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900億元左右,基本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功能完善的現代服務業體系——在市委十一屆三次全會上,一份《湛江市現代服務業提速計劃》(以下簡稱《計劃》)可謂擲地有聲,指出了湛江實施現代服務業提速的一個宏偉目標。
與全省相比,我市第三產業比重仍然明顯偏低,比重比全省低8個百分點,且發展差距進一步擴大。這說明湛江市產業結構仍然不合理,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后,城市群輻射功能還比較弱,對粵西北部灣地區經濟輻射、引領、服務不夠顯著。湛江要發展成為粵西經濟中心,成為名副實的北部灣增長極,現代服務業的引擎作用必不可缺。
打造區域物流樞紐城市和粵西物流中心、推進“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將湛江打造成健康養生基地,成為“健康之都、養生之城”……在不遠的將來,我市將結合城市發展實際,謀劃建設一批現代服務業項目,促進生產服務業集聚化、生活服務業便利化、基礎服務業網絡化、公共服務均等化,借助智慧城市和電子商務、互聯網信息技術全面提升現代服務業發展水平,打造北部灣、粵西地區現代服務業發展高地。
“十業并進”——服務業將成為發展的強引擎
服務業發達程度是衡量一個地區綜合競爭力和現代化水平的重要標志。現代服務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構建現代產業體系的重要支撐,是社會文明的重要標志。《計劃》提出,以重大戰略性項目為抓手,加速重點產業聚集發展,致力提升服務業現代化水平。力爭到2020年全市基本形成特色鮮明、結構優化、功能完善的現代服務業體系。
到2020年,全市現代服務業增加值達到900億元左右,占GDP比重達到22%,年均增速高于GDP增速,占全市服務業增加值比重提高至52%左右,對GDP增長的貢獻率保持26%左右。
未來10年,湛江現代服務業逐步呈現創新發展、高端發展、開放發展、集聚發展的局面,現代服務業對經濟社會的支撐作用日益增強,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的新引擎,使湛江逐步發展成為高端服務功能集聚、輻射帶動作用明顯的粵西乃至北部灣地區現代服務業領軍區。為了發展壯大服務業,我市描繪出未來行進的路線圖——
現代物流業——依托港口、產業和區位優勢,重點發展港口物流、保稅物流、冷鏈物流、郵政快遞、第三方物流、城鄉配送等,著力打造大西南和北部灣區域重要物流樞紐城市和粵西物流中心。到2020年,全市港口貨物吞吐量達3.5億噸,集裝箱吞吐量達125萬標箱,邁入全國十大港口行列。
信息服務業——加快“智慧湛江”建設,推進“互聯網+產業”深度融合發展,推動物聯網產業發展,促進信息消費。到2020年,全市信息服務業進一步擴大,電信業務總量達到261億元。
金融服務業——加快金融創新與開放步伐,重點發展總部金融、科技金融、私募金融、互聯網金融等,提升跨境金融服務功能,推動企業資產證券化、社會資金資本化、政府資源資產化,把湛江建設成為廣東統籌城鄉協調發展金融改革創新先行先試的重要基地、現代農村金融服務的示范窗口、環珠三角與珠三角地區金融對接與合作的先行樣板、粵西和北部灣現代金融產業發展的領先區域。到2020年,全市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年均增長11%以上。各項存款、各項貸款等金融總量指標躍居全省各地市前8位。
科技服務業——圍繞海洋科技產業創新中心建設,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把湛江建成粵西、北部灣科技中心和中國海洋經濟示范基地。到2020年,我市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總數達到260家,高新技術產業產值突破800億元。
教育服務業——到2020年,初步建成職業培訓、國民教育、終身教育體系,擴大職業學校、高等院校規模,實現從教育強市到推進教育現代化先進市、從人力資源大市到人力資源強市的跨越,進一步彰顯湛江作為粵西乃至北部灣地區教育中心城市的地位。
現代商貿及會展業——利用湛江列入國家“一帶一路”戰略合作支點和北部灣城市群兩大增長極之一的重大契機,優化區域市場布局,打造特色商圈;推動會展活動與產業提升、市場轉型、文化旅游等有機結合,繁榮會展經濟。到2020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達到2100億元,年均增長約10%,把湛江打造成為現代商貿和會展的區域中心,培育1-2個在國內外具有影響力的展會。
房地產業——根據城市總體規劃研究成果,結合城市有機更新,優化區塊布局,推動成片地塊開發建設,加強公共配套設施建設,提高居民生活品質。優化建筑設計,提高房地產檔次品位,提升城市整體形象。以供需保持基本均衡、庫存保持合理區間、價格保持總體平穩為導向,促進房地產業健康可持續發展。
文化體育業——實施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和全民健身發展戰略,培育文化體育市場,構建文化體育載體,打響文化體育品牌,力爭成為廣東省文化體育強市、全國文明城市。
旅游業——著力調整旅游產業結構,提升旅游目的地服務功能,打造北部灣旅游中心城市、南中國海洋度假休閑旅游中心、國際旅游半島和廣東省全域旅游示范區。力爭到2020年,全市旅游接待總人次5500萬人次,年均增長10%,旅游總收入超過900億元,年均增長27%,旅游產業規模和效益超過全國平均水平。
健康養老服務業——構建健康服務業立體式供給網絡,發展養老養生、醫療康復、健康信息服務等產業,建立內涵豐富、覆蓋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業體系,將湛江打造成為富有濱海特色的健康養生基地,成為全國有較高知名度的“健康之都、養生之城”。
“一環引領、二環崛起、三環拓展”——打造現代服務業的“三環協同”
優化現代服務業,發展布局是關鍵。
在現代服務業發展路徑上,結合我市“三環、四通”城市規劃和經濟發展格局,構建“一環引領、二環崛起、三環拓展”現代服務業“三環協同”發展布局。在計劃期內三環區域共布局79個重點現代服務業項目,項目總投資1041.275億元,已完成投資145.618億元,2017年計劃投資92.362億元,未來幾年計劃投資804.295億元。
“一環引領”即以一環“市區環”區域為中心,充分發揮中心服務的核心功能,打造具備國際輻射力和區域集散力的高端服務業聚集區。區域內將重點構建都市商貿科教中心,以及中心商貿區、商務會展區、科教文化區等三個功能亞區。都市商貿科教區以霞山區和赤坎區為中心,范圍跨麻章、坡頭、開發區三個建成區,主要承擔全市主要的商貿流通、金融保險、中介服務、公共管理和科技教育等城市職能,是全市商貿金融密集區、科技文化創新區和現代服務核心區。
“二環崛起”即以二環“灣區環”為發展帶,加快推進高端服務業發展帶崛起,構建跨區域服務經濟合作發展示范帶。該區域重點構建三個發展帶:現代物流核心帶、特色濱海旅游延伸帶、教育文化拓展帶。
“三環拓展”即根據三環“半島環”區域的發展基礎和產業特色,因地制宜制定服務業發展方向,拓展縣域現代服務業。主要構建徐聞、雷州、遂溪、廉江、吳川等五個功能亞區。本區域以各縣(市)城區為中心,形成區域性的發展次中心,并向中心鎮、小城鎮和農村輻射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