,引導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加快建立和實施涉企收費清單制度,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報告認為,當前我國工業發展良好的基本面沒有變,但仍存在投資增速持續放緩、出口增長壓力較大、企業成本和資金壓力仍未緩解、信息網絡基礎設施建設投入不足等突出矛盾和問題。據統計,上半年,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7.3%,增速同比回落2.8個百分點;制造業投資增長14.8%,同比回落2.3個百分點;民間投資增速回落幅度高于整體投資,中、西部地區投資增速高位回落。制造業投資增速放緩,導致工業發展后勁不足,不僅對當期,更有可能對今后一段時期保持經濟平穩運行產生不利影響。
同時,今年以來,企業面臨的市場、成本和資金壓力進一步加大,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的主營業務收入中平均成本支出比去年同期高0.4元左右。地方和企業普遍反映,應收賬款增加對生產經營造成的壓力甚至比融資難、融資貴更大。同時,企業產成品庫存增長也在加快,加重了企業資金壓力。此外,一些地方和企業對金融系統惜貸、壓貸和抽貸的情況反映強烈,企業財務成本顯著上升。在市場、成本、資金等多重壓力下,一些行業和企業生產經營狀況較為困難,中小微企業的困難更為突出。上半年,中小微企業財務費用增長17.5%,目前不少地方對中小企業貸款利率一般上浮3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