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力市創新招商機制加速項目建設
“尖刀班在外打頭陣,咱在家的也不能含糊,無論如何也不能比他們差太多”,鐵力市直機關干部近期熱議的話題就是要在全市招商引資工作中建功立業。
8月18日,鐵力市組織召開了興嚴實之風促轉型發展全市經濟發展動員大會,全市科級以上干部、部分經濟主戰線部門全體職工、部分企業代表共800余人參加,積極動員全市上下投身到招商引資上項目的主戰場上,超常推動鐵力加快發展。
在新常態下,鐵力市搶抓國家支持東北振興、我省深入實施《五大規劃》等戰略機遇,積極融入“中蒙俄經濟走廊”龍江陸海絲綢之路經濟帶,把產業項目建設作為加快經濟發展的重要引擎,打響全民招商引資攻堅戰,實現以鐵力園區為主的項目建設快速突破。
凝聚共識,明確主攻方向
為科學謀劃鐵力發展,鐵力市開展了全市范圍的大討論,把脈經濟,診斷問題,理清方向。同時,集中研討碰撞,全市70多名市級(處級)領導干部、各單位部門、鄉鎮黨政負責人從不同視角提出發展意見建議,進一步明確了鐵力“做林區工業林外發展的示范”、“做伊春加快發展的排頭兵、轉型發展的龍頭和引擎”這個總的奮斗目標,確定了舉全市之力發展鐵力工業園區,同時立足輻射區域內的資源和市場,明晰了發展總部經濟、礦產品深加工、林下產品集散及深加工等十個重點產業方向。并結合“十三五”發展需要,提出了縣域經濟發展“一年見成效、三年大變化、五年進入省級上游行列”的總體目標。即一年內年度招商引資簽約額度達到百億元以上,到位額度30億元以上;三年內各項主要經濟指標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的二分之一左右位置,即前30名;五年內部分經濟指標進入全省縣域經濟的三分之一左右,即前20名。
鐵力市全市上下形成共識,要加快發展就要抓住產業項目建設這個“牛鼻子”,而招商引資更是實施產業項目建設、增強經濟發展活力的根本途徑,堅決把招商引資擺在決定發展、影響未來的重要位置,集中精力一抓到底;經濟工作不是少數人的工作,招商引資人人有責,人人都是招商引資主體,人人都是招商引資環境。鐵力市把招大引強與全面開花結合起來。通過招商引資,引進一批對主導產業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加速產業集聚步伐,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擺脫一提招商就是要招工業類項目的慣性思維,凡是有助于繁榮活躍經濟、有助于提升城市檔次和品位、有利于增強實力的小項目,只要把住環境關、土地集約利用關、財政貢獻和就業關,都要引、都要招、都歡迎。
聚焦力量,打響攻堅戰
作為龍江腹地的縣級城市,怎樣在招商引資群雄逐鹿中脫穎而出,兵力搭配是一個不容小覷的關鍵因素。鐵力市成立了市級招商引資領導小組;選調干部充實鐵力工業園區黨工委和管委會,加強經合局力量;依托雙豐林業局、雙豐鎮,特別是雙豐木材小區資源,發揮傳統項目優勢,成立了雙豐產業園區管委會;抽調精兵強將30余人,結合重點產業鏈條,組建“尖刀班”,抽調人員與原單位脫崗專職抓招商,通過“尖刀班”與全民招商的“群狼戰術”,推進招商引資上項目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齊頭并進。
鐵力市把“尖刀班”作為攻堅力量,站在我省實施“五大規劃”、建設東絲路帶以及國家推進東北老工業基地振興的大局高度,順應產業發展導向和趨勢,搶抓當前“工業4.0”、“中國制造2025”、“互聯網+”等新概念、新理念、新業態所帶來的均等機遇,加強產業發展的頂層設計和全域規劃,重點在鉬產業鏈和礦產深加工、醫藥、食品等優勢產業和朝陽產業搞招商,著力引進一批對主導產業帶動性強的大項目、好項目,加速產業集聚,增強產業競爭力。同時把“互聯網+”引入產業發展全程,專門成立“電子商務尖刀班”實現線上線下無縫對接,目前已經和阿里巴巴、蘇寧云商接觸洽談鐵力的農產品。
“尖刀班的絕大多數同志都是主動報名請戰,沒有進入尖刀班的同志,依然把自己所在的單位作為招商的主戰場;我市人大、政協的領導同志,主動擔當,挺身而出,全市上下踴躍參與招商工作,充分體現出眾志成城的決心和困難面前勇于擔當的精神。”談起尖刀班組建,市委常委、鐵力市委書記王立奇頗有感慨。鐵力市充分發揮全市方方面面的作用,企業、群眾、區域內的國有企業、駐外機構、鐵力在外的人脈資源等所有能發動、可依靠的資源、所有能利用的關系和渠道都是他們招商的主戰場,在全市上下形成全民招商、大干快上的良好氛圍。
如何提高招商引資效能,加快產業項目建設,提升融入“龍江絲路帶”的實效?鐵力市的答案是,制度創新。
鐵力市重新出臺了《鐵力市招商引資產業扶持政策》、《鐵力市異地招商引資項目若干政策》、《鐵力市總部經濟發展相關政策(暫行)》等一系列相關政策和辦法,為全市引進產業項目、引進發展要素,順利推進工作提供了遵循和保障。
鐵力工業園區立足于打造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架構,調整完善園區體制機制及人員,讓園區真正成為招商引資、企業落地、服務企業的主戰場,逐步擴展到自我融資、自我擴張的良性發展軌道。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跳出園區看園區發展,從鐵力城市發展的視野,著眼更長遠的目標做好整個城市東部地區的規劃工作。把工業園區與城市東部鐵力林業局原有工業用地板塊、干餾廠板塊統籌規劃,協調發展。同時,鐵力市還成立了另一個項目落地載體——雙豐產業園區,利用好雙豐的地理優勢、資源優勢、雙豐林業局和雙豐木材小區的資源,爭取成為該市經濟的另一個亮點。
鐵力市打破常規,將發改局長、住建局長安排進園區領導班子,一方面考慮園區工作需要,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強化園區項目落地保障,在項目落地問題上,所有審批職能部門都把自己當做內設機構,任務就是落實,而不是審批。對于商事注冊類企業事項,該市專門安排新組建的市場監督管理局一名副局長掛職經合局副局長,也是為了保證商事登記的快捷簡便。
該市對63個單位、部門、鄉鎮及新成立的招商機構都分配了招商引資任務指標,提出了到明年8月份,全市各責任單位招商引資項目簽約金額完成115億元,引進實際到位資金38.4億元,完成總簽約額的33%的目標要求,使全市各級各部門進一步明確了自身的職責任務。制訂了相應的資金認定辦法和獎懲辦法,促進實現獎優罰劣,健全招商引資工作的激勵約束機制。年度不達標部門負責人不但不能提拔重用,還要暫停職務脫崗招商。強化督促檢查機制,對各部門招商引資進展情況及時跟蹤問效,從項目線索到項目洽談、簽約、落地,全過程進行月通報、季督辦,半年一考核,確保項目引得來、落得下。
做優環境,親商安商富商
鐵力市下大氣力推動環境的進一步優化,營造承載產業、吸引投資、便于興業的良好環境,維護好該市“最佳投資環境城市”的良好聲譽。嚴格規范執法司法行為,依法調處企業矛盾糾紛,保障企業生產經營;繼續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加強城市精細化管理,創造良好的宜業宜居的城市環境;加強質量建設、品牌服務,打造更多地方品牌;全面加強誠信鐵力建設,優化誠信環境。
增強針對性,對投資商優質高效地搞好服務。加強意向項目的跟進銜接,幫助完成項目開工必須的一系列手續,促其盡快開工;主動關注投資方動態,積極提供項目所需的資源、能源、周邊產業等方面資料,確保項目落地。對于在建項目,提供“貼身服務”,當好項目建設的“開路先鋒”,幫助企業克服金融、市場等方面的影響,確保項目早日建成投產。對于建成項目,讓小利求大利、讓近利求遠利,積極主動、一以貫之地為投資者搞好服務;加強投資環境整治,建立環境案件快速反應處理機制,堅決曝光到位、追究到位。
鐵力市各部門增強向上爭取的意識,加強學習研究國家政策,特別是與本戰線、本部門相關的事,學深、悟透。摸清、摸透省里的工作部署和意圖主旨,包括重點培育發展企業的認定、重點項目的入庫、導向性項目計劃、結構調整及自籌項目計劃的入庫、專項補貼資金的下達額度等等,有針對性、有把握地謀劃項目、申報項目,使爭取工作有的放矢、高效推進、取得成效。加強對上的溝通聯系。聯系市情實際,詳細梳理儲備項目,加強項目庫建設,把對上爭取的基礎工作做好做實。充分做好前期各項準備工作,堅持“功成不必在我”的信念,一屆接著一屆跑,不達目的不罷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