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員大會上,一份特殊的“行動計劃”備受矚目,它站在大局統籌的立場上,指引了濟寧市在建設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過程中,到底應該“建什么、如何建,建到什么標準”等關鍵性信息,更為我市未來發展指明方向,這就是《濟寧市建設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行動計劃(2015—2018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今天,記者帶您提前“游覽”咱們濟寧未來的信息化強市之旅。
◇建什么
將濟寧建設成為千億信息產業“硅谷”
根據《行動計劃》的安排部署,在未來3年里,我市將著力打造成為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并重點圍繞軟件產業、智慧城市產業、大數據產業等展開工作,實現建設千億信息產業“硅谷”這一宏偉目標。
為此,我市還細化了目標定位。建設山東省軟件產業基地,以惠普、中興通訊、甲骨文、軟通動力、文思海輝、東華軟件等知名企業為依托,加快軟件服務外包、嵌入式軟件、工業軟件、行業應用軟件等內容的軟件產業發展,申報國家級軟件產業基地;以山東省及周邊省市高校為依托,培訓軟件實訓人才,形成山東省及華東地區軟件人才實訓基地;支持惠普濟寧公司申建國家級軟件測試中心,面向山東省及華東地區開展軟件測試和工業軟件大體檢活動,形成軟件測試基地。
同時,落實與中興通訊戰略合作協議,加快智慧城市和產業園區建設,深化與中興通訊、神州數碼、東華軟件、中科智造、軟通動力的合作,建設智慧城市綜合服務平臺,在智慧醫療、智慧教育、智慧城管、智慧旅游、智慧政務等方面推進智慧城市建設,擴大智慧社區、市民網、市民卡等應用范圍。通過應用市場的擴大,引領智慧城市產品制造業快速發展,吸引合作企業項目落戶產業園,形成產業鏈條,建設山東省智慧城市產業園區。
此外,發揮我市能源大市的優勢,積極推進與九次方大數據公司的合作,加快建設征信系統項目,整合能源數據資源,建設集煤炭、電力、石油、光伏、風電等為一體的國家級能源大數據中心和安全生產預警大數據服務中心。發揮中科曙光云計算中心作用,建設支撐各個領域的大數據中心。支持軟通動力建設工業大數據服務云平臺。逐步形成數據“采集-清洗-分析-建模-可視化應用”產業體系,建設山東省大數據產業基地。
◇如何建
擴大招商、基金引導、建設集群三者組合出擊
如同學生制定學習計劃一樣,當我市列為省信息技術產業基地之后,通過怎樣的方法來實現以上目標,就顯得尤為重要。據了解,擴大開放可謂重中之重,把招商引資與引進人才、引進院所、引進平臺放到同等位置上,把“京滬廣深”作為招商重點區域,加快招大引強步伐;抓住北京疏解非首都功能契機,面向部委和駐京央企開展專題招商活動;抓住深圳發展機器人、可穿戴設備和智能裝備產業的機遇,面向華為、中興、騰訊、創維等IT及高科技企業,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華大基因、安防協會等科研院所和單位,深交所、平安集團、創投基金、私募基金、風險投資基金、天使基金等投融資機構,開展科技金融和信息產業專題招商活動;針對長三角臺商眾多、電子信息產業集聚優勢,著力開展信息產業專題招商活動。
同時,基金引導將起到穿針引線的作用,以政府基金為引導,發揮杠桿作用,運用PPP模式,吸引國內外產業資本、金融投資以及相關中介機構集聚濟寧,在我市構建多層次股權融資服務體系。鼓勵骨干企業對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并購、整合發展,加快企業股份制改革步伐,創造條件,推動企業上市。
形成集群效果是做大做強的根本途徑,為此,我市按照以應用市場招引知名企業,延伸產業鏈條,再產業化發展的思路,重點承接制造業項目。同時,建立產業聯盟,帶動本地企業快速發展,形成若干信息產業集群。3到5年形成LED、光通信、光伏三個優勢產業集群,大數據、電子商務、智慧城市三個新興產業集群,物聯網、北斗導航、集成電路、機器人四個高端產業集群。
◇建到什么標準:
“六大重點工程”缺一不可 信息產業,距離百姓生活說遠也遠,說近亦近,在《行動計劃》中,對“六大重點工程”的詳細描述,向我們描繪了濟寧人未來的工作生活將是怎樣的。
1 上網快了:基礎設施建設工程
積極申報國家寬帶中國示范城市,完善“全光網城市”建設,將帶寬出口由目前的接近1TB提升到2TB。與省通信管理局及中國聯通、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鐵塔山東省分公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加快在全市范圍布置4G寬帶網絡,打造“無線寬帶城市”;加快城區無線WIFI建設,實現全城無線WIFI免費上網; 推動神州數碼在濟寧建設“市民融合服務平臺”,出臺《市民卡管理辦法》,打造市民網、市民卡(包括水、電、暖、氣、公交、公共自行車、通訊、商業、銀行支付等)便民服務平臺。推進三網融合,提高有線電視網絡的互聯網業務承載能力,加強電信寬帶網絡對IPTV等業務的支撐能力。
2 工作牛了:龍頭企業培育工程
積極扶持60家規模較大、實力較強、成長性好的骨干龍頭企業,軟件產業重點培育惠普、中興通訊、甲骨文、軟通動力、文思海輝、東華軟件、大唐高鴻、金蝶、用友、億維、一諾新風光等龍頭企業;物聯網產業重點培育圣陽電源、天博、東宏、盛世光明、天工石油、魯強電纜等龍頭企業;光伏產業重點培育潤峰、華瀚、中晶新能源等重點企業;LED產業重點培養冠銓光電、永泰照明、華泰光源、萊特光電、佛都半導體、英克萊光電、碩華科技、霓虹王電子等龍頭企業;光通訊產業重點培育英特力、川達線纜、虹飛電纜、輝煌通信等龍頭企業;電子商務重點培育中煤工礦、山東鋼聯、天辰云農場、梁山車網、泡寶網、91淘客網、汶上愛都、咔姆等龍頭企業;集成電路產業重點培養元鴻光電、科大鼎新、晶導微電子、迪一電子、芯諾電子等龍頭企業;智能裝備產業重點培育水泊焊割、諾博泰、安泰礦山、華力機電、克里斯安、圣泰機電等龍頭企業。
3 機遇多了:園區建設工程
突出濟寧高新區、任城區信息產業核心區地位,重點打造濟寧經濟技術開發區電子材料產業園、曲阜物聯網產業園、兗州電子元器件產業園、鄒城智能制造裝備產業園、微山光伏產業園、汶上電子商務產業園等多個產業關聯、功能互補、特色突出的信息技術產業示范園區。把產業基地園區的發展納入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產業基地各園區都要編制產業發展規劃,健全班子,搭建公共服務平臺,出臺扶持政策,加快園區發展步伐。鼓勵IT企業向產業基地集聚,促進資源共享,提高產業基地集約發展水平。對新入駐產業基地的IT企業,租用辦公和生產場地的,由園區所在縣(市、區)給予扶持。
4 錢包鼓了:招商引資工程
市發展改革委、市經濟和信息化委、市科技局、市財政局、市國土資源局、市商務局、市招商局等市直部門要分解任務,對口招商,面向部門,走進高校院所,積極爭取國家相關部委下屬科研院所及企業來濟寧設立分支機構。放大惠普、中興、甲骨文、中科智造、中科智慧城市聯合體效應,重點引進世界500強企業、中國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百強企業等行業龍頭,吸引更多IT企業入駐濟寧。落實國家和省有關政策,落實市政府《關于鼓勵信息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濟政發〔2015〕7號),吸引更多高端人才入駐濟寧,完善適宜人才培育發展的政策機制,招引一批產業領軍人才和創業團隊,促進創新創業人才聚集。
5 更舒心了:服務平臺建設工程
建設科技研發平臺和金融支撐平臺,發揮好云集濟寧的各類平臺的作用,面向全省提供技術服務。科技研發平臺要發揮好入駐我市的中科院深圳先進院、中科院計算所、山東科學院濟寧分院的帶動作用,加快建設任城新引進的工信部軟件與集成電路促進中心、中國軟件評測中心、深圳創新設計研究院、中科曙光云計算中心四個公共服務平臺,加快建設山東省創新設計研究院。金融支撐平臺要發揮好市政府5億元信息產業引導基金的作用,吸引一批有實力的基金公司來濟寧共同推進信息產業發展。按照“突出特色、錯位發展”思路,高起點建設一批電子信息領域專業孵化器。引導我市符合條件的信息產業企業申報企業技術中心、工程(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博士后工作站,與高校建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和協同創新中心,積極申報國家高技術產業化示范項目及國家級創新平臺。
6 生活便捷了:“互聯網+”工程
出臺全市“互聯網+”行動意見,大力推進互聯網與經濟社會各領域的深度融合,依靠兩化融合改造提升傳統產業來優化存量,依靠互聯網創新應用突破新業態來做大增量。以深入貫徹 《中國制造2025》為契機,把智能制造作為兩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積極申報爭取更多企業列為全國“兩化融合”貫標企業,推進大規模個性化定制、網絡化協同制造和服務型制造,打造一批網絡化協同制造公共服務平臺。加快推進“云農場”大數據中心平臺建設,提升農資交易、農村物流、農產品交易等線上線下交易能力。發揮互聯網支撐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作用,形成網絡經濟與實體經濟協同互動的發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