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阜陽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發展改革委、市農業農村局聯合下發《關于保障和規范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促進鄉村振興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明確了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范圍、如何規范及保障供應等。
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是以農業農村資源為依托,拓展農業農村功能,拓寬農民就業增收渠道,延伸產業鏈條,涵蓋農產品生產、加工、流通、就地消費等環節,用于農產品加工流通、農村休閑觀光旅游、電子商務等混合融合的產業用地。根據《通知》,各縣(市、 區)農業農村部門應建立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需求項目庫。
《通知》明確,各縣(市、區)組織編制村莊規劃時,在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和生態保護紅線,符合相關用途管制要求的前提下,可以通過村域內靈活使用留白管控、點位預控、機動指標調控等彈性管控方式,合理保障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用地;各縣(市、區)發展改革、農業農村和自然資源主管部門應根據當地的產業類型和產業園區建設情況,明確進入產業園區、城鎮開發邊界內布局的產業項目類型具體分類要求。
同時,鼓勵和支持農村集體經濟組織依法使用集體建設用地自辦或以土地使用權入股、聯營等方式與其他單位和個人共同舉辦企業;鼓勵在符合國土空間規劃和集體建設用地管控要求的前提下,通過自主經營、合作經營、委托經營等方式對依法登記的宅基地等農村建設用地進行復合利用,發展農家樂、鄉村民宿、農產品初加工、電子商務等農村產業。在不改變原建筑物、構筑物主體結構的前提下,可以依法對宅基地上原有建筑物、構筑物進行翻新、裝修、改造。
各地要立足于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實際,根據資源稟賦,在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的前提下,以鄉鎮、村為單位,有序開展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統籌安排生產、生活和生態空間,騰退的建設用地空間在保障本村農民安置、基礎設施建設、農村產業發展等用地的前提下,節余部分可利用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進行有償調劑,統籌用于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
《通知》要求,各地要優化用地審批流程,明確規劃許可程序,優化土地供應方式,高效辦理不動產登記等,尤其是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項目用地權利人憑建設用地批準文件、規劃許可等材料申請辦理不動產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