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婁底市深入推進園區“放管服”改革,緊扣園區發展的需求和困難,抓重點、疏堵點、破難點,積極探索實踐便企利民新舉措、新辦法,優化審批服務,提升監管效能,助推“五好”園區建設,讓園區企業創業興業更安心、更放心。在2022年省政府真抓實干督查中,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獲省辦公廳通報表揚,列為成效顯著、得分靠前的園區;在全省2022年度“五好”園區創建綜合評價中,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位列全省產業園區第4位(全省國家級園區第2位)。
落實“走解優”解決企業“急難愁盼”。全面部署“走流程、解難題、優服務”行動,市領導率先示范,各縣市區和市直單位迅速響應,積極落實。市委書記鄒文輝主持召開“送政策、解難題、優服務”現場辦公會,面對面傾聽企業負責人相關訴求,召集縣市區和市直相關部門負責人一起現場研究解決辦法。各級領導從事項受理的起點,到審批辦結的終點,做到事項辦理“全過程”“走流程”,全方位查擺問題。通過陪伴走、坐窗走、模擬走、幫代走等多種方式,現場對窗口服務態度、工作效率進行“把脈”,深入查找企業和群眾辦事的“堵點”“痛點”和“難點”,對癥下藥,攻堅破難,推動我市營商政務服務工作提效能、上水平、爭一流。市級(含縣市區)領導干部共走流程731人次,涉及事項990項,共計查擺及解決問題215個,其中婁底經開區圍繞辦件效率、業務系統整合等核心問題,走流程40人次,涉及事項45項,查擺并解決問題10個。
抓實相對集中行政許可權改革各項準備。先行籌劃主動對接。按照“一個大廳辦事、一枚印章審批、一個主體服務”基本思路擬制工作方案,積極對接相關部門,上報省啟動改革請示,做好改革布局。制定園區賦權清單目錄。聚焦產業發展主業,以園區需求為導向,對審批事項進行全面起底、科學甄選、精準賦權。會同28家市直單位經過反復梳理,對319個審批事項進行賦權,并發布《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事項管理權限目錄(2022年版)》《婁底經濟技術開發區政務服務事項管理權限目錄(2022年版第二批)》等賦權文件,辦理交接委托書,為實現“園區事園區辦”打下了堅實基礎。打造園區特色的“一件事一次辦”升級版。立足于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打造“企業開辦一件事”“納稅一件事”“項目開工一件事”“竣工驗收一件事”,在審批環節尤其是工程建設領域實行“五減”,已實現全周期零成本,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0.5個工作日內,創全省最快速度;71項串聯審批改為2個階段并聯審批,申報材料壓減55%,審批效率提升70%。推進“互聯網+園區政務服務”。持續推動“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和業務專網的端口、權限與省、市相關部門對接,實現市場主體登記行政許可事前審批與事中事后監管協同聯動,審批和監管信息雙推送、雙報告實現及園區“數據共享”“一網通辦”“全程網辦”。“互聯網+政務服務”一體化平臺業務辦理項引用率、填報率、發布率均達到100%;網上可辦率100%,三級及以上辦理深度100%。
推進“四即”改革加快項目落地投產 。推行“洽談即服務”,對能夠享受區域評估成果紅利或實行告知承諾制的項目,政務窗口都書面一次告知前來咨詢和立項的單位,做到應告必告,讓項目單位“知政策”“享政策”。推行“簽約即供地”,印發《婁底市社會投資項目“用地清單制+告知承諾制”改革試點實施方案》并已按“用地清單制+告知承諾制”程序實施項目一宗,完成了十五宗地的權籍調查。推行“開工即配套”,在政務服務大廳設置“用水”“用電”“用氣”“用網”公共報裝服務綜合受理專窗,實現公用事業報裝一次申請、綜合受理。推行“竣工即辦證”,已印發《婁底市加快推進新建商品房“交房即交證”改革實施方案》,在全市范圍內落實工程建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全程線上辦理,時限8個工作日,通過優化,工業項目竣工聯合驗收時限壓減至6個工作日。
推進數字園區建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創新政策和金融服務。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證照分離”等商事制度改革。依托湖南省“企業開辦”“并行一站式”“一網通辦”服務平臺,落實“雙告知”制度,強化事中事后監管。從登記準入環節入手,讓“數據流轉”代替“企業跑路”,實現“37證合一”,試點商事主體登記確認比例改革,根據“證照分離”要求,523項已納入《湖南省“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試點工作方案》。用好“政策超市”與“金融超市”平臺。推動各項紓困惠企政策直達快享,實現企業融資需求和銀行金融供給智能化匹配。全年,“政策超市”平臺已歸集發布本地區稅收優惠、降本增效等7個方面的9110條惠企便民政策,已有6萬余家企業入駐使用政策超市平臺獲取政策信息。“金融超市”平臺已入駐銀行、保險等金融機構27家,5萬余家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注冊使用,上線金融產品122款,企業通過該平臺申請融資2000多次。
壓實工作責任、形成改革合力。加強組織培訓,狠抓工作落實。召開五好園區建設推進會暨考核指標培訓會議,詳細解讀“五好園區”考核指標,充分提高思想認識,對具體業務操作方法進行現場培訓,進一步提升業務水平;根據各部門職責分工,梳理并制作了“五好園區”工作任務分解表,明確責任主體,形成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良好格局。強化監督檢查,督導落實完善。建立“五好園區”建設工作專班,定期檢查縣市區“五好園區”工作的完成情況,及時督促指導縣市區落實完善。盯緊目標任務,全面查漏補缺。始終堅持問題導向,全面梳理園區建設重點難點工作,及時對接各個部門工作的負責人,確保各項任務落地落實取得成效;對推進緩慢的部門,強化領導層面交流互動,開展科室之間“一對一”業務指導、補缺補差,持續做好“五好園區”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