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產業作為一種高新技術產業,自1951年全球第一個科技園——斯坦福大學研究園創辦以后,前蘇聯、日本、英國、法國和韓國等國家紛紛效仿,世界各地涌現出大批的科技園區。這些科技園區的建立成功地推動了教學、科研與生產任務的密切結合,大大促進研究成果的產業化,已經成為促進高新技術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
長春是中國生物制藥業的發源地之一。新中國成立后,國家將當時東北地區的主要生物制藥研究機構和企業合并,成立了長春生物制品研究所。吉林大學、東北師范大學、白求恩醫科大學、吉林農業大學、解放軍軍需大學等院所,相繼建立了生物與醫藥專業和相關學科。
近年來,隨著世界生物制藥技術和產業的發展、帶動,一大批新興的生物制藥企業和研究機構在長春市如雨后春筍般興起,逐步奠定了相當的產業基礎,多年來為我國的疾病控制和國民的預防保健事業作出了巨大貢獻。長春市始終高度重視生物醫藥產業發展。2002年,長春把生物醫藥產業正式確定為“四大主導”產業之一,上升到戰略高度加以重點扶持,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步伐進一步加快。特別是2004年,國家實施振興東北老工業基地戰略,長春市緊緊抓住這一有利時機,一方面積極調整產業戰略,同時在改善產業發展外部環境方面付出了很多堅實的努力,并取得了明顯成效。在世界銀行對2003年度中國大中城市投資環境綜合評估中,長春名列第7。世界著名商業雜志《福布斯》公布的中國內地最適宜開工廠的城市排行榜中,長春名列第6。綜合環境的不斷改善,為長春市發展生物醫藥產業的未來發展奠定了更為堅實的基礎。2004年2月,“中國生物產業發展戰略研究—結構布局研究”調研組到長春調研時指出,“長春的生物科技資源豐富,產業基礎好,發展有潛力,具有比較優勢,城市基礎設施條件具備,發展生物醫藥的政策環境也比較好”。
2004年11月,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委托,對長春國家生物醫藥產業基地總體發展規劃項目進行了評估。認為“長春在生物醫藥方面具有明顯的比較優勢,生物醫藥研發基礎雄厚,生物技術和醫藥領域擁有一批高層次的專業人才,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好,生物醫藥產品在國內外市場占有率高,形成了相當的產業聚集度和較為完整的產業鏈。
近年來,長春市委、市政府把醫藥產業從優勢產業培育成主導產業戰略決策鼓舞下,長春醫藥產業發展迅速,呈現了比較好的發展態勢。具體體現在五個方面:1、醫藥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呈現出良好的成長性。2、初步形成企業集群,產業集中度不斷提高。3、依托雄厚的研發基礎,一批生物醫藥成果陸續產業化。4、企業改造步伐加快,技術裝備水平得到提升。5、生物制藥異軍突起,成為長春市的特色產業。
基于生物醫藥方面的獨特區域優勢和雄厚的根基,建設長東北生物醫藥產業園,對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吉林省以及新一輪東北振興有很多積極作用:
1、產業園區建設有利于促進吉林及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2003年以來,吉林省及東北地區落實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戰略,取得顯著成效,振興10年經濟增長3倍,效益增長4倍至5倍,城鄉面貌顯著變化,人民生活水平持續提高,生態環境明顯優化。但近年來,吉林省及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中出現了瓶頸問題,國家為此出臺了東北振興的近期支持政策。為提高吉林省內在驅動力,通過創建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啟動全省全面振興的強大引擎,強化核心增長極作用;大膽探索,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必將為新一輪東北振興注入新的活力,推進吉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進而促進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全面振興。而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高新技術產業,具有良好的發展前景,并且在國內外有很多成功的典范,必將為地區經濟發展作出卓越的貢獻。在今年新開工項目中,作為“園中園”的亞泰生物醫藥產業園,是生物與醫藥產業園中的重中之重。亞泰醫藥產業園總占地面積約68萬平方米,總建筑面積約50萬平方米,規劃建筑65棟,總投資約48億元。園區投入使用后,年可實現產值100億元。
2、長春地區勞動力富余,產業園區建設可解決部分就業問題。園區將建立生物與醫藥產業中小企業融資平臺,為科技含量高、帶動能力強的小微企業提供融資保障。項目實施后,預計可直接安置5000農民就業,隨著今后產業園的發展,這一數字將會逐漸增長。
3、有利于提升吉林省生物醫藥領域在東三省乃至全中國的影響力。樹立轉方式調結構的典范,產業園發展的總體目標明確,即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部分產業領域達到國際和國內領先水平。生物農業、生物制造、生物能源等產業快速崛起,產業規模和質量進一步壯大提高,產業整體布局基本形成,使生物與醫藥產業成為高新區重要的支柱產業。高新區實施“人才慧谷”計劃以來,已吸引國內外生物與醫藥領域的人才、企業和機構入區投資興業。
4、有利于改善區域內兩個“環境”。作為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的重點園區,長東北生物與醫藥科技產業園集聚效應初步形成,具有了獨具特色的生物醫藥產業鏈,這與高新區既有的“沃土”密不可分。而長東北生物與醫藥科技產業園的建設實施,也起到了提升區域產業品牌形象,并進一步優化了產業結構布局,改善區域產業投資環境的作用,同時產業園將健全保障機制和服務體系,努力把生物與醫藥產業打造成為長春高新區的支柱產業,將成為全省生物與醫藥產業的重要集聚區和國內知名的生物醫藥產業園區。工業園建立集中管理可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5、有利于促進其他產業發展。發展長東北生物與醫藥科技產業園,可充分利用長春高新區現有生物醫藥的產業、科技、服務、政策、區位等優勢全面深化的發展,不僅能在生物醫藥方面吸納國內外人才及資金,同時能提高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吉林省乃至長東北地區在國內外的影響力,讓外界充分認識到吉林省的實力,終將促進其他產業的發展。
生物醫藥產業園作為生物醫藥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方向,其可突出重點,統籌兼顧,協調推進,推動經濟平穩較快健康發展。產業園的建設可以很好的吸引外資,吸納資金及技術,從而實現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振興和發展,能對長吉產業創新發展示范區、吉林省乃至東三省的發展作出巨大貢獻。轉方式調結構主要依賴技術創新,要靠科技的力量大幅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自主創新帶動產業升級,產業園的建立有利于把技術創新,在新的國際競爭條件下形成新的核心競爭力。同時,產業園建立可集中管理,有利于技術的相互交流和資源共享,促進人才相互協作、互相學習、增加企業間的良性競爭,從而能夠更好的發展。最后,加快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節能減排作為轉方式調結構的重大舉措,工業園區建設可集中管理,對工業產物集中處理,實現經濟發展與環境改善的雙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