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產業要聞

    25省市/地方公布元宇宙路線圖

    來源:原創  時間:2023-01-29  點擊:2084
    在目前已發布元宇宙支持政策的地區中,多地提及元宇宙技術將與城市特色相結合開發出更多虛擬場景,從公共服務到日常生活,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新業態持續涌現。

      《中國元宇宙發展報告(2022)》顯示,中國元宇宙上下游產業產值超過400億元,主要體現在游戲娛樂、VR(虛擬現實)和AR(增強現實)硬件等方面,未來五年,國內元宇宙市場規模至少突破2000億元大關。"


      進入2022年,全國多地政府紛紛發布元宇宙產業發展規劃、建設元宇宙產業園等政策,元宇宙產業發展開始進入競爭階段。借元宇宙加速城市數字化轉型、實現數字經濟彎道超車,是地方政府推動元宇宙的一大動力。


      截至目前,全國已有多個城市出臺元宇宙支持政策,包括上海、北京、廣州、杭州、南京、廈門、深圳、武漢、保定、成都、海口、合肥、南昌、沈陽、無錫、重慶都有提及元宇宙或者出臺元宇宙專項規劃,可見各地對于元宇宙都格外重視,力求在元宇宙搶占先機。


      在目前已發布元宇宙支持政策的地區中,多地提及元宇宙技術將與城市特色相結合開發出更多虛擬場景,從公共服務到日常生活,數字技術與各行各業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新業態持續涌現。


      北京

      在近9個月的時間里,北京循序漸進地推動元宇宙項目切實落地,從最初的總體性的指導方向深入發展到具體的行動計劃。


      2021年11月,《石景山區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1—2025年)》提及,加快元宇宙產業布局,建設元宇宙創新中心,探索推進前沿科技產業深度融合發展。


      具體來看:

      重點推進近眼顯示、交互感知、開發者平臺、教育培訓、視頻直播、醫療健康、新零售應用開發等領域的廣泛深度應用,加快影視級LED顯示的虛擬可視化拍攝系統建設,加快推動AR云虛實融合街區、工業虛擬現實解決方案創新搜索引擎、VR冬奧場館、VR+5G+直播+景區、1號高爐SoReal超體空間等項目落地。強化VR/AR上下游協同合作,與高校院所對接合作,搭建公共技術與服務平臺,建立科研實訓基地,支持跨界創新,打造新業態市場主體。


      2021年12月,《關于北京市石景山區2021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與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草案)的報告》提到,加快推動元宇宙創新中心,實現運營華為(北京)虛擬現實創新中心,帶動多技術領域融合創新。


      2022年1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推進數字經濟標桿城市建設行動方案(2022—2024年)》提出,積極探索元宇宙產業。


      具體來看:

      以應用創新為重點,以文旅商為特色,突出元宇宙與環球影城、京杭大運河、張家灣特色小鎮等資源融合發展,吸引元宇宙領域高質量企業落地副中心集聚發展,促進消費升級、催生新業態新模式。加強元宇宙空間布局規劃,加快創新平臺、產業聯盟等創新資源建設,積極參與制定行業標準、共識,營造元宇宙產業發展的活力氛圍。


      聚焦環球影城主題公園,加大元宇宙等前沿技術探索創新力度,積極儲備VR/AR、人工智能等相關領域優質企業,打造線下線上相結合的沉浸式虛擬游覽體驗。加快虛擬現實、人工智能、機器人等數字技術在文旅行業的應用,重點推動“數字綠心”“線上游覽大運河5A景區”“VR虛擬現實展現運河故事”3個標桿應用場景建設,打造智能游覽、無感服務、精準管理的文化旅游高地。


      2022年2月,《加快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引領發展若干措施》提出,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打造一批元宇宙示范應用項目,支持一批元宇宙應用場景建設。同時,依托通州產業引導基金,采用“母基金+直投”的方式聯合其他社會資本,打造一支覆蓋元宇宙產業的基金。


      具體來看:

      北京城市副中心將提升元宇宙產業空間承載能力,打造“1+N”的產業創新集聚區,在張家灣設計小鎮創新中心,集聚高端創新要素,打造元宇宙應用創新中心,全面推進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


      為支持元宇宙企業及服務機構集聚,北京城市副中心將給予元宇宙企業房租財政補貼。《措施》明確,對在元宇宙應用創新中心新注冊并租賃自用辦公場地的重點企業進行50%、70%、100%三檔補貼,每家企業每年補貼面積不超過2000平方米,連續補貼不超過3年。


      2022年8月,《北京城市副中心元宇宙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力爭通過3年時間將副中心打造成為以文旅內容為特色的元宇宙應用示范區,培育、引進100家以上元宇宙生態鏈企業,落地建成30項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項目,推動制定一批元宇宙相關標準。


      具體來看:

      未來主要聚焦“元宇宙+文旅”、“元宇宙+商業”、“元宇宙+城市服務”三個方向的融合應用創新。北京副中心將聚焦培育元宇宙細分產業鏈,打造數字設計、數字人、混合現實、數字藝術4大產業鏈條;引入云上內容創作生產線企業,促進內容創作數實共生,打造數字內容創作生態圈;探索數字資產權益全生命周期管理,跟蹤NFT(非同質化通證)技術前沿動態,大力發展數字資產交易服務;加快安全芯片、零信任網絡、可信計算等技術的研發和產業化,持續強化區塊鏈技術攻關與應用,打造數字信任的安全保障體系。


      上海

      2021年底,上海發布《上海市電子信息產業發展“十四五”規劃》,成全國首個將元宇宙寫入地方產業規劃的城市。


      具體來看:

      上海將前瞻部署量子計算、第三代半導體、6G通信和元宇宙等領域。同時,支持滿足元宇宙要求的圖像引擎、區塊鏈等技術的攻關;鼓勵元宇宙在公共服務、商務辦公、社交娛樂、工業制造、安全生產、電子游戲等領域的應用。


      繼2021年底將“元宇宙”寫入地方“十四五”產業規劃后,上海再度發力元宇宙新賽道。《上海市培育“元宇宙”新賽道行動方案(2022-2025)》提出,到2025年,上海市“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達到3500億元,帶動全市軟件和信息服務業規模超過15000億元、電子信息制造業規模突破5500億元;同時,力爭打造10家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頭部企業、100家“專精特新”企業,推出50+示范場景、100+標桿性產品和服務。


      具體來看:

      上海將重點發力全息顯示、未來網絡、VR/AR/MR終端、3D圖像引擎等方面,提升產業供給力;模式融合賦能行動,支持元宇宙+工廠、醫療、文娛、辦公等場景打造;還有數字業態升級和創新生態培育行動。在工程方面,如關鍵技術突破工程,組織企業揭榜掛帥;數字IP市場培育工程,試點上海數交所開設數字資產交易板塊,推動數字創意產業規范發展;產業創新載體培育工程,布局一批特色產業園區;還有數字人全方位提升、數字孿生空間、數字空間風險治理等工程。


      上海元宇宙培育政策隱含三大亮點:


      一是“軟硬兼施”。《行動方案》對2025年元宇宙相關產業的目標規模進行了明確設定,其設定的“元宇宙產業”,主要是指以硬件為主加速建設“新終端”(虛擬現實一體機、PC虛擬現實及混合現實設備)、“新基建”(“雙千兆”網絡建設、人工智能即基礎服務、元宇宙云計算和邊緣計算平臺),形成“云邊一體化”(算網端)元宇宙入口,而以軟件為主的“新交互”(全息顯示、體感終端等新一代XR虛實交互界面)、“新服務”(三維圖形圖像引擎、數字建模、數字人生成、數字設計等數字工具服務以及元宇宙行業創新應用服務平臺、50+垂直場景融合賦能的創新示范應用),將伴隨硬件終端價格下降至千元級走入尋常百姓家,開啟“軟件定義硬件,硬件加速世界”的良性循環。


      二是“產城融合”。《行動方案》不僅明確要實現“城市數字化轉型”,包括城市信息模型、建筑信息模型、數字孿生、數字沙盤仿真等城市公共服務行業級解決方案和虛實融合數字城市,而且要求實現“數字業態升級行動”,包括虛實交互新商業、新教育、新文旅、新娛樂,以及虛實融合智能制造、醫療健康、協同辦公。這背后的邏輯是產城共享基礎設施、共享元宇宙創新人才(創作者經濟)、共享數據(數據流通要素)、共享標準規則(連接協議、跨界流通)。


      三是“研用并重”。《行動方案》中鼓勵在滬國家實驗室和科研機構加大投入力度,在基礎理論成果、關鍵前沿技術取得突破。例如,空間計算、人機交互、算法創新、超大規模預訓練模型等前沿技術,與公共算力集群建設、圖形引擎、動態建模、數字孿生等領域融合應用。以研賦產、以產促研。


      今年以來,上海市虹口區也在推動元宇宙相關部署。2月22日,虹口區發布“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鼓勵虹口重點企業及優質樓宇園區不斷做大做強,助力虹口打造“上海北外灘、浦江金三角”。隨后8月24日,虹口區政府發布關于《虹口區促進元宇宙產業發展的試行辦法(草案)》的制定背景說明。


      具體來看:

      草案內容主要聚焦商務商貿、社交娛樂、區塊鏈應用、智能制造、展覽展示、網絡游戲、數字音樂藝術、數字出版、數字城市等領域,推動元宇宙技術在多領域的虛實融合創新應用。重點支持但不限于虛擬數字人、專業用戶生產內容(PUGC)/職業生產內容(OGC)/多頻道網絡(MCN)、開放游戲/UGC游戲平臺、數字孿生、數字沙盤仿真、AR/VR/MR、NFT/NFR等數字內容產業。對以上重點領域予以扶持。


      9月2日,《徐匯區關于支持元宇宙發展的若干意見》發布。


      具體來看:

      技術方面,徐匯將支持加強元宇宙內容設計、創制和智能終端產品的研發,鼓勵企業和機構加快ar、vr、可穿戴設備的研發;場景方面,支持企業在游戲、消費、文化、教育、醫療、政務等領域構建一批“元宇宙+”應用場景示范;生態方面,將大力引進國內外元宇宙龍頭企業、培育潛力企業,支持相關活動、賽事開展和產業園區建設,打造包容審慎的元宇宙發展生態環境。


      與此同時,《寶山區工業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發布。《行動計劃》明確,到2025年,寶山區工業元宇宙相關產業規模突破100億元。同時,還要實現工業元宇宙與主導產業融合發展,助力寶山區新材料、生物醫藥、機器人及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規模分別突破1500億元、200億元、1000億元和300億元。


      具體來看:

      《行動計劃》明確,要打出“2+n+20%”的組合拳,即2個創新孵化園,n個典型場景應用,20%的本區企業融入工業元宇宙生態。


      產業布局上,寶山將重點圍繞南大智慧城、吳淞創新城等重點轉型板塊,以產用融合示范為手段,深入推進制造業企業和技術服務商融合發展,逐步建成“工業元宇宙創新孵化園”“工業元宇宙核心產業區”“工業元宇宙產業基地”等。


      河南

      河南省元宇宙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5年)》指出,到2025年,全省元宇宙產業發展初具規模,核心產業規模超過300億元,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過1000億元,初步形成具有重要影響力的元宇宙創新引領區。


      具體來看:

      文件明確,到2025年,建成10個左右國內一流的元宇宙技術研究和創新平臺;建成1個元宇宙核心園區、3—5個特色園區,培育10家具有核心競爭力的元宇宙骨干企業、200家細分領域“專精特新”企業、500家創新型中小企業;在工業制造、文化旅游、公共服務、社會治理、社交娛樂、教育、醫療等領域打造100個元宇宙示范應用場景;統籌建設網絡、算力和數據新型基礎設施,基礎支撐持續強化。


      堅持“1+5+N”產業布局,推動元宇宙產業差異化、特色化、協同化發展,構建全國元宇宙創新引領區。支持鄭州重點建設河南省元宇宙科創產業園等園區,加強鏈接、交互、計算、工具、生態“五位一體”前沿布局,打造元宇宙產業發展核心區。支持洛陽、南陽、新鄉、焦作、許昌等地依托電子信息制造、軟件信息服務等領域產業基礎,積極發展元宇宙智能裝備、計算終端、消費電子、數字內容等產品和服務,打造元宇宙產業特色區。支持其他地方立足自身優勢,以應用為牽引推動元宇宙產業集聚發展,打造細分領域“多點支撐”的產業格局。


      武漢

      2022年11月,《武漢市促進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實施方案(2022—2025年)》正式發布。今年8月,武漢市就元宇宙產業發展方案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此次正式方案中,在社會引起一定關注的涉及NFT類的內容被刪除。


      具體來看:

      《方案》提到,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力爭到2025年,高水平建成2個以上元宇宙產業基地、3個以上元宇宙重點平臺,聚焦重點行業領域打造50個以上元宇宙典型應用場景和項目,培育引進200個以上元宇宙創新企業,建成創新鏈、產業鏈、價值鏈協同發展的我國元宇宙創新發展先導區與核心區。


      武漢將鼓勵元宇宙在旅游、文創、商業、工業、醫療、教育等行業領域率先應用。如工業元宇宙,重點在汽車、服裝、生物醫藥、航空航天、精密制造等行業領域探索利用元宇宙3D虛擬仿真技術賦能研發設計、生產制造、運維管理、銷售服務等業務場景,推動全要素、多元場景協同、數字孿生和流程再造等,打造若干孿生工廠和未來工廠。


      武漢將開展元宇宙應用場景“揭榜掛帥”,對揭榜后經考核認定實施成功的,按照項目總投入30%的比例給予最高200萬元資金支持;同時,還將在重點區域謀劃建設元宇宙產業基地、創新基地、孵化器等,鼓勵園區和所在區針對創新創業團隊入駐配套制訂場地租金減免,共享研發工具、網絡環境、算力資源、數據庫資源等降成本政策。


      重慶渝北

      《重慶市渝北區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提出,力爭到2024年,在工業、交通、文旅、商貿、教育、醫療、會展、政務等領域,構建形式多樣的元宇宙新模式新服務新業態,元宇宙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取得明顯進展。


      具體來看:

      《行動計劃》從推進產業集群化發展、推進元宇宙示范應用、構建協同創新平臺、優化產業發展生態等四個方面提出建設任務。


      一是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重點打造數字孿生、觸覺渲染、智能算法、電子競技、數字內容、柔性感知、智能終端等產業集群,以仙桃數據谷為核心,依托創新經濟走廊、重慶創意公園、重慶游戲產業園等,形成“一核多點”產業創新集聚區。


      二是推進元宇宙示范應用,加快推進元宇宙相關技術與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產業發展的深度融合,積極打造汽車、工業、建筑、教育、旅游、文體元宇宙等典型應用場景,建立數字孿生城市運營平臺,探索數據要素市場培育新機制。


      三是提升協同創新能力,積極引進大院大所、高端研發機構,鼓勵企業、高校及科研院對VR/AR/XR/MR、數字孿生、觸覺渲染、智能算法、邊緣計算、智能終端、柔性感知等關鍵技術進行協同攻關與應用創新,不斷提升自主研發能力。


      四是優化產業發展生態,支持建設元宇宙公共研發平臺、科技綜合服務平臺、工業等行業元宇宙服務平臺;聯合創辦“元宇宙現代產業學院”、“元宇宙產教融合基地”,加快培育技術型、應用型、融合型人才。


      廣州南沙

      《廣州南沙新區(自貿區南沙片區)推動元宇宙生態發展的九條措施》從技術攻關支持、創新平臺資助、產業集聚扶持、研發投入補助、應用場景構建、創新生態建設、人才引進補貼、科技金融支撐、知識產權促進等九個方面對南沙元宇宙產業發展給予全方位支持。


      具體來看:

      一是打造重大研發平臺,開展關鍵技術攻關。面向實體經濟主戰場,瞄準元宇宙技術“主賽道”,對具有重大科技創新支撐作用的元宇宙科研平臺落地,給予每個平臺最高2億元資金支持。對經省、市科技主管部門認定的元宇宙領域新型研發機構在建設期內給予最高1億元補助。每年安排1億元對元宇宙關鍵技術協同攻關給予單個項目最高1000萬元支持。對承擔國家、省、市級項目分別給予100%最高500萬元、70%最高300萬元和50%最高200萬元的資金獎勵。


      二是推動產業加速集聚,支持中小企業發展。對新落戶及認定的元宇宙總部型企業,一次性給予最高3000萬元落戶獎勵。對集聚區內辦公運營或從事相關科研用途的元宇宙科技型中小企業,提供最長3年的免租場地。對南沙區內元宇宙領域企業,按照研發經費投入的20%,給予最長3年每年最高1000萬元的研發投入補助。


      三是構建應用示范場景,優化創新發展生態。對元宇宙應用場景示范項目按實際投入費用的50%給予最高500萬元補貼。對區內元宇宙創新聯盟、協會等發展,給予每年最高300萬元運營補貼。對舉辦元宇宙相關創新創業大賽、論壇及峰會,給予最高300萬元的補助。鼓勵建設元宇宙公共服務平臺,給予最高300萬元補貼。對主導或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等標準制訂的單位給予每項最高50萬元的資助。


      四是加大人才補貼力度,培養產業人才梯隊。對擁有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的元宇宙相關高端領軍人才創新創業團隊給予最高1億元獎勵。對擁有國際領先的核心技術或自主知識產權的元宇宙相關高層次科創人才給予最高1000萬元安居補貼;對高管和骨干技術人才連續5年給予人才補貼,補貼額度最高不超過上一年度本人經濟貢獻。


      五是強化科技金融支撐,助力產業創新發展。鼓勵元宇宙龍頭企業、有關科研機構牽頭,聯合社會優秀創業投資機構共同設立元宇宙產業發展基金。對在區內注冊運營的創業投資基金,按照其實際投資區內元宇宙企業金額的5%給予基金管理公司獎勵,單支基金單個投資項目每年最高獎勵300萬元。推動區科技型中小企業信貸風險損失補償資金池合作銀行優先對元宇宙企業給予信貸支持,對入池企業給予最高300萬元貼息補助。


      廣州黃埔

      《廣州市黃埔區廣州開發區促進元宇宙創新發展辦法》扶持范圍涵蓋技術創新、應用示范、知識產權保護、人才引流、交流合作、基金支持等十個方面,重點培育工業元宇宙、數字虛擬人、數字藝術品交易等體現元宇宙發展趨勢的領域。


      具體來看:

      元宇宙相關專精特新企業入駐本區認定的“專精特新”產業園,租用辦公用房、生產用房且自用的,按照區專精特新政策,按實際租金的50%給予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對購置辦公用房且自用的,按購房價格的1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補貼500萬元。


      對元宇宙重點科技攻關項目實行“揭榜掛帥”,支持區內企業與國內外科研機構聯合攻關解決元宇宙領域“卡脖子”技術問題。按照區人才自由港政策,對成功攻克的項目按該項目總投入的30%給予補助,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每年支持不超過10個項目。


      探索工業元宇宙、數字嶺南風情、數字創意、數字文旅、數字藝術品交易、人才交流等具有黃埔特色的元宇宙標志性場景。按照區信創政策,擇優遴選應用示范項目按其實際投資額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00萬元。


      重點聚焦人機交互、數字孿生、腦機接口、數字虛擬零部件等元宇宙核心技術的融合應用與集成創新,打造面向三維數字空間、數字虛擬人、數字孿生工廠等元宇宙關鍵共性技術與通用能力的價值創新與公共服務平臺。按照區“新基建”政策,擇優遴選公共技術服務平臺,按其平臺建設投入費用的30%給予一次性補貼,最高500萬元。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

      11月4日,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官網公布《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財政局 國家稅務總局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稅務局 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經濟發展局關于發布支持元宇宙產業發展十方面稅收措施的通告》(簡稱《通告》),給予元宇宙企業從落地起步到成長發展的全周期支持。


      《通告》包含促進元宇宙企業在合作區集聚、為元宇宙關鍵技術企業減負、吸引更多研發型人才入駐、支持元宇宙企業加大研發及資產投入、吸引元宇宙發展相關配套集聚、支持元宇宙中小企業發展壯大、助力深化國際研發合作、提供全天候優先定制化服務、為元宇宙企業緩解資金壓力、支持成果在合作區落地等十個方面,共二十三條稅收政策和服務舉措。


      具體來看:

      與發展元宇宙有關的產業行業,如5G、人工智能、區塊鏈、XR等,可對照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企業所得稅15%稅率優惠政策9大類150項優惠目錄,申報享受稅收優惠。


      在合作區工作的元宇宙相關行業從業人員,符合高端緊缺人才條件的,個人所得稅負超過15%的部分予以免征。


      支持合作區建設面向三維數字空間、數字虛擬人、數字孿生工廠等元宇宙關鍵性技術與通用能力的價值創新與公共服務平臺,相關企業新購置(含自建、自行開發)固定資產或無形資產,單位價值不超過500萬元(含)的,可一次性扣除;超過500萬元的,加速折舊或攤銷。


      支持元宇宙企業開發數字琴澳、數字城市、數字文旅、數字醫療等具有琴澳特色的應用場景。


      小型微利元宇宙相關企業年應納稅所得額不超過100萬元、超過100萬元但不超過300萬元的部分,分別減按12.5%、25%計入應納稅所得額,按20%的稅率繳納企業所得稅。


      杭州

      2022年3月,杭州市余杭區發布《杭州余杭區未來科技城XR產業發展計劃》。《計劃》提出,高層次人才來錢塘區創辦元宇宙產業項目的,給予最高1000萬元啟動資金和研發費用補助、最高1000平方米3年租金補貼。產業發展緊缺、水平特別突出的創業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資助。


      具體來看:

      五年內,培育XR上市企業5家,引培XR相關企業300家,扶持技術攻關和場景應用項目100項;


      以XR空間站的4萬方空間為核心打造XR產業園區;


      匯聚規模10億元的XR產業基金,鼓勵社會資本參與投資,優質項目最高可享受500萬創業風險池、讓利性股權投資基金和跟進投資基金等支持;


      人才引進,最高給予1億元支持;給予“一人一策”最高1300萬元獎勵,分層次給予梯隊人才獎勵;最高給予300萬元安家補助;在子女入學、健康醫療、人才落戶等方面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障;


      專利快速預審,企業最短可在3個月完成發明專利授權、1個月完成實用新型專利授權。為知識產權證券化提供最高500萬元支持,對知識產權質押貸款提供LPR50%的補助。此外,給予XR獨角獸企業及準獨角獸企業最高1億元和3000萬元研發補助。


      隨后5月,《杭州錢塘區元宇宙產業政策》正式發布,圍繞人才引領、空間保障、基金助力、梯隊建設、協同創新等五大計劃為企業提供資助。


      具體來看:

      高層次人才創辦元宇宙產業項目,給予最高1000萬元啟動資金和研發費用補助、最高1000平方米3年租金補貼、最高1000萬元貸款額度貼息支持以及最高1000萬元創業發展資助;


      產業發展緊缺、水平特別突出的創業項目,最高給予1億元資助。


      南京

      南京江寧高新區發布的《江寧高新區關于加快發展元宇宙產業的若干政策》,全力扶持元宇宙企業項目落地發展。


      具體來看:


      規劃建設元宇宙產業先導區,打造元宇宙軟件和技術層、感知顯示層、場景及應用層的長三角地區特色化園區。鼓勵園區內社會載體與駐區高校、企業合作,圍繞元宇宙產業集聚建設特色示范空間,對于面積在400平方米以上的載體,給予每年20萬元運營補貼,每增加100平方米再增加給予5萬元補貼,補貼年限不少于三年。


      持有影響力的元宇宙企業或機構來園設立總部、研發中心、創新平臺、孵化基地等,自企業入駐園區第二年度開始計算,對于當年營業收入達到500萬元以上或當年納稅額達到50萬元以上的企業,給予園區場地3-5年的全額租金補貼。根據企業實際租賃面積,按照800元/平方米的標準給予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一次性裝修補貼。


      重點圍繞制造業、文旅、教育、醫療健康、數字治理等領域開放一批應用場景,支持建設一批元宇宙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試點及示范標桿,支持入園企業優先參與搭建工業數字孿生、智慧文旅、智慧醫療、虛擬辦公、UGC(用戶創造內容)內容創作、三維仿真、數字藝術等多樣化元宇宙適用場景建設,并向全區重點宣傳推廣。每年在智慧城市建設、數字招商平臺搭建等方面開放一批應用場景與園內企業對接落地。


      扶持建設數字化商業街區。鼓勵園內核心街區、商業綜合體引入元宇宙元素,實現城市街區和商業設施的AR化,根據每個項目實際投入的30%給予最高50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鼓勵企業在園區建設元宇宙體驗區。對于在園區內建設元宇宙場景應用和用戶沉浸式體驗中心(展廳)的企業,按照面積100-300平方米、300平方米以上的中心(展廳),分別給予企業不高于30萬元、50萬元的一次性補貼。


      廈門

      《廈門市元宇宙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力爭到2024年,元宇宙產業生態初具雛形,引入培育一批掌握關鍵技術、營收上億元的元宇宙企業,元宇宙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取得明顯進展,對政府治理、民生服務、產業轉型升級的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具體來看:

      鼓勵企業、高校及科研院所采用“賽馬機制”和“揭榜掛帥”方式,對NFT、VR/AR、腦機接口、智能芯片、智能算法等元宇宙關鍵技術進行協同攻關,支持元宇宙領域的前沿技術突破。


      鼓勵有條件的高校院所和企業成立元宇宙技術專家研究院和院士工作站,打造一個元宇宙技術高端協作研究平臺。


      依托鼓浪嶼、沙坡尾、筼筜湖等廈門地標,及金雞百花獎、馬拉松等城市名片,支持科研院所和企業打造具有我市特色元素的元宇宙應用場景。


      推動三維數字空間、虛擬數字人和NFT數字資產在城市管理、民生服務等領域的開發應用。


      圍繞硬件、平臺、智能芯片、NFT、VR/AR等重點領域加大招商引資力度,支持有影響力的元宇宙企業或機構來廈設立總部、研發中心、創新平臺、孵化基地等。


      青島

      《青島市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年)》提出,力爭到2030年,產業規模突破1000億元。


      立足本市產業基礎,青島把握虛擬現實產業發展趨勢,聚焦“3+4”產業發展路徑(“3”即發展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和混合現實MR三種產品形態;“4”即突破近眼顯示、感知交互、渲染計算、內容制作四大關鍵環節的技術),夯實關鍵技術基礎,布局整機產品制造,帶動關聯配套產業集聚,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虛擬現實產業研發制造基地。


      此外,《青島市市南區關于促進元宇宙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培育元宇宙產業集聚發展、推動元宇宙領域人才集聚、以場景應用打造行業示范、推動元宇宙企業創新能力提升、創新元宇宙企業融資服務、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完善公共支撐體系建設。


      具體來看:


      提升元宇宙產業空間承載能力,打造“2+N”產業創新集聚區。


      支持有影響力的元宇宙企業或機構來市南區設立總部、研發中心、創新平臺、孵化基地等,對新簽約落地且實現納統的元宇宙企業,按照正式員工人均辦公面積15平方米的標準給予連續5年100%房租獎勵補貼,每家企業獎勵補貼額度累計不超過500萬元。


      在我區新注冊的元宇宙產業總部企業,實繳注冊資本1億元(含)以上的,按照1%給予不高于4000萬元(含)一次性補助。


      結合城市更新三年行動,積極推進產城發展,重點圍繞文旅、教育、醫療、商貿、數字治理等領域,每年開放并發布一批應用場景,支持建設一批元宇宙領域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新業態試點及示范標桿。


      對新培育和全職引進來市南創新創業,并經青島市備案認定的頂尖人才、國家級人才、省部級人才,分別給予最高800萬元、400萬元、100萬元的綜合補助。


      鼓勵虛擬現實技術和產品在重點行業領域創新應用,對獲得省級虛擬現實產業領域優秀解決方案的,每家企業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市南區新認定的年度“元宇宙十佳場景示范”項目,給予10萬元獎勵(政府、國有平臺公司投資項目除外)。


      對元宇宙企業年度實際研發投入超過1000萬元的,按照實際研發投入的30%,累計給予最高1200萬元的研發專項補貼;大力支持虛擬現實研發機構發展,按照實際投入的30%累計給予最高1200萬元補貼。


      無錫

      無錫市濱湖區發布的《太湖灣科創帶引領區元宇宙生態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濱湖將通過元宇宙生態產業集聚發展、關鍵技術創新發展、專利標準引領發展、應用示范躍遷發展、專業人才梯次發展等手段,打造成長三角元宇宙技術創新高地、生態產業發展高峰、人才集聚高原,基本形成技術引領、企業集聚、示范應用、標準完備的元宇宙產業生態,成為國內元宇宙產業發展的典范,打造元宇宙的“濱湖名片”。


      具體來看:


      濱湖將以打造元宇宙核心產業區、元宇宙創新孵化園、元宇宙先進智造地,提升資源配置質效,構建元宇宙空間布局;


      以引入一批元宇宙領軍企業、培育一批元宇宙新興企業、帶動一批傳統企業轉型升級,促進產業融合聯動,加快元宇宙集聚發展;


      以推動元宇宙核心技術攻關、設立元宇宙新型研發機構、推進元宇宙標準體系建設,聚焦技術創新引領,強化元宇宙科研攻關;


      以建設元宇宙公共服務平臺、刻畫元宇宙“濱湖印象”、建設元宇宙產業協會聯盟,踐行多邊賦能模式,優化元宇宙發展生態;


      以引進元宇宙全球頂尖專業人才、培養元宇宙高水平創新人才、建立元宇宙人才培訓體系,引育用留多措并舉,匯集元宇宙專業人才;


      以聚焦數字影視、數字文旅、智改數轉、社會治理等場景,發揮區域特色優勢,打造元宇宙典型場景。


      沈陽

      沈陽市發布的《和平區元宇宙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力爭到2024年構建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產學研用政金”一體化新模式,搭建元宇宙產業創新生態體系,建設東北元宇宙創新發展第一區。


      具體來看:

      和平區將搶抓數字經濟和元宇宙發展新機遇,組建一個產業聯盟、開放一批商業應用場景、扶持一批優質企業、培養一批產業創新人才、制定一批行業標準,構建元宇宙治理與產業發展體系,塑造沈陽市數字經濟新優勢,建設東北元宇宙創新發展引領區。


      圍繞元宇宙7大核心技術,即區塊鏈技術、交互技術、電子游戲技術、網絡及運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物聯網技術、工具軟件技術的發展。


      力爭到2024年,在產業集群、應用場景、創新平臺、優秀人才、金融助力、會展平臺6大方面形成市場化運營機制,構建元宇宙產業發展的“產學研用政金”一體化新模式,搭建元宇宙產業創新生態體系,營造“創新鏈、研發鏈、人才鏈、平臺鏈、投資鏈、產業鏈”融合發展的濃厚氛圍,加快元宇宙產業向集群化方向發展。


      在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開放示范應用場景、支持創新應用平臺建設、支持產業人才發展、支持多元投融資體系建設、支持產業會展發展等6個方面做出了前瞻性的謀劃和布局。


      山東

      山東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等7部門聯合發布《山東省推動虛擬現實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2-2024 年)》,明確“1+4+N” 虛擬現實產業區域布局,給予青島的定位是“打造全球領先的虛擬現實研發高地”。


      具體來看:

      支持各地依托現有產業基礎、區分功能定位,實行差異化、特色化、協同化發展,基本形成以青島為中心,濟南、濰坊、煙臺、威海四市聯動,其他市協同的1+4+N”虛擬現實產業區域布局。


      安徽

      《安徽省“十四五”軟件和信息服務業發展規劃》將元宇宙列為新興業態創新工程之一。支持企業開展虛擬現實、增強現實、3D引擎、物聯網等技術創新,引導企業積極布局元宇宙新興業態,開展元宇宙平臺建設,加速數字技術融合賦能實體經濟。


      江西

      《江西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依托南昌VR、電子信息等產業基礎和優勢,在九龍湖區域建設“元宇宙”試驗區,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區的核心引擎,構建以九龍湖區域為核心,以南昌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南昌經濟技術開發區、南昌小藍經濟技術開發區為支撐的“一核三基地”數字經濟發展格局。


      浙江

      據浙江省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的《關于浙江省未來產業先導區建設的指導意見》,元宇宙與人工智能、區塊鏈、第三代半導體并列,是浙江到2023年重點未來產業先導區的布局領域之一。


      黑龍江

      黑龍江人民政府印發的《黑龍江省“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元宇宙發展提出了部署計劃。具體如下:


      推進元宇宙核心技術與主要應用領域關鍵技術研發應用,支持圍繞近眼顯示、實時交互、巨量通信、邊緣計算、3D建模與渲染、圖像引擎等開展研發創新,構建元宇宙技術體系,前瞻布局元宇宙產業。鼓勵推進元宇宙在公共服務、智能工廠、城市治理、建筑信息系統與城市信息系統(BIM/CIM)、遠程醫療、商務辦公、智慧會展、社交娛樂等領域的場景應用,培育以應用牽引、軟硬結合、創新集聚、綠色低碳的元宇宙發展生態。


      推動元宇宙試驗區建設,依托哈爾濱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和高校、科研院所等載體,構建元宇宙技術研發基地和產業孵化基地,構建全省體積視頻公共服務平臺,促進沉浸式視頻節目(直播)、元宇宙演唱會、演繹式娛樂等新興業態集聚。


      深圳

      2022年10月,《深圳市推動軟件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發布。其中提出,聚力攻堅核心軟件。重點支持云計算、物聯網、車載、移動終端、嵌入式等操作系統及配套工具集,分布式、混合事務分析處理等數據庫,高性能高可靠中間件,數據備份、災難恢復、工業控制系統防護等安全軟件。強化布局新興平臺軟件及行業通用軟件。重點支持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5G、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物聯網、工業互聯網、元宇宙等新興技術平臺軟件。


      此外,在2022年深圳市福田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元宇宙”寫入。工作報告提出,深入實施數字經濟發展三年行動方案,探索建立數字經濟監測評價體系,大力發展數字新基建、數字新科技、數字新智造、數字新金融、數字新文化、數字新商貿六大數字產業,積極引進數字經濟領軍龍頭企業和示范項目,推動區塊鏈、量子信息、類腦智能等未來產業的技術轉化成果加速落地,多領域拓展數字人民幣、元宇宙等技術應用場景,扎實推進深圳數據交易中心建設,打造數字經濟發展新高地。


      合肥

      此前,合肥市市長羅云峰代表市政府向合肥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未來5年,合肥將前瞻布局未來產業,瞄準元宇宙、超導技術、精準醫療等前沿領域,打造一批領航企業、尖端技術、高端產品。此外,合肥將培育3個千億企業、300個專精特新企業,加快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高地。


      成都

      成都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六次會議發布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2年,成都將推動新經濟新賽道加快布局。


      具體來看,2022年,成都將持續發布城市機會清單,打造創新應用實驗室、未來場景實驗室、示范應用場景。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用好網絡信息安全、超算中心等優勢賽道,加快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等新興賽道,主動搶占量子通信、元宇宙等未來賽道,力爭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12.8%以上。


      此外,2021年12月22日,成都高新區成立元宇宙產業聯盟,聯盟號召來自深圳、西安、武漢、合肥、沈陽、煙臺、南充等多個城市的伙伴,以及騰訊、交子好樂、中國電信、中國移動、vertu手機、一起智能以及相關領域的十余家公司,積極促進搭建城市級產業聯盟,促進橫跨多領域的元宇宙產業發展平臺,并將構建交子大道元宇宙中心,從娛樂、商業、社交、辦公、教育、房產等行業入手,配合成都科技、潮流新文化調性的基礎上,在交子大道打造全新多元化科技、文化、潮流的元宇宙生活消費場景矩陣。


      三亞

      海南省三亞市人民政府與網易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網易將在三亞設立網易海南總部,建設網易元宇宙產業基地項目,推動海南數字化文創產業高質量發展,打造集互聯網技術開發、數字化內容生產、數字化版權運營和數字化產品輸出為一體的國際化數字新文創中心。網易將參與海南國際電競島、三亞電商供應鏈,以及網紅經濟與直播電商建設,并打造“音樂點亮城市”等大眾文化項目。雙方將共同推動海南自由貿易港在數字文化建設方面取得新成果。


      海口

      今年1月28日,在海口市第十七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2022年海口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重點工作:加快重點園區發展。復興城產業園加快國際數字港、國家文化出口基地、國家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基地、元宇宙產業基地、集成電路公共服務平臺等項目建設。


      保定

      在河北省保定市第十六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二次會議上,保定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2022年,結合首都都市圈發展規劃,全面對接北京產業鏈,大力實施“京保協作五個一”行動,積極謀劃集成電路、人工智能、拓展現實和超高清顯示、區塊鏈、交互娛樂、元宇宙、新型細胞治療、基因編輯等未來產業。



    上一篇:安徽將培育壯大全省食用菌產業
    下一篇:海南出臺12條措施助推海洋旅游業健康有序發展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在线视频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四区在线观看| 上原亚衣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国内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最新|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网站| 精品成人av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国产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2020青青| 国产亚洲一区区二区在线| 日韩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夜色一区二区三区| 狠狠色综合一区二区| 久久久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少妇一区二区性色AV|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一区免费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69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无码av免费毛片一区二区| 亚洲日韩一区精品射精| 亚洲色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国产福利电影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成人精品综合 | 91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午夜精品一区二区公牛电影院 | 色婷婷香蕉在线一区二区| 亚洲第一区二区快射影院| 在线播放偷拍一区精品| 无码一区18禁3D|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广告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乱子仑| 国产精品一级香蕉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A片带套|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国产乱码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麻豆|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有限公司 | 无码国产精品一区二区高潮| 国产一区内射最近更新| 精品久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香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