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海東市市委書記于叢樂,市委副書記、市長鳥成云聽取市發改委關于海東市“十三五”規劃編制情況和《海東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規劃》編制情況,部署了全市“十三五”規劃編制工作。
于叢樂指出,目前,海東處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初期,要瞄準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總體目標,攻堅克難,努力向小康社會邁進。海東在蘭西經濟區、東部城市群、全省經濟發展中擔負著重要的歷史責任,各部門對“十三五”規劃的認識有了進一步提高,思想共識基本達成。下一步要在產業方面加大力度,積極融入省和國家的發展規劃。
于叢樂強調,“十三五”綜合性規劃研究已較深入,目前要抓緊專項規劃編制工作,緊盯國家和省上規劃,做好上下對接。《海東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規劃》在編制中,規劃產業較多,對西部省份,海東周邊地區產業轉移方面的介紹,為海東在產業重構和地方經濟發展上提供了借鑒。同時,要緊緊圍繞海東的環境、資源、政策、地理位置等優勢來編制規劃。把深化改革、改革創新納入規劃中,做到要素集聚,審批簡約,服務優化,力爭讓海東成為青海的改革高地。在旅游和農牧業方面還要進行研究,將生態農業、生態牧業、生態旅游作為一個重點來編制。把握好國家新型工業化、城鎮化、信息化、農業現代化和綠色化的戰略部署。同時,要求規劃中將海東發展的比較優勢進行再研究,延伸產業鏈,研究海東的發展動力和市場潛力。還要將人才建設納入到規劃中,編制成一個指向性、操作性更強的綜合規劃。
鳥成云認為,經過幾次修改,海東市“十三五”規劃更加完善,總體思路清晰,規劃的指標也是可行的,與省“十三五”規劃相吻合,但還有進一步優化的空間。他提議,要根據國家和省上政策,特別是駱惠寧書記的指示和于叢樂書記的要求,對環境空間、交通區位以及發展上的比較優勢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進一步修改完善規劃。要確保海東市“十三五”規劃與國家層面政策精準銜接,無縫對接。要突出農業的基礎地位,依據資源做好系統研究,從橫向和縱向研究做實專項規劃。同時,要再請專家把脈“十三五”規劃,將規劃做實做細。針對《海東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規劃》編制情況,鳥成云表示,這項規劃具有重要的意義,編制這個規劃要吃透國家政策,分析好海東區位、地理、發展優勢,依據優勢對接國家優惠政策,進一步在做深產業規劃上下功夫。
市領導李國忠、初軍威、謝廣軍、王發昌、韓永東、李青川參加會議。
會上,市發改委負責人和浙江大學專家分別就“十三五”規劃編制和《海東市國家級承接產業轉移示范區發展規劃》進行了發言。對規劃編制情況、規劃思路、發展定位、目標任務等內容進行了匯報,各參會市領導就修改完善兩個規劃分別發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