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不僅和一汽大眾這樣的汽車巨頭實現了產品配套,還將參與一汽大眾新車型密封系統的同步開發。這多虧了天津來的專家許鳳璽!”近日,清河縣河北永昌車輛部件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更新告訴記者,僅此一項每年可為企業帶來1億元的產值。
去年,永昌公司醞釀為更高平臺的合資車開發轎車密封系統,但是遇到了技術瓶頸。后經縣里牽線搭橋,“挖”來了在國內該行業頗有影響的天津專家許鳳璽,任職永昌技術副總。如今,許鳳璽帶領團隊開發的密封系統產品,已成功進入一汽大眾供貨體系。
羊絨、汽摩、合金一直是清河的優勢產業,但高端人才匱乏卻是制約該縣又好又快發展的一塊短板。要緊緊抓住京津冀協同發展的重大機遇引進高端人才,實現本地的產業升級,用升級產品參與京津冀高端市場競爭。為此,清河縣快人一步加大“攬才”力度,于去年初組織7個調研組,深入近百家重點企業進行調查分析,將19個專業領域定為高端人才引進的重點方向,同時制定了各產業急需高端人才目錄和重點目標人才信息庫。縣委、縣政府一方面組織企業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登門招才”,另一方面還為企業提供專家詳細聯系方式,便于企業直接聯系。
“清河縣的高端人才引得來、效果好,得益于不拘一格的攬才方式。”清河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邱海飚說,在人才引進中,他們探索出了“3+X”高端人才柔性引才模式,“3”指的是崗位聘用型,兼職、咨詢、講學型,以及以技術合作和技術入股型三種主要模式,“X”則是用人單位根據被引進人才的特點采取的更為靈活的模式。像許鳳璽這樣在企業任職的,屬于崗位聘用型。
國家“千人計劃”成員、中科院高工袁一卿,帶著自主研發的電動汽車90NM兩檔變速驅動系統項目,以技術入股模式與河北御捷馬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合作。御捷馬公司總經理李同星告訴記者,新產品打破了國外兩檔變速技術壟斷,系統成本只有2萬元,比舊系統僅貴了5000元,但汽車時速卻由50至70公里升至100公里,續航里程也由120至150公里達到300公里。使用該技術的御捷330電動汽車已進行路試。
截至目前,清河已引進各類高端人才38名,其中,中科院院士1名,國家“千人計劃”人選3名,長江學者1名,博士17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