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發展現狀: 商業店鋪形式較單一、地域文創產品開發少、文創產業發展程度較淺。可采取以下措施發展文創產業: 以“渡口文化”串聯景點,進行整體化設計; 挖掘“渡口”文化,避免產品同質化; 線上線下同步營銷,嘗試多種經營模式; 加入“渡口”文化體驗,賦予文創互動性; 結合政府扶持,培育“渡口”文化產業。
一、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發展現狀
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主要是以博物館為核心、以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為商業模式的文創產業形式。2019 年,“鎮江博物館文創小歇”揭牌營業,標志當地開啟了以館、景同為文創產業載體的發展新模式,對文創產業以及旅游產業的發展產生了積極影響。筆者對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創產業發展現狀實地考察,發現在經營模式、產品開發、發展程度方面尚存在一些問題。
1 商業店鋪形式較單一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經營模式較單一。為東西走向,沿街各式店鋪 100 多家,經營類型主要分為餐飲、住宿、服裝、文化 4 大類,其中餐飲類占街區店鋪總量的 58% 。文化類店鋪主要以經營小商品為主,以吸引小朋友的玩具類商品居多,其中文創店鋪屈指可數,售賣的文創產品也是以各景區常見的文創產品居多,鮮有具有當地特色的文創產品。街區大多數店鋪的裝飾都沿用了古街區原有的建筑裝飾形式,缺乏個性。個別店鋪因地制宜,利用古建造型巧妙設計門頭、窗格等,但這樣設計精巧的店鋪并不多,大多數店鋪標識不夠醒目。
2 地域文創產品開發少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地域性文創產品開發品類不多,各店鋪文化產品大同小異,無論是從形式還是從文化內涵方面,都未能較好體現當地的文化特色。僅有的文創產品類型也較為單一,缺乏網絡宣傳,無線上銷售渠道。古街區文創產品的開發主要是通過與文創企業合作,授權、委托相關企業進行研發,缺乏專業開發人員。
3 文創產業發展程度較淺
街區文創產業發展速度緩慢,發展程度不深,缺乏較為完整的規劃和設計。整條街區雖建筑外觀保持一致,但店鋪門頭、廣告牌雜亂無章。店鋪同質化經營現象嚴重,古街區中少有的文創店鋪也文化互動性不強,缺乏體驗感。
從古街文化內涵開發來看,街區內除了原有的文物古跡還留有渡口文化烙印外,店鋪中沒有渡口文化的體現,沒有突出古街的獨特性。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地理位置優越,歷史悠久,周邊有鎮江博物館、美孚火油公司舊址、英租界工部局、廣肇公所、伯先公園、蒜山游園等眾多文化景點,但各景點間互動不足,文化內涵的挖掘不到位。從文創產業銷售形式來看,街區的文創產品營銷渠道主要依賴實體柜臺,并沒有專門的網絡銷售平臺,銷售渠道過于單一。從文創產業長期發展來看,當地的文創專業設計力量不足,文創產品設計同質化嚴重,也缺乏資金的大量投入和長期支持。
地域性文化產業的發展需要當地文化品牌的介入,當地文創產業可借助文化品牌的品牌效應,增強文創產業的競爭力。如果當地的文創產業沒有可依托的因時制宜的文化品牌,那么當地的文創市場“就失去了分割旅游消費者市場的能力,也會失去品牌的強大效應”。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可將“渡口”作為其文化品牌,深 度 開 發 當 地 的 文 創產業。
二、以“渡口”為文化品牌發展文創產業
隨著我國產業結構的調整,文化經濟成為新的熱點,文創產業成為新的經濟產業支柱。鎮江市人民政府印發的《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 鎮政發〔2021〕12 號) 明確提出“支持文化新業蓬勃發展,積極發展現代創意設計”“逐步提升文化產業增加值占 GDP 比重”。如今,西津渡的渡口功能已不復存在,但歷朝歷代的渡口文化卻個性十足地被保存下來。渡口文化可作為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整體設計的核心,讓當地得天獨厚的文化資源得到充分展示,以形成地域性文創產業,促進地區旅游、文化、經濟快速發展。
1 以“渡口文化”串聯景點,進行整體化設計
《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通過“整合西津渡現有場館資源”來打造當地文創產業高地。西津渡景區周邊景點眾多,文化資源豐富,可通過渡口文化串聯周邊眾多景點,實現景點聯動游覽,設計與各景點關聯的文創產品,充分發揮古街區的地理優勢,加強互動,增加景區的趣味性、文化的體驗感、文創的獨特性。
例如,可將周邊景點統一進行打卡旅游設計,如: 線路一為“渡口場景”拍照打卡,即選擇各景區經典場景,設置拍照打卡點; 線路二為“渡口文化”知識打卡,即將各景點的文化知識分成若干個打卡知識點,設置打卡任務; 線路三為“渡口送別故事”打卡,即通過新編故事將各景點依據故事場景進行情景再現,讓游客在游覽過程中參與故事發展,更深入地體驗渡口文化。
2 挖掘“渡口”文化,避免產品同質化
鎮江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作為景館相融為載體的文創形式,文化產品的可設計性強,應根據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渡口文化進行深挖設計。參觀者購買文創產品時大多傾向于設計美觀、做工精良、文化內涵豐富、有代表性的產品。青年人較看重顏值,老年人頗看重做工,而親子游的參觀者,在文創產品的文化內涵上格外看重。可以古街區渡口文化為設計出發點,對渡口元素進行提取,設計與渡口相關的文化產品,重點打造“西津渡”這一品牌,并帶動西津渡周邊景區文創產品的設計與發展。產品形式應豐富多樣,辦公文具、家居日用品、裝飾品等都可涉及。產品開發應注重實用性,應考慮到文創產品的大小、重量、是否便于攜帶等方面的問題,價格大約在 10 ~ 300 元,使顧客在購買文創產品后既能實際使用該產品,又能收獲產品所蘊藏的文化知識。也可以嘗試與知名品牌合作開發文創產品。
3 線上線下同步營銷,嘗試多種經營模式
目前,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品營銷渠道主要依賴實體柜臺,并沒有專門的網絡銷售平臺,銷售渠道過于單一,這有可能導致文創產品銷售不如預期、庫存成本增加、資金流轉不及時等風險。從長遠來看,單一的銷售渠道不利于當地文創產業的快速發展。
可在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開設西津古渡特設文創店鋪,并在網絡開設直營店鋪,借助淘寶、微店、直播平臺等大型電商平臺,充分發揮當今社會的網絡優勢,打造“西津渡”文化品牌,進行渡口文化文創產品的推廣和銷售。同時,利用網絡新媒體如微信、微博、新聞平臺等對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的文化以及文創產品進行推廣,提升游客的品牌認可度。經營模式方面也可以有所突破,如打造專業的授權經營團隊,將各文創產品按類別細化后分包經營,優化文創產業結構,創建新的文創產業生態體系等。
4 加入“渡口”文化體驗,賦予文創互動性
游客在景點參觀游覽時,往往較看重游覽體驗,追求身臨其境的文化氛圍,因此,沉浸式游覽方式應運而生。在沉浸式游覽中,游客可對景點文化進行體驗,以互動的方式學習當地文化、制作文創產品。目前,西津渡歷史街區中的文創產品大多功能性較強,文化互動性較弱,游客可參與制作文創產品的店鋪很少,游客缺乏對當地文化的體驗感。街區中可以適當加入文創店鋪的互動項目,正如《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中所建議的,可引導工藝美術大師工作 室、非遺大師工作室、非遺體驗坊進入旅游空間。
因此,在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發展中,可將渡口文化體驗設計進實體店鋪,充分發揮實體店鋪的互動性優勢,使游覽者獲得渡口文化的新體驗。互動形式的設計可有以下兩種形式: 一種是銷售互動,即在售賣文創產品時讓消費者參與制作、使用,在產品特色呈現、售賣空間設計、背景音樂環繞等方面營造最佳的體驗效果,激發游覽者興趣,從而吸引其購買; 另一種是活動互動,以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及周邊景點為場景,設計開展一系列的文化活動,將渡口文化和渡口文創產品設計成活動中所需的文化知識和產品,激發顧客的購買需求。同時,還可開發研學活動,創造游覽者與渡口文化的互動空間,在文化推廣與傳播的同時,吸引游覽者了解渡口文創產業。
5 結合政府扶持,培育“渡口”文化產業
文創產業的發展離不開當地政府政策扶持、大量資金的投入、專業設計人員的參與。
《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明確提出“要打造一批有影響力的創意園區、街區”“培育發展非遺品牌、合理利用文化遺產,推進傳統手工藝保護傳承”。這將是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文創產業發展最強有力的政策支持。
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應強化自身資源優勢,與優質企業、品牌等進行合作,整合政府、市場、產業資源,將地域性文創產品推入市場,實現渡口文化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渡口文化文創產業發展可先從設計與生產低端文創產品開始,這類文創產品價格不高,但市場需求量大、男女老幼咸宜、利潤可觀,通過這類產品增加品牌知名度后,再向小批量、個性化的精品文創產品發展。
文創產業發展還需注重對專業設計人員的培養。《鎮江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關于打造文創產業高地中指出要提升市場化、產業化、品牌化水平,整合鎮江人才資源優勢,打造創意設計產業孵化器。這些政策顯示當地政府在發展地域文創產業方面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在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激勵機制下,必將培育出具有當地特色的“渡口”文化產業,吸引眾多的原創設計師加入西津渡歷史文化街區渡口文化設計工作。(作者:孟 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