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黑陶工藝品行業規模最大、技術力量最強、社會影響力深遠的企業——晉中開發區翔龍黑陶
晉中市委、市政府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委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的相關要求,以科學發展觀統攬文化改革發展全局,堅持把文化產業納入全市經濟社會發展大格局中,作為調結構、促轉型、惠民生的重中之重,科學謀劃,精心組織,不斷深化文化體制改革,全面推進文化強市建設,文化改革和文化產業步入了一個前所未有的發展黃金期。全市文化產業增加值連續五年保持較快增長。文化產業法人單位數由2011年的287家增加到2015年的1409家;文化產業法人單位增加值由2011年的23.73億元增加到2015年的31.82億元,占當年全市GDP的比重由2011年的2.66%增長到2015年的3.04%,總量和占比均位居全省第二,僅次于太原。文化產業已經成為全市潛力最大的戰略新興支柱產業。
頂層設計,構建文化產業發展的“四梁八柱”
第一,制定了文化產業工作“立柱架梁”的四個政策性文件。一是根據中央《關于深化文化體制改革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大發展大繁榮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和省委《關于加快文化強省建設的實施意見》,以市委、市政府的名義制定出臺了《晉中市加快建設文化強市的實施意見》,同時設立文化產業專項資金,市級每年3000萬元,縣級500萬元—1000萬元。二是制定了《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明確了領導組及其辦公室、財政局、資金使用單位的職責,明確了專項資金使用資助對象、范圍及方式,明確了資助申報及審批的有關程序以及監督和績效考核的有關要求。三是制定了《晉中市文化旅游產業招商引資和吸引民間投資的優惠辦法(試行)》,在土地、稅收、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為文化產業重點項目建設提供便利。四是制定了《晉中市文化產業擔保資金實施細則(試行)》。這四個政策性文件為推動晉中市文化產業健康發展構建起堅固的制度性梁柱。
第二,制定了兩個發展規劃。聘請廣州博為咨詢集團和深圳雅克規劃設計公司編制了《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規劃(2015-2020年)》和《晉中市文化產業創意園概念性發展規劃》,確立了“世界晉商文化復興地、中國休閑養心目的地、山西創意產業新高地”的全市文化產業發展的目標定位,以及“兩心、四帶、十園”的空間布局,勾畫出了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的藍圖遠景,為從宏觀上指導和推進文化產業發展提供了較為科學的依據。
第三,探索形成了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四大機制”。一是組織領導機制,成立了市文化體制改革和文化產業發展領導組(文化強市建設領導組)及辦公室,領導組由市長任組長、宣傳部長任常務副組長,政府分管文化與旅游的副市長任副組長,成員單位近40個。二是市級重點項目篩選及資助確定機制。經過不斷探索完善,形成了企業申報、縣級和市直部門初審推薦、文產辦實地考察、組織專家評審、領導組集體研究的決策機制。三是項目推進機制。形成了年初動員安排、平時跟蹤督察、年中觀摩檢查、年終考核驗收、年度績效評價的項目推進管理機制。四是資源整合機制。包括市縣聯動和部門合力推動兩個方面,市縣聯動主要體現在項目確定上縣推市審、資金資助上市縣共擔、項目管理上市縣協作;部門合力推動主要體現在資金扶持、服務指導的同向同力。
協調配合,形成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合唱”
一是發揮重大項目對文化產業的支撐帶動作用。實施項目帶動戰略,通過重大文化產業項目的實施來帶動晉中市文化產業的發展。完善項目建設推進機制,加強協調,形成合力,加快項目建設步伐。二是發揮財政資金對文化產業的杠桿撬動作用。在專項資金的使用管理上,我們嚴格按照《晉中市文化產業專項資金使用管理辦法》執行,采取市縣聯動的辦法,通過采取貸款貼息、項目補貼等方式,支持文化企業和重點項目發展。充分發揮了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杠桿作用。三是發揮部門合力對文化產業的協同推動作用。注重發揮領導組運行體制下市縣兩級和各成員單位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對重點推進項目,實行了市縣聯動的辦法加以扶持推進,最大程度地凝聚起多部門聯合推進項目的合力。財政、發改、文化、旅游、統計、規管、環保、國土、人民銀行等部門分工協作,各負其責,為項目建設提供了優質服務,形成了推進文化產業發展的“大合唱”。
精彩紛呈,文化產業迎來百花齊放的春天
經過幾年的努力,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推進很快,取得了顯著成果,顯示出多重效應。一是拉動多方投資。2012-2017年,全市共有211個項目獲得文化產業專項資金扶持,享受扶持資金總計2.2億元。其中享受中央、省級專項扶持資金0.76億元,享受市級文化產業專項資金1.44億元。共落實銀行項目貸款資金53.87億元。在政府政策和資金的引導下,各類企業主體紛紛投資文化產業。據不完全統計,5年晉中市引進外地企業和本地資源型企業轉型投資文化產業的共有40多家,帶動民營資本投資110多億元,實現了金融資本、民營資本與文化資源的有效對接,民營資本已成為晉中市文化產業投資的主體力量。二是促進產業提檔升級。催生出《又見平遙》、千朝谷、百草坡、豐潤澤等一批新業態項目,培育出玻璃器皿、推光漆器、陳醋、黑陶、刺繡、珠寶等一批特色文化產品和非遺產品,提升了平遙古城、綿山、喬家大院、石膏山、烏金山、榆次老城等一批旅游景區級次,創作推出動畫電影《終極大冒險》等一批文藝精品。三是引起多方關注。省深改辦、省委宣傳部、省社科院對晉中發展文化產業的做法及成效進行了多次調研,將晉中經驗在全省推廣。2015年10月全省文化產業發展晉中現場會成功召開,晉中市文化產業工作獲得廣泛認可,形成了“晉中路徑”。
晉中市文化產業發展工作表現出投資大、進度快,業態豐富、融合度高、成效顯著、帶動性強的特點。一是規模大、進展快。《又見平遙》實景演出、祁縣千朝谷、榆社云竹湖開發、平遙石頭造紙等項目成為省級轉型綜改戰略性標桿項目。紅海玻璃、推光漆器、醋博園等一大批體量大、實力強、特色鮮明的文產項目正在成長壯大。二是業態豐富、融合度高。涌現出了官道巷民俗文化村等一批“文化+旅游”,山西衛星信息技術應用產業基地等一批“文化+科技”,百草坡房車營地等一批“文化+休閑”,千朝谷等一批“文化+娛樂”,以及珠寶、油畫、動漫等一批極具創意的高附加值文化產業項目,涵蓋文化旅游、影視傳媒、休閑娛樂、工藝美術等多個領域,產業業態較以往更加豐富多樣。三是成效顯著、帶動性強。一大批重點項目投入運營,并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總投資4.7億元、其中貼息貸款1.2億元的印象系列《又見平遙》實景演出項目運營5年多來,已成功演出3227場,觀演人數突破200萬人(次),收入2.89億元,解決本地演職人員就業400余人,成為全省文化與旅游融合發展的成功范例;總投資9.9億元,其中享受貼息貸款1億元的烏金山國家森林公園,已接待游客95萬人(次),實現門票收入1.05億元,安排就業650人,并入選首批國家森林氧吧。享受文產資金貼息和補助的平遙推光漆器、祁縣玻璃器皿、榆次金海棠寶玉石畫、開發區翔龍黑陶、介休琉璃制品、和順晉繡等一批特色文化產品銷售也實現了較大幅度的增長。3D動畫電影《終極大冒險》獲中宣部第13屆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左權花戲歌舞劇《太行奶娘》被省委宣傳部確定為“2015年晉京展演十大優秀新創劇目”之一,并成為教育部、文化部、財政部主辦的高雅藝術進校園活動推薦劇目,在全國演出80余場;和順鳳臺小戲《縣長遛牛》獲文化部第16屆“群星獎”,兒童劇《好女丫丫》獲中國濱州小戲藝術節優秀劇目獎;電視劇《風雪太行》等7部文藝作品獲省委宣傳部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獎”;《大禹治水》和太谷秧歌劇《孟母三遷》榮獲第14屆山西省“杏花獎”優秀劇目獎,《褒尚論道》榮獲第2屆“全國戲劇文化獎”和第22屆上海“白玉蘭獎”;電視紀錄片《晉中抗戰記憶》被中國視協評為紀念抗戰全紀錄最佳系列報道獎;電影《警界無聲》《血色西峪》《好人常慧珍》在央視6套播出;晉劇《王家大院》在北京梅蘭芳大劇院演出,得到了國內戲劇界和文化部等部委的高度贊揚;農村現實題材舞臺劇目《暖冬》《第一書記日記》正在創作中,預計將在今年10月搬上銀幕和舞臺。這些文藝作品更好地傳播了正能量,引導了社會新風尚,擴大了晉中影響力。茶路萬里·弦歌千年2017晉中喬家大院新年交響音樂會、錦繡百草坡炫彩燈光展、“兩節”群眾文化活動、“愛上晉中”主題十大系列文化活動等通過市場化運作,極大地豐富了全市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提升了百姓的幸福感獲得感,實現了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雙贏。
下一步,晉中市將圍繞建設“世界晉商文化復興地、中國休閑養心目的地、山西創意產業新高地”的目標定位,按照“兩心、四帶、十園”空間布局,突出市城區主中心和平遙副中心建設,重點培育和發展文化旅游、文化創意、休閑娛樂、出版傳媒、影視服務、工藝美術、特色飲食、中藥技藝、文化培訓、文博會展等10個優勢和潛力產業,建設10大特色文化園區,形成晉中西部晉商文化、東部紅色文化、南部休閑文化、北部養心文化四條產業帶,做大做強晉中文化產業,在“挺進全省第一方陣”的晉中戰役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