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起,中央對地方公共圖書館、美術館、文化館(站)免費開放補助資金,中央對地方博物館、紀念館免費開放補助資金,公共體育場館向社會免費或低收費開放補助資金3項轉移支付,整合并入中央支持地方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補助資金(以下簡稱公共文化補助資金)。省級財政部門應當會同有關主管部門做好資金整合的工作銜接,優化資金支出結構,加大統籌使用力度,切實提升財政資金支持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的整體效能。

1.重點方向
包括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維修和設備購置、基層公共文化服務人才隊伍建設以及基本公共文化服務其他項目。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項目具體支出范圍包括讀書看報、收聽廣播、觀看電視、觀賞電影、送地方戲、設施開放服務以及開展文體活動等。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維修和設備購置(1)公共圖書館、文化館(中心)、博物館、紀念館、劇院(場)、體育場(館),廣播電視發射(監測)臺站、轉播臺站、衛星地球站、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的廣播電視播出機構等的設施維修與設備購置。(2)保留事業單位性質的文藝院團、新聞出版單位等設施維修與設備購置;省及省以下文物保護單位維修保護;鄉鎮和村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維修和設備購置。(3)流動文化車購置。
2.補助標準
流動舞臺車按照每臺50萬元標準核定;戲曲公益性演出(戲曲進鄉村)按照每個鄉鎮每年配送6場演出、每場演出補助5000元標準核定;戲曲公益性演出(瀕危劇種免費或低票價演出)按照瀕危劇種數量和測算標準(每年購買演出100場,每場5000元)核定分省補助資金,具體由相關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含兵團,以下統稱省)財政部門、文化和旅游部門確定公益性演出服務的購買對象、購買場次和補助標準,實施方案報文化和旅游部備案;中央廣播電視節目無線覆蓋運行維護費按現行標準核定;民族地區有線高清交互數字機頂盒按每戶一次性補助100元核定;全民健身場地器材補短板工程按每個街道(鄉鎮)20萬元核定,相關省財政部門、體育部門在安排項目預算時,要避免與其他中央財政資金安排的項目交叉重復。一般項目補助資金實行因素分配法,包括基本因素、業務因素和財力因素。按照基本因素和業務因素(權重各占50%)計算分配金額,再根據中央對地方均衡性轉移支付辦法規定的各省(區、市)財政困難程度系數對分配金額調整確定補助數額。
3.申報與審批
市級財政部門負責本市(區、縣)專項資金申報工作;省級相關部門負責部門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重點項目補助資金申報工作。
市級財政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分別商同級宣傳、文化、廣播電視、體育、文物部門(以下統稱同級相關部門)于每年3月15日前將本年度縣級及縣級以上重點公共文化體育設施維修和設備購置項目補助資金申請及上年本市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情況、專項資金分配使用情況以及成效報送省財政廳,重點項目原則上每市(區、縣)不超過10個;省級相關部門于每年3月15日前,將年度基本公共文化服務重點項目補助資金申請報省財政廳。一般項目補助資金和獎勵資金不需報送申請。省財政廳根據本辦法以及項目評審情況,于每年省人民代表大會批準省級預算草案后90日內將專項資金下達市(區、縣)級財政部門及省級相關部門。省財政廳根據當年專項資金實際執行情況和下年度專項資金預算測算情況,于每年11月30日前提前下達下年度部分專項資金預算預計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