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充分發揮貴州現代山地特色高效農業生產優勢,推動貴州酸湯產業全產業鏈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擬組織實施2026年貴州酸湯專用番茄品種鑒選及生態化栽培技術集成示范項目,豐富酸湯專用番茄品種類型,提升酸湯專用番茄品質和生產效益,強化酸湯產業原材料供應能力,提升產業競爭力,特制定本指南。
一、項目建設內容及目標
(一)建設內容。支持黔東南、安順、遵義、黔南等全省酸湯種植、加工生產企業、科研院校等單位,建立穩定的基地,開展品種、技術的試驗示范推廣,完善基地噴滴灌、水肥一體化等配套設施,提升酸湯專用番茄產量和品質;圍繞貴州酸湯產業發展需求,收集鑒選適宜進行酸湯加工的番茄品種,集成專用品種生態化、標準化栽培技術。
(二)建設目標。全省打造酸湯專用番茄鑒選及生態化栽培試驗示范基地3—5個,單個項目基地試驗示范面積不少于(含)500畝,引進不少于(含)10個酸湯加工用番茄品種,圍繞品質、產量、抗病抗逆性、加工適應性等方面開展鑒選,結合加工風味等因素,鑒選出3—5個番茄品種,其中小果型番茄畝產1.8噸及以上、中大果型番茄畝產4噸以上;開展酸湯番茄田間生態化栽培技術單項或集成試驗不少于(含)3個;基地帶動農戶200人次以上。
(三)補助方式。項目資金共計200萬元,單個實施主體申請資金不超過70萬元。主要用于開展品種和技術試驗示范及推廣必需的種苗、農藥、基質、肥料、地膜、架材、滴灌等生產物資。采用直接補助方式,按照項目實施內容進行補助,簽訂項目任務書后下達60%補助資金至實施主體,中期評估通過后撥付30%補助資金,省級驗收通過后撥付剩余10%補助資金,每畝補助不超過800元。
二、申報要求
(一)申報主體。申報主體為酸湯番茄種植主體或酸湯加工主體聯合科研院校申報,申報主體為種植主體的需與加工主體簽訂收購訂單;申報主體需與科研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明確各方目標任務與經費分配。申報主體需自有資金充足、具備資金籌措能力;具備聯合開展品種鑒選的基礎條件,具有田間試驗示范和技術推廣經驗和專業技術水平,有完善的產品質量安全管理制度,近3年未發生產品質量安全事故。被列入全國社會信用體系失信聯合懲戒對象名單的主體不得申報。
(二)項目設計。堅持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導向,立足標準化、規模化、品牌化發展要求,確保項目針對性、可操作性、實效性和可復制推廣性。資金使用必須緊扣項目內容和關鍵技術環節。項目形成成果為實施單位和省農業農村廳共有。
(三)其他要求。項目完成時間原則上為簽訂項目合同書(任務書)1年以內。項目建設內容不得與其他項目經費已支持的內容重復,項目資金嚴格按照《貴州省農業特色優勢產業專班經費管理辦法》(黔財農〔2024〕108號)進行管理和使用。
三、申報流程及材料、時間要求
(一)申報程序及遴選方式。申報程序為自主申報,對照申報條件,結合區域實際,申報主體將申報書及其相應附件材料報縣級農業農村部門審查出具初審意見,報市(州)農業農村局出具推薦意見,擇優報省農業農村廳。省農業農村廳將組織專家評審并在官網公示,建立項目儲備庫。
(二)申報材料。項目申報材料包括項目申報書(見附件),量化項目建設內容、目標,并附相關支撐材料,包括但不限于正文涉及的相關印證材料,以及申報項目實施必要的技術或其他硬件保障、文件、合同、協議、圖片等材料。
(三)申報時間。申報材料加蓋公章后以市(州)為單位一式3份報送至省農業農村廳南樓302(電子版一并發送至電子郵箱),截止時間為2025年11月21日,逾期不予受理。
(四)其他要求。市、縣蔬菜技術推廣部門要強化對申報主體的技術服務和指導。各申報主體承諾所提交材料的真實性、合法性,如發現申報材料虛報、謊報等情況將取消申報資格,并且3年內不再受理該主體其他項目申報材料。申請書不得含有涉密材料,如發現涉及涉密材料及行為,各項目申報主體承擔一切法律責任。
附件:1-1. 2026年貴州酸湯專用番茄品種鑒選及生態化栽培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申報匯總表
1-2. 2026年貴州酸湯專用番茄品種鑒選及生態化栽培技術集成示范項目申報書(代實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