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在重慶采訪時發現,該市正在全速打造千億級塑料產業園。僅上周,位于重慶市梁平縣的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就舉辦了3場招商推介會,簽約項目達43個,吸引投資近150億元。
9月21日,在重慶舉行的2015高分子智能制造與節能技術高峰論壇上,梁平縣政府專題推介了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9月22日,重慶市副市長陳綠平專程率隊到廣東省為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招商。此次招商共簽約項目22個,協議引資51.2億元。其中正式合同10個,合同引資24.2億元;意向合同12個,合同引資27億元。9月23日,在重慶召開的2015中國國際工程塑料產業創新大會上,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舉行了集中簽約儀式。此次共簽約項目21個,總投資金額達97.38億元,預計產值185.7億元。
記者了解到,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規劃面積13.9平方公里,計劃打造立足重慶、面向中西部、輻射全國的集塑料改性、塑料模具、塑料機械、塑料制品、交易市場及研發檢測為一體的產業鏈完整的塑料產業集群。產業園于2014年4月開園建設,目前已有浙江中財集團、廣東獅特龍集團、巴基斯坦守布•阿迪達公司、四川大西洋集團、重慶華馳文具有限公司、重慶臺州路橋商會塑模產業園、卓航再生資源有限公司、重慶市久三木塑有限公司等30余家大型塑料企業入駐園區。
梁平縣縣長吳盛海告訴中化新網記者,中國西部(重慶)塑料生態產業園是重慶市推動新型工業發展的重要戰略布局。在東部地區土地、人力等成本大幅提高的背景下,塑料產業意欲自東向西轉移,重慶市委市政府決定抓住機遇,順勢而為打造產業升級版的塑料生態園區。重慶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翁杰明表示,重慶將立足已有的塑料產業基礎,利用好豐富齊全的化工原材料基礎,著眼汽車和電子信息產業的需求,發揮好國家中心城市的輻射帶動作用,著力打造千億級全產業鏈的塑料產業集群。
吳盛海表示,重慶發展塑料產業集群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一是原材料采購便捷,100公里內就有德國巴斯夫、四川維尼綸等上游原材料;二是土地供應充裕;三是勞動力資源豐富,富余勞動力達35萬人;四是水電氣等要素配套齊備,電價比沿海低20%,水和氣價低10%。
重慶塑料生態重慶市經信委副主任馬奇昌介紹,作為全球最大筆電生產基地、全國第二大汽車生產基地、國家新型城鎮化的試驗區,重慶為塑料制品提供了巨大的市場空間。據重慶市經信委預測,重慶市塑料產業市場需求到2025年將超過2000億元,產量需求將超過700萬噸;加上重慶周邊區域,整體市場需求規模將超過3300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