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一條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同頻共進的道路?南陽市以“生態優先、綠色崛起”為理念,打造以中源化學為鏈主企業的堿化工產業鏈,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低碳轉型,引領中國天然堿行業發展的新方向和未來。
記者一走進中源化學產業園區,就顛覆了對傳統化工企業的一貫認知。這里,山水、綠植與氣勢磅礴的現代化工廠錯落有致、水乳交融,現代工業文明與生態文明和諧共處、交相輝映。先進的發展理念,帶領中源化學一路高歌猛進,帶動南陽堿化工產業鏈邁上了高速發展的快車道。
在中源化學生產調度中心,記者看到指揮調度人員正利用先進的DCS控制系統,對7條生產線進行實時監控、遠程操作、故障報警、連鎖控制和數據記錄,從而實現從原料供應到加工、包裝、倉儲、運輸的全流程自動化控制。“這個區域是企業實現智能制造的中樞和大腦,公司通過一系列智能化改造項目的實施,效率提升了11%,單位產值能耗降低了20%。”公司副總經理周長才說。
科技創新為企業發展增添強大動能。多年來,中源化學持續提高科技創新水平,打造民族強勢品牌;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崛起、高質量發展路子,發展循環經濟;不斷提升產品質量,為人民提供優質健康產品,實現了一個又一個突破,樹立起新時代發展的行業標桿。
作為南陽市堿化工產業鏈鏈主企業、桐柏縣核心支柱企業,中源化學自1998年成立之后,10年“三級跳”,形成“百萬噸”純堿產業規模;隨后搭建了天然堿產業平臺,對中國天然堿產業進行了整合,配套建設小蘇打項目,拉長產業鏈條;經過20多年的接續奮斗、創新發展,形成了“300萬噸級”產業集群,擁有下屬企業10家,成長為世界第一的小蘇打企業,純堿產能國內位列前三。公司被評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礦山企業、國家綠色工廠,成為中國天然堿行業的領軍企業。
在剛剛過去的2022年,中源化學克服疫情影響、成本上漲等難題,擁抱行業變革,再次翻開了高質量發展新篇章——合并報表范圍內,實現營業收入近80億元,連續10年位列南陽納稅企業前兩位。
做大、做強、做精、做細天然堿產業,以中源化學、博源化工、海晶堿業為骨干的南陽市堿化工產業鏈實現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向高而攀
循環經濟厚植低碳優勢
“雙碳”戰略是國家的大戰略,堿化工產業鏈各企業必須放眼未來,超前解決當前及未來面臨的能源替代、能源轉型問題,把政策倒逼變為主動融入,做好現有產業與新能源及碳經濟產業的應用融合、高位嫁接,走能源替代之路、謀碳回收利用之舉。
中源化學總經理李永忠表示,綠色發展、清潔發展、循環發展始終是中源化學恪守的發展理念,構建發展方式綠、產業布局新、生態環境美的天然堿產業鏈是中源化學不變的追求。
從天然堿單井水溶采生產模式的推進,到水平井多井連通水溶采生產技術的投用;從第一口水平實驗井成功貫通,到超深超薄層鹽類礦床的極限挑戰——中源化學不斷刷新天然堿開采模式,一次次勇闖難關,一次次問鼎高峰;
從“倍半堿”技術試驗的重大突破,到“一水堿”工藝研發成功;從高效蒸發技術的研究,到節能技改的務實重推——中源化學不斷提升工藝水平,以低碳經濟模式成就“低成本領先優勢”;
從單純生產純堿,到利用系統產生的二氧化碳含堿母液生產小蘇打;從利用母液回注堿井,到利用母液生產工業鹽——中源化學不斷打通循環經濟產業鏈上的“最后一公里”,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資源綜合利用……
20多年來,中源化學結合自身特點,圍繞天然堿產業的可持續發展,自建廠之初就搭建了天然堿資源綠色開發利用框架,徹底摒棄耗能高、污染重的“苛化法”天然堿加工工藝,自主研發“倍半堿”“一水堿”工藝技術,突破天然堿開發利用耗能高、污染重、產能低的瓶頸,實現了天然堿資源的規?;_發利用。
如今,中源化學通過結構調整與產業升級,促進物料資源化、閉路循環和多級利用,以新的科研創想,滿足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的時代需求,打造循環經濟的典型、綠色化工的樣板。
經過多年的實踐,中源化學構建了多條循環經濟產業鏈:高品質鹵水經過精制后生產純堿產品;純堿生產中產生的含堿母液和二氧化碳回收生產小蘇打;小蘇打生產中產生的碳化母液生產工業鹽;自備電廠產生的煤灰用于生產水泥、免燒磚等新型建筑材料……形成了“資源閉路循環利用、上下游產品接續成鏈”的循環經濟模式,被評為中國天然堿循環經濟典型示范基地。特別是依托產業優勢實現二氧化碳的再利用,這是中源化學又一次超前預判,契合國家“碳達峰、碳中和”戰略的最佳體現。
只有先行一步,才能積蓄未來發展的先發優勢;只有綠色發展,才能實現更高質量的發展。中源化學還將重點開展用能設備的節能改造,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推動天然堿法制純堿的行業能耗標準的制定,取得工信部“能效、水效領跑者”認證,努力建設成為低碳、循環經濟的標桿企業。
向遠而行
新興產業拓寬發展空間
建設現代化省域副中心城市,是南陽重大發展機遇,也是中源化學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中源化學作為堿化工產業鏈鏈主企業,肩負著整個產業鏈良性、健康、可持續發展的重任。
如何在新的時期內,推進南陽堿化工產業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升級改造,持續延鏈補鏈強鏈壯鏈?如何實現傳統產業與新產業、新經濟、新技術高位嫁接,切入新領域,實現換道領跑,促進傳統產業“老樹發新芽”?
中源化學一直在思考,并探索出一條新路子:堅持“項目為王”的基本導向,緊緊圍繞“資產、產能、收入三個倍增計劃,新增投資及營業收入雙百億”的發展目標,加速增量產業集聚,促進天然堿與新型鹽堿化工兩翼齊飛、多元化新興產業協同發展,做大產業規模,拓寬發展空間。
把伴生鹽綜合利用項目作為堿化工產業鏈未來發展的重要接續產業。推動天然堿伴生鹽綜合利用項目,該項目擬投資60億元,利用天然堿礦藏中富含的鹽資源進行綜合利用,建設100萬噸純堿和100萬噸氯化銨等產業。該項目于去年10月通過省發改委會商聯審,計劃于今年完成手續辦理,具備開工條件。
把風光電新能源項目作為綠色轉型項目。以項目為依托,發展風光電新能源項目,推動能源替代,實現產業綠色轉型?!笆奈濉蹦ǔ?00兆瓦分散式風電和15兆瓦分布式光伏,目前,新能源項目已相繼開工建設。同步規劃新能源制取綠氫,發展綠氫制合成氨產業;對裝置富余二氧化碳捕集,用于周邊油田驅油,推動熱電聯產合作項目的實施。實現天然堿與新型鹽堿產業的協同聯動發展,使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能源實現高位嫁接、換道領跑,提升天然堿產業品牌和核心競爭力。
日用小蘇打產業依然是一片經營藍海。隨著人們健康意識的提高,日用小蘇打概念產品近幾年在中國已悄然興起,小蘇打水、小蘇打泡騰片、小蘇打洗護用品及化妝品等需求廣泛。目前,小蘇打日用產業尚處于引導百姓消費需求、培育消費市場的階段。中源化學將立足高質量產品,大力開發日用小蘇打領域,成為國內日用小蘇打產業的拓荒者和引領者。
這些項目落地了,中源化學的“勢”就起來了,產業鏈的后續發展也就水到渠成了。中源化學有一個夢想,就是要成為綠色化工、高效節能、效益領先的行業標桿,打造成百年長青企業。逐夢未來,中源化學正在路上。
強鏈壯鏈
高質量打造中國堿都
中源化學所在的桐柏縣天然堿礦資源豐富,天然堿儲量已探明2.4億噸。近年來,桐柏縣持續招大引強,不斷延鏈補鏈強鏈,正努力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的“現代化中國堿都”。
“要緊緊圍繞打造‘中國堿都’目標,延鏈補鏈強鏈育鏈,加快建設相互配套的產業鏈體系?!蹦详柺袎A化工產業鏈鏈長、市政協副主席華道梅表示,南陽市將借力現有龍頭企業,發揮資源優勢,努力招引一批投資規模大、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環境污染少的堿化工大企業好項目落地南陽,打造超百億級堿化工產業集群,助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設。
長青基業、綠色發展。南陽市堿化工產業鏈將牢牢把握循環經濟方向,在綠色低碳轉型發展上持續打開新局面、再攀新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