規劃類政策解讀  政策解讀
    規劃類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規劃成果  規劃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產業調研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招商策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概念規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地產策劃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投融資顧問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園區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產業規劃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企業戰略成果
    首頁 > 產業要聞

    廣東省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來源:原創  時間:2023-02-06  點擊:1078
    我國作為新材料產業大國,在新材料創新發展方面取得較大成就,技術研發能力穩步提升,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產業結構日趨優化,構建形成了全球門類最全、規模第一的新材料產業體系,2019年新材料產業總產值達4.5萬億元,約占全球總規模的22.8%。

      廣東作為我國新材料的生產和需求大省,一直以來,各級政府十分重視新材料產業的發展,圍繞新材料產業集群培育、“卡脖子”技術攻關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加速推進新材料研發、制造、測試、應用推廣等向縱深發展,新材料支撐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貢獻度日益增強。但是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廣東在新材料研發與生產等方面的差距依然較大,關鍵高端材料遠未實現自主供給,新材料的自主創新能力和產業核心競爭力亟待提升。在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趕考之路上,促進新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將成為促進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和廣東科技創新強省建設的重要支撐。


      一、發展現狀

      一是產業規模不斷擴大,集群發展格局初步形成

      在終端應用市場需求牽引下,廣東新材料產業規模和綜合實力一直穩居全國前列,2020年新材料總產值超萬億元,其中規上新材料制造業工業企業主營收入達7800億元,基本保持穩中有升的發展態勢(見圖1)。據不完全統計,廣東在鋰離子電池材料、顯示發光與配套材料、生物醫用材料、超材料、光伏材料、稀土發光材料、電子電路材料、高性能樹脂、高端電子化學品、電子陶瓷、特種玻璃(電子玻璃等)、鋁材(鋁型材等)、銅材(銅箔等)、磁性材料、高端建筑陶瓷等領域產品技術水平和產量均位居全國前列,擁有一批行業上市龍頭企業。廣東省半導體照明、鋰離子電解液、電子電路材料等產業規模已超過全國整體規模的一半,新能源材料、生物醫用材料、新型顯示、先進陶瓷材料等領域具有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和完備的產業配套體系,綜合實力處于全國領先地位。

    廣東省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在產業規模發展壯大的同時,廣東新材料產業區域化聚集發展態勢較為明顯,總體呈現“以廣深莞佛為核心,多地區共同發展”的特點,形成了若干個具有核心競爭力和特色優勢的區域產業集群。如廣州、深圳、東莞等形成了以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先進電子信息材料、超材料、低微及納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前沿新材料為主的產業集群;佛山、惠州、珠海、肇慶、清遠、陽江、韶關等形成了以高端建筑材料、精細化工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等為主的先進材料綜合型產業集群;粵東西北地區發展布局了鋰電材料、高分子及復合材料、先進金屬材料、精細化工材料等,但是各領域較為分散,產業鏈不夠清晰完整。


      二是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技術創新能力持續增強

      近年來,廣東省各級政府對新材料產業的發展給予了高度關注和重視,紛紛制定出臺了相關產業培育政策,組織實施了一系列重大科技計劃項目,進一步加強區域新材料產業的發展與技術水平的提升。省級層面,廣東省政府和各廳局發布了《廣東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十三五”規劃》、《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培育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的意見》(粵府函〔2020〕82號)、《廣東省培育前沿新材料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廣東省發展先進材料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行動計劃(2021-2025年)》等政策文件(見表1),大力培育發展新材料產業。地市層面,深圳、廣州、珠海、東莞等地也出臺了多項促進新材料產業發展的配套政策措施,從產業鏈關鍵環節提升、產業服務體系、產業用地空間、重點新材料推廣和應用等方面給予政策支持,促進區域特色化新材料產業綜合實力的快速攀升。


      圍繞新材料各領域的關鍵(共性)技術、關鍵材料、核心裝備等,廣東省和各地市先后精準實施了眾多重大科技計劃項目,如在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中,先后設立了“第三代半導體材料與器件”“電子信息關鍵材料”“先進制造基礎材料”“先導性材料與技術”“5G通信關鍵材料及應用”“新型顯示”“材料基因工程”等10多個重大重點專項(見表2),省級財政立項金額達15億元,項目總投入達40億元,產出了一批重要科研成果。如在全國率先實現了8英寸硅基氮化鎵、6英寸4H-SiC外延晶片等材料與器件的大規模量產,研發了國內首臺量產柔性印刷顯示激光剝離設備,突破了IC芯片用陶瓷劈刀材料和批量化生產的關鍵瓶頸,打破了LnP(磷化銦)環保量子點、芯片減薄用鍵合材料、納米晶介電陶瓷材料、Ln-IZO(鑭系稀土摻雜金屬氧化物)靶材等關鍵材料的國外壟斷,單晶石墨烯的工業化制備、超材料的規?;a等取得重大突破,部分材料達到國際領先水平。據廣東省知識產權局公開報告顯示,截止到2019年12月底,廣東省新材料產業專利申請量達36770件,位居全國第二位,是全國新材料產業創新發展的領先省份,具有較強的產業技術優勢。

    廣東省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表1   近5年廣東省新材料領域相關政策

    廣東省新材料產業技術發展現狀及對策研究

    表2   廣東省重點領域研發計劃新材料領域專項布局


      三是產業生態逐漸完善,戰略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經過多年的發展,廣東省在眾多新材料細分領域中已逐漸形成了較為完備的產業生態,在鋰電池材料、電子電路材料、新型顯示、新一代半導體材料等領域建立了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擁有全鏈條的研發、生產和檢驗檢測能力。如廣東匯聚了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隔膜和電解液等鋰電池領域各類材料以及終端應用,構建起包括顯示發光材料、靶材、濕化學品等門類比較齊全、技術水平較高的各式新型顯示材料、器件與裝備產業體系。同時,廣東匯聚了國家新型顯示技術創新中心、國家印刷及柔性顯示創新中心、國家先進高分子材料產業創新中心、國家新材料測試評價平臺的電子材料行業中心等多個材料領域的國家級創新平臺,高標準組建了材料科學與技術廣東省實驗室(松山湖材料實驗室)、化學與精細化工廣東省實驗室等兩個專業化高端創新平臺。在政策的扶持引導和國產供應終端需求的牽引下,廣東新材料生產端和應用終端開展了深入合作,為新一代通信、新能源汽車、集成電路、航空航天等領域的自主保障和供應鏈安全提供了不可或缺的戰略支撐作用,新材料產業對區域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撐能力顯著提升。


      二、存在問題

      近年來,在先進制造、集成電路等產業快速發展的驅動下,在國家和地方政策的大力引導與支持下,廣東新材料領域的科研水平與產品性能有了顯著提升,但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廣東新材料產業整體的技術水平、產品的穩定性與可靠性、規模化生產能力等方面仍有較大差距,綜合競爭力和自主保障能力仍有不足,關鍵產品受制于人的風險仍十分突出。


      一是部分關鍵材料、核心裝備自主保障能力不足

      當前,部分高端應用領域產品自主保障能力不足,關鍵材料以及高端裝備仍然面臨較高的技術壁壘,供應短板和“卡脖子”問題依然十分嚴峻。如廣東作為全國最大的面板生產基地,在薄膜晶體管(TFT)生產線和有機發光二級管(OLED)制程上使用的電子化學品基本以進口為主,顯示光刻材料、柔性顯示基板和蓋板中的高端聚酰亞胺(PI)漿料、發光材料等仍然大部分依賴進口;廣東是全國新型電子元器件的產業制造中心,產能居全國首位,但上游的高端精細陶瓷粉和電極漿料、流延機和燒結爐等關鍵制程裝備均依賴進口,核心技術被日美韓所壟斷;集成電路領域本土產線上國產材料的使用率不足15%,高端制成和先進封裝領域部分材料國內空白,關鍵材料制備設備、高純痕量檢測分析設備等完全依賴于進口,且面臨嚴重的專利技術封鎖。總體而言,作為基礎和基石作用的新材料產業對廣東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和保障能力亟待繼續加強。


      二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成果較少

      新材料屬于高技術含量的產品,研發投入多、周期長、投入風險高,對研制和生產條件要求高。廣東新材料企業進入起步較晚,產品研發與應用研制的經驗累積不夠,自主研發基礎較薄弱,部分技術大多還處于研發測試階段,且研發多以跟蹤國外先進技術為主,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原創性產品較少。同時廣東新材料產業尚未形成成熟的產業鏈協同聯動創新發展機制,新材料產業技術創新中心、關鍵共性技術協同創新與成果轉移轉化平臺等建設相對滯后,大部分具有原創性、前瞻性的新材料科技成果基本處在高校科研院所的實驗室中,難以快速轉化形成產品。此外,現階段廣東人才引進和保障政策更傾向戰略性專家和高端人才,對具有極高創造力和主觀能動性的中青年科研人才、技術骨干人才以及后備人才重視不夠,且高端人才多集中在高校及科研院所,新材料企業高端創新人才缺口較大。


      三是部分領域“小、散”問題突出,市場競爭力不強

      廣東省新材料企業總體產值規模位居國內前列,但多以產值小于10億元的中小規模企業為主,產業鏈條普遍較短,行業龍頭企業數量較少,無法滿足國產化新材料基礎產品向高端應用領域的跨越發展需求。此外,雖然廣東建有眾多國家和省級特色材料產業基地、專業孵化園區,但是園區內企業整體呈現“小而散”特征,缺乏核心的主導產業和龍頭企業,引領帶動與協作配套能力不強,未能產生明顯的集聚效應。同時,廣東新材料產業投資和技術創新較為分散,部分領域尚未形成“以點帶線、以線帶面”的聯動效應,產業綜合競爭力有待提升。部分地區也存在大量低水平重復建設現象,盲目跟風引進和投資現象時有發生,一定程度上分散了資金和資源,不利于新材料產業的集聚發展。


      三、幾點對策建議

      一是構建系統的新材料自主創新體系

      新材料產業是制造強國的基礎,是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基石和先導。在廣東當前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時期,一方面要通過政策引導,繼續加大研發投入和科研攻關力度,以企業為主體、產學研結合,系統突破制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的關鍵材料和“卡脖子”技術難題,破解制約重點企業“斷供、禁用、禁售”困境,確保新材料供應鏈安全。另一方面,新材料是一個涉及化學、物理等多領域交叉學科的行業,其研發、生產等涉及到高端裝備、精密儀器等方面,廣東要重視新材料的原始創新,加強顛覆性技術和替代性技術的創新與應用,以擺脫長期跟隨、仿制的路徑依賴;重點推動各高校、省實驗室、高水平科研機構、龍頭企業開展前瞻性、顛覆性的新材料理論和新技術研究,強化綠色環保材料和新功能材料的研發。全面推廣新材料與人工智能或智能制造的交叉,重點發展材料信息學,推動高通量計算方法、高通量制備技術、人工智能與新材料融合技術等的加速發展與應用,將智能化與新材料有機融合形成全新的產業系統,真正實現產業的提質增效。


      二是完善以龍頭企業為主體的發展體系

      作為制造業第一大省,廣東在新材料領域擁有良好的下游應用和終端制造業基礎,旺盛的應用市場需求對新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具有較好的牽引和推動作用。政府應該積極鼓勵和支持材料終端應用龍頭骨干企業與材料生產企業開展合作,組織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開展全鏈條協同攻關,加速推進關鍵材料供應鏈的本地化保障。通過需求帶動,支持和促進新材料生產的中小微企業上檔次、上規模,培育和拓展新材料領域的中高端市場,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培育一批“專精特新”創新型企業。鼓勵和支持材料終端應用和生產企業做大做強,開展強強聯合、跨地區兼并重組、境外并購和投資合作等,擴大與國際制造企業的全方位合作,加快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新材料領軍企業。


      三是加強環境建設與政策引導

      政府應加強戰略部署與統籌規劃,使新材料及其相關產業在技術發展路徑與目標等方面保持一致性,強化關鍵原材料、高端裝備、先進儀器設備等的支撐保障,推動本地新材料上下游產業協同發展,構建區域新材料可持續發展的完整產業生態體系。同時以產業鏈和創新鏈協同發展為手段,培育一批區域優勢突出、產業特色鮮明、品牌競爭力強的新材料產業集聚區,并在園區土地、資金支持、技術引進、裝備制造、安保環保等保障措施和配套政策方面給予改革創新空間。如從技術、政策、管理等多個維度加強新材料生產的環境污染防控,提升高端化學品管理的科學理念,集中布置污染治理設施,制定彈性排污標準和差別化清潔能源補貼政策等,努力建立環境與發展并進的機制。鼓勵和支持省實驗室、高水平科研機構與應用終端重點企業共同建立新材料研發、中試基地與應用驗證平臺,加速新材料科技成果的產業化應用,突破“有材不好用、好材不敢用”的發展困境。


      四是強化人才引育和自主知識產權培育

      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的區位優勢,有針對性地研究出臺超常規的新材料專業人才招引政策。充分發揮散裂中子源、南方先進光源等大科學裝置平臺作用,在科研合作、學術交流等方面建立多層次、全方位的港澳臺合作及國際科技合作范式。加強新材料研發、生產和應用的國際間溝通與交流,加速聚集國內外的新材料專業優秀人才和創新創業團隊。繼續完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加強知識產權的有效保護,引導、扶持企業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或主導新材料領域國際標準、國家標準和行業標準制定,鼓勵產業鏈企業形成技術標準聯盟,推動專利與技術標準的結合。強化新材料結構設計、制造和性能評價等自有數據的共享、應用與保護,完善工程化新材料的基礎和應用服役性能等全方位檢測方法和標準體系,逐步建立以我國標準為導向的技術規范和認證機制。(作者:陳志祥  韋文求  張會勤)



    上一篇:產業招商規劃:常德經開區簽下新材料新能源項目大單
    下一篇:國內(山東、江蘇及廣東)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探索
    規劃首頁 | 業務領域 | 規劃收費標準 | 資源優勢及資質 | 咨詢業績 | 官網地圖
    Copyright 2000-2020 中機產城規劃設計研究院 版權所有 北元律師事務所提供法律支持
    地址:北京市豐臺區總部基地漢威國際廣場4區3號樓5層
    全國免費咨詢熱線:400-666-8495
    傳真:010-51667252-666
    備案號:京ICP備08008382號-3
    掃一掃關注
    中機院
    園區規劃
    產業規劃
    中機院微信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模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精品无码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欧洲一区二区|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韩国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 av在线亚洲欧洲日产一区二区| 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爆白浆| 精品香蕉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91秒拍国产福利一区| 亚洲AV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不卡久久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 美女免费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麻豆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理论片一区二区三区| 秋霞电影网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日韩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中文字幕人妻AV一区二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人妻视频 |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少妇ay一区二区三区| 中文字幕无线码一区二区 | 熟女大屁股白浆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电影在线观看| 久久4k岛国高清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香蕉在线一区| 国产欧美一区二区精品仙草咪| 日韩美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播放| 波多野结衣的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高清不卡| 成人无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AⅤ一区二区三区水密桃 无码欧精品亚洲日韩一区夜夜嗨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无码毛片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播放 |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