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的城市規劃藍圖向來令人關注,因為它將直接決定城市自身的建設走向,也影響著市民的生活質量。近日,蘇州規劃部門召開的“蘇州城市發展戰略研究”和“城市綜合交通戰略研究會”所傳遞出的信息讓人期待,一句“回歸青山清水新天堂”,不僅體現了“人的城市”規劃理念,更能在歷史文化特色上再有新的發展。
去年,蘇州獲得了“李光耀世界城市獎”,說明蘇州的整體城市規劃已經得到了國際認可。但不能否認,作為一個人口總量超千萬的城市,其運轉所承受的各種負載也變得日益嚴重,很多“城市病”在蘇州同樣存在,資源利用的嚴峻,城市交通的壓力,產業布局的提升等,都要通過更好的規劃來進行調整和引導,并更好地來提升城市的特色品位和運轉效率。
做好城市規劃,首先要尊重城市實際情況,讓原有的優勢資源得到更好保護,使得人與環境的和諧度更高。從規劃部門發給市民的“民意調查問卷”結果來看,“蘇州人最自豪的是歷史文化,最期盼的是改善生態環境”,這兩個“最”實際上就是城市規劃今后該著力下功夫之處。好的自然生態與歷史文化環境的有機結合,也是世界上許多名城的共同點。這些年,蘇州在這些方面已經做出了不少成績,當然更需要以“一張藍圖畫到底”的決心,把一個歷史文化名城的文章做得更加出彩,更具魅力。
做好城市規劃,還要尊重城市發展規律,努力提高城市的運轉效率。像蘇州古城的交通框架本來就不宏大,公共交通的發展就要遵照自身的條件才能更具實效。這次,蘇州規劃部門設想以“穿梭巴士招手即停”的方式來解決古城交通堵塞困局,即是有益的探索。應該說,這種以巴士和軌交的“搭配”,對于提升城市交通的效率,應該就是一種“優選”。所以,城市規劃只有在科學化和精細化上有新的突破,才能不斷提升城市的交通水平。
好的城市規劃就是要讓人過得更舒適,蘇州在著手編制的城市規劃,也正是朝著這個目標努力。當然,城市的規劃再好,關鍵還是要靠人來踐行。可以說,人的素質如何,也直接會影響到規劃落實的實效,“城市的人”與“人的城市”當是規劃好一座城市的兩面,同樣值得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