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汕頭市印發《汕頭市 " 百億企業、千億產業 " 倍增培育計劃》扶持企業做大做強,通過一批企業規模與效益的倍增,帶動產業實現規模層級的躍升,為汕頭構建更具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在新時代經濟特區建設中迎頭趕上提供有力支撐。
記者梳理發現,《倍增培育計劃》目標任務包括企業規模效益大幅提升和產業結構層級高端發展兩方面。計劃未來 5 年,培育營業收入超 100 億元企業 10 家以上、超 50 億元企業 50 家以上、超 10 億企業 100 家以上;推動先進制造業增加值占比達到 55% 以上;形成超 7000 億元的 " 三新兩特一大 " 產業集群,其中,新能源產業產值超 2000 億元、新材料產業產值超 1000 億元、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產值超 1000 億元,紡織服裝產業產值超 2000 億元、玩具創意產業產值超 500 億元,大健康產業產值超 500 億元。
從主要措施來看,"200+N" 企業倍增計劃將引導企業通過技術改造、增資擴產、新上項目、并購重組等途徑實現規模與效益倍增。實施過程中,以企業自愿為原則,按照 " 選好選優、培優培強 " 選取 200 家企業為試點,同時從已上市或已掛牌 " 新三板 " 及上市后備企業中選擇 N 家名譽試點企業,從要素保障、重點支撐、達標獎勵等方面進行扶持。
根據《倍增培育計劃》,要素保障分別從企業增資擴產用地空間、能耗指標、排放指標、電力供應、融資、重大項目投資等 6 個方面予以重點支持。用地空間方面,統籌用地指標保障現有用地產出超 500 萬元 / 畝、新增投資強度超 500 萬元 / 畝的試點企業用地需求,且出讓價按不低于最低價標準的 70% 執行;能耗指標、排放指標、電力供應方面,重點保障試點企業和重點項目能耗、排放、環評、用電等擴大產能的需求;融資方面,推動 " 三新兩特一大 " 列入國家 " 補貸保 " 聯動試點、爭取低息貸款額度,支持企業上市、強化政銀企對接,對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給予 0.5% 的貼息、對知識產權證券化每年 300 萬元支持;重大項目投資方面,有新增用地且投資 2 億元以上項目正式投產后按 2% 給予一次性獎勵,零用地且投資 1 億元以上項目正式投產后按 1% 給予一次性獎勵。重點支撐則是試行工業項目 " 拿地即開工 " 機制,試點企業競得土地并繳納土地出讓金后 5 個工作日內辦結相關審批事項,確保企業拿地即可開工建設;與此同時,鼓勵企業兼并重組,對兼并重組主體方按其 " 三費一券 " 中介費用最高 50% 給予支持。對于試點期內實現年度倍增目標且首超 50 億元、100 億元的試點企業,《倍增培育計劃》明確分別給予 500 萬元、1000 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記者了解到,汕頭市還支持各功能區、各區(縣)出臺實施當地 " 倍增培育計劃 ",鼓勵其根據各自經濟總量、產業特點和發展規劃,參考市級政策配置扶持資源和制定資助標準。" 倍增培育計劃 " 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將每季度通報工作進展和協調重點問題,在政企 " 直通車 " 平臺設立 " 倍增培育計劃 " 專欄,定期協調解決試點企業訴求。
又訊 7 日上午,由市工信局主辦的 "2023 年汕頭市惠企政策‘面對面’宣講系列活動 " 正式啟動并舉辦首場宣講會。
活動中,省工信廳專業人士圍繞 " 制造業當家 22 條 " 進行解讀宣講,市相關部門詳細介紹《汕頭市 " 百億企業、千億產業 " 倍增培育計劃》《汕頭市激發企業活力推動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金融惠企政策》等惠企政策,宣講內容涵蓋減稅費、促消費、擴投資、強創新、促融資等企業特別關心的內容。參加培訓的既有我市各區的制造業企業、民營企業代表,也有市相關職能部門業務骨干,以及 " 三新兩特一大 " 產業行業協會代表。
據悉,作為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認真落實省委、省政府關于推動 " 制造業當家 " 的戰略部署,堅定不移走好 " 工業立市、產業強市 " 之路的具體舉措,接下來,宣講系列活動將采取 " 線上直播 + 線下四進 " 相結合的形式,走進區縣、園區、協會、企業,在全市開展不少于 16 場、宣講對象不少于 2000 人次的政策宣講,實現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全覆蓋,推動各項政策落地、落細、落實,讓企業真正從政策中增強獲得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