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天北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天北經開區)聚焦重大項目建設,堅持產業優先,項目為王,效益為本,打造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推動七師裝備制造業的轉型升級,為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大動力。
近日,記者在天北經開區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智慧農業綜合體建設項目的施工現場看到,該項目一期工程展示廳基礎戈壁碾壓、承臺鋼筋網片完成,承臺墊澆筑工作已進入收尾階段,承臺支模同步進行中,項目建設正在按計劃有序推進。
項目負責人劉春輝說:“本次施工的結構為門式鋼架鋼結構加框架,本結構為地上三層、兩層,總建筑面積為13077.9立方米,造價為1850多萬元,使用年限為50年,抗震等級8級,預計2023年10月31日竣工?!?/p>
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3.05億元,主要建設新建農機4S展廳,棉機維修間、庫房、采棉機停放庫房等。項目建成后年銷售額約1.2億元,實現稅收收入1000萬元,可帶動80余人實現就業。

據了解,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唯一能夠提供棉花采摘、加工成套設備一站式供貨及服務的行業龍頭企業。面對企業技術優勢,天北經開區落實“一對一”掛鉤重點龍頭企業、產業鏈幫扶機制,以黨政領導為“鏈長”,以龍頭企業為“鏈主”,高效指導、有力推動產業鏈發展,實現先進裝備制造產業轉型升級。
今年以來,天北經開區圍繞“3+3重點產業鏈”,打造“一平臺、三中心”(“一平臺”為智創綜合服務平臺;“三中心”為物流服務中心、綜合電子商貿中心、農機維儲綜合服務中心)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園。
目前,園區已有裝備制造企業已有三家,年工業產值可達6800萬元,繳納稅收12萬元,就業人員78人。其中,奎屯通達恒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是集加工生產制造于一體的棉花機械制造公司,產品生產以自動碼包機、籽棉清理機、集棉機為主,技術創新方面獲得兩項研究專利。
當日,記者在奎屯通達恒泰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生產車間看到,三十名工人手拿電焊器械埋頭苦干,打磨采棉機配件,抓緊時間保質保量完成客戶訂單。與企業長期合作的奎屯林豐棉業責任有限公司法人柳夢偉告訴記者,跟通達恒泰已經合作了十幾年了,設備做出來、加工出來的東西質量相當不錯,用得放心滿意。
通達恒泰機械設備制造有限公司總經理龔其松說:“我們企業從2003年開始成立到現在,年產值大概在600萬元左右,許多周邊地區的棉花加工企業都跟我們有合作關系?!?/p>
下一步,天北經開區將發展制造業作為主要目標,吸引國內外農機裝備企業向園區積聚,延長增粗產業鏈,加速產業集聚,做大產業規模,聯合企業研發高新農機產品,開拓農機市場,帶動相關零部件配套產業集群式發展;預計到2025年招引10家企業投資40億元,實現年產值23億元,稅收收入8000萬元,帶動就業1060人,持續為兵團、七師胡楊河市的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