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東(互助)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自2009年建園以來,堅持“四區兩帶一線”的發展戰略和河湟地區特色農牧業百里長廊的發展規劃,努力打造具有高原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省內一流、全國先進的國家現代農業示范區和國家農業科技園區。
現代農業示范區規劃面積56萬畝,核心區規劃面積1萬畝,由現代農業科技園、循環農業示范園、高原特色農畜產品加工園、農畜產品物流園、菜籃子生產示范園組成。其中主要用于科研創新的現代農業科技園規劃面積2800畝,重點進行高原雜交油菜、馬鈴薯制繁種及組培研究。循環農業示范園規劃面積3000畝,主要功能是探索綠色有機循環農業的新模式,重點打造種植、養殖、農副產品加工的產業鏈。此外,在規劃面積5萬畝的示范區內進行特色產業的示范推廣,在規劃面積50萬畝的輻射區內對示范區內主導產業發展模式及配套技術體系進行大范圍的推廣應用。并針對本地的優勢產業,在園區創建五個優勢制繁種產業帶和十大基地。
截至目前,園區累計完成投資19億元,實現產值24.1億元。今年,園區將繼續緊抓科研創新和農技推廣,重點實施8000平方米智能連棟溫室現代化種植系統示范項目和互豐種子等投資項目。年內計劃引進現代農業新技術3項、新品種26種;建成莓類工廠化育苗中心2700平方米、蔬菜工廠化育苗中心3000平方米、花卉育苗生產區768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