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渭南3D打印產業的發展,讓世界看到了渭南砥礪發展的勁頭,也看到了政府努力落實轉型升級的決心和實際行動。如果說引進“3D打印”產業是促進渭南創新發展路上的科技動力。那么,簡政放權便是促使渭南經濟騰飛的政策助力。
“簡政”,減掉的是審批環節,轉換的是政府職能,降低的是過程成本,優化的是服務流程。“放權”,放掉的是“官本位”意識和不良作風,強調的是服務和監管,釋放的是活力、動力,集聚的是民心、民意。簡政放權,目的就是放寬政策,放水養魚,放手發展。
為了更好地落實簡政放權,渭南市委市政府先后出臺了《中共渭南市委、渭南市人民政府關于下放經濟社會管理權限的實施意見》《渭南市人民政府關于取消和下放管理層級行政審批項目的通知》等文件,大刀闊斧地在全市開展簡政放權工作,對一大批與經濟社會、民生關系密切的權力實施改革,向阻礙發展的“攔路虎”開刀。
渭南用政府權力的“減法”換取市場和社會活力的“加法”。截至目前,累計下放、取消、轉移經濟社會管理權限1079項。渭南抓住簡政放權的有利時機,在全省率先開展工商登記制度改革,進一步放寬準入條件,簡化辦事程序,縮短辦事流程,使社會投資創業的熱情全面迸發。“簡政”有效地激發和釋放了基層政府、企業和社會各方面的發展潛能。“放權”放掉的是“官本位”意識和不良作風,強調的是服務和監管,釋放的是活力、動力,聚集的是民心、民意。
在渭南市高新區,簡政放權也處處得以體現。在招商容易留商難的今天,高新區簡化辦事環節,采用提前介入、事前告知、全程服務的模式,為入區建設項目提供最佳服務。通過上門服務、限時辦結、主動送達等多種形式提高辦事效率,確保了建筑市場管理和房地產市場監管工作有序開展。
如何進一步深化簡政放權?對政府而言,要善用清單思維,依法公開權力清單,繼續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堅決為權力瘦身,讓政府“法無授權不可為”,探索負面清單,讓企業“法無禁止即可為”。要用好辯證思維,放管結合,不僅要取消和下放權力,還要創新和改善政府管理,管住管好該管的事,做到權力和責任同步下放,放活和監管同步到位。要提高放權質量,有序放權,進一步培育和規范社會中介組織,防止截留改革紅利,真正為市場放權、為企業松綁,讓人民群眾受益。
簡政放權對政府來說,既是一次重大的體制創新,也是一場革命。只有加快簡政放權,才能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激發社會和市場活力,為經濟社會發展“松綁”,最大限度地釋放改革紅利,經濟社會的轉型升級才會更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