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拉特中旗是巴美肉羊主產區。近年來,旗委、政府立足旗情,把發展肉羊產業作為農村產業結構調整的重要舉措,并提出“我旗的畜牧業主體在牧區,潛力在農區”的思路。全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肉羊品牌。
一是巴美肉羊育種實現了規模化、專業化,為優質肉羊產業提供種源。近年來,我旗整合巴美肉羊的種羊資源,主攻了巴美肉羊的培育,全力打造巴美肉羊優勢產業,育種優勢明顯顯現。
特別是,在建成兩個巴美肉羊育種園區的基礎上,又組建了“大眾順”和“祥園”兩個巴美肉羊育種專業合作社,并取得了自治區級“種畜禽經營許可證”,形成了園區化育種、集中培育、規模化發展的良好格局,種羊生產走上了科學化、標準化、法制化的軌道,成為巴美肉羊規模最大的育種核心區。
二是建立了產、學、研協同創新機制,為優質肉羊產業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與內蒙古農牧業科學院、內蒙古農業大學食品工程學院聯合進行產、學、研有機結合的合作機制,發揮了高科技人才與先進設備,服務于肉羊生產一線的效果,解決了肉羊產業發展中人才不足和生產中的技術難題,加快了培養當地專業技術人才的進程,提高了肉羊產業的科技水平。同時,為發展肉羊標準化生產提供了有力的技術支撐,指導農牧民轉變傳統的飼養方式,發展現代化、標準化肉羊生產,為提升農牧民科學飼養水平和提高養殖效益做出了貢獻。
三是加快優質肉羊生產基地建設,加快巴美肉羊的推廣步伐,為打造優質羊肉品牌奠定基礎。幾年來,在現代肉羊生產項目依托下,以已建成的巴美肉羊雜交繁育園區、場為基礎,采取巴美肉羊改良當地綿羊的技術路線,生產“巴美”雜交羔羊,應用集成配套的標準化飼養及生產技術,擴大養殖規模,提升養殖效益。并建立了以肉羊養殖專業合作社為載體,農牧民廣泛參與的群繁群育發展道路和完善的飼草料加工體系,既增強了發展動力,又提高了農作物飼草的加工轉化能力,為肉羊產業健康發展提供了保障。同時,以蒙羊(烏拉特中旗)有限公司為載體,建立“企業+園區、場(戶)”的連接機制,由企業開發高檔產品,開拓高端市場,打造“巴美羊肉”品牌,提高肉羊養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