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湖南省2023年度“五好”園區創建綜合評價通報出爐,婁底市婁星產業開發區獲評2023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先進園區,在全省“五好”園區排名晉升至第44位,實現連續兩年進位。
從名不見經傳的田間鄉野,到躋身全省優秀行列;從“夾縫中生存”,蛻變為鋼鐵新材與先進制造業高地;從后進跟跑,到沖刺領跑……婁星產業開發區的成長令人驚艷。
婁星產業開發區“成功密碼”究竟是什么?
深耕細作——
產業集群開花結果
引一個企業,聚一個行業,強一個產業。
在湖南宏旺成品庫,自動行車將一卷卷硅鋼運入庫中,庫外一輛輛卡車排隊裝車發貨,一派繁忙景象。2023年,隨著該公司的發展壯大,婁星產業開發區依托該企業延鏈補鏈強鏈,引進大美金屬、永晟福、捷磁等硅鋼產業鏈企業8家,形成“引進一個、帶動一批、輻射一片”的效果。
近年來,婁星產業開發區始終圍繞“鋼”字做文章,構建“喬灌草”共生共榮的完整產業生態。以建設中部地區“材料谷”為依托,聚焦漣鋼發展上下游全產業鏈,圍繞“三電”產業,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便利的區位優勢和良好的產業基礎,讓園區成為“材料谷”建設新高地。
2023年,園區聚集“材料谷”規上企業57家,實現營業收入155億元,同比增長6%,占園區規上企業營收的85%。新增規上企業10家,新增省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7家,新獲批創新型中小企業16家,新增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6家。
眼下,硅鋼產業園、電機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等項目加快建設,新材料、新裝備制造等產業不斷壯大,呈現多點開花態勢,一個區位優勢突出、上下游高度關聯、產業特色鮮明、產業一體化協同發展的產業集群正在成型。
婁星產業開發區黨工委書記曾德智介紹:“我們逐條理清產業鏈薄弱和缺失環節,精準繪制產業鏈招商圖譜,在‘短鏈’延長、‘斷鏈’連通、‘細鏈’增粗、‘無鏈’生有、‘弱鏈’變強五個方向重點發力,全面提升產業鏈的協同效益和整體競爭力。”
立足產業鏈發展,一幅發展目標明晰、發展潛力巨大、發展動力強勁的新畫卷呼之欲出。
以鏈招商——
構建“喬灌草”共生共榮生態
一家家企業相繼落戶,一條條生產線上機器轟鳴,一個個項目建設快馬加鞭……行走在婁星產業開發區這片熱土上,時刻都能感受到經濟飛速發展的強勁脈動,處處涌動著大項目帶動大發展的濃厚氣息。
愛派爾工業互聯網+數字化智能制造產業園(以下簡稱“愛派爾產業園”),是婁星區引進的智能裝備制造項目,總投資52.8億元,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愛派爾科技集團投資建設,打造湖南最大的數控機床、智能化鑄造、機加工、3D打印機生產基地。
“企業核心目標是發展,落戶婁星區,不僅僅是鄉土情懷,更多的是符合發展規劃和企業利益。”愛派爾科技集團總經理、婁底市“招商大使”鄒寶華說。
看準了就抓緊干。作為智能制造核心企業,愛派爾主動當“紅娘”,吸引配套企業入駐。引進上下游企業10余家,達產后將拉動形成年綜合產值30億元以上的先進裝備制造產業鏈。
園區始終把做好招商引資工作作為推動園區經濟社會發展的“一號工程”,重點瞄準企業的成長性和帶動力,通過招回“鏈主”企業,發揮“虹吸效應”吸引整個產業落戶。
思路決定出路。該園區從單個項目引進改為產業鏈上下游配套產業抱團轉移,以產業鏈為經緯,以龍頭企業為支撐,以“招商大使”為助力,圍繞重點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聚沙成塔、串珠成鏈、結鏈成網,努力拓寬招商引資的覆蓋區域與范圍途徑,招商引資工作質量和水平進一步提升。
2023年,婁星產業開發區共引進項目22個,總投資286.9億元。其中,過50億元項目2個,過10億元項目2個,過億元項目18個,中國500強企業投資項目4個。
激活要素——
重商親商利商蔚然成風
好的營商環境就像陽光、空氣和水,打造的是一個產業的生態。
婁星產業開發區發揮親商服務的基因,用實踐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從“破”到“快”、再到“細”,園區圍繞體制機制、要素保障、資產盤活、企業服務等不斷展開新探索,一幅投資更自由、金融更開放、貿易更便利、辦事更高效、空間更廣闊的美好藍圖正徐徐展開。
體制機制優。新年伊始,婁星產業開發區開發建設投資有限公司格外忙碌。開展小貸業務、物業管理合資混改、投資入股企業、布局新能源業務……改變過去地方國有平臺公司融資投資功能,邁向市場化實體化轉型新路子,步入發展新賽道。持續探索園區平臺公司市場化轉型,目前已開發電動汽車社會公共充電設施建設項目、成立眾贏小貸公司,實現利潤穩步增長。
要素保障強。科學開展調區擴區,優化空間布局。按照“一業一策”“一企一策”原則,成立土地服務工作專班,強化產業規劃、項目準入、指標審核等源頭管理,通過“正向激勵+反向倒逼”政策,淘汰落后產能,盤活存量土地,三類土地用地處置位列全省省級園區第五。同時,積極與華潤燃氣、電力公司等對接,建設桿線遷改、完善燃氣管道,持續降低企業用電、用氣等經營成本。
資產盤活穩。加快推進回收資金、盤活資產、運作資源,通過“三資”運作改革,清理盤活沉睡的國有資源、資產和資本,實施從增量擴能為主轉向增量崛起與存量變革并舉,使發展動能由要素投入向創新驅動轉變,由規模擴張向提質增效轉變。其中,眾宇物業引進品牌“安福物業”服務商入資,先后成功盤活創新創業基地、鋼城新苑小區、古溪街等道路保潔、福源安置小區等項目物業,對9個項目進行統一物業管理,實現盈利。
企業服務好。讓企業能生根發芽,成長為參天大樹,孕育出一片產業森林,是園區人的“執念”。以新政務服務大廳投用為契機,深入推進“放管服”改革,為企業松綁減負,開啟了全新的“一站式”辦事模式,從“進一扇門”“上一張網”到“一件事一次辦”,打造涉企政務服務事項全生命周期服務。同時,不斷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調整優化園區公交線路,為企業進駐搭建了平臺,提供了豐富載體。扎實開展“萬名干部聯萬企”和“三送三解三優”行動,協調解決企業問題192個。2023年累計發布就業崗位信息470余項,有針對性引進各類企業人才183名。
“惠企服務有‘溫度’,企業發展有‘速度’。我們將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再優化再升級,讓婁星產業開發區成為近悅遠來的投資熱土、興業沃土、創業寶地!”婁星產業開發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顏志輝說。
枝繁巢暖、鳳棲梧桐。
如今,“重商、親商、利商”在婁星產業開發區蔚然成風,企業“引得來、留得下”,項目“落地快、建得好”,婁星產業開發區正在向實力強、環境優、生活美的方向闊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