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打造新能源產業集群?本文從海上風電、太陽能產業、先進核能產業布局、新興產業等方面進行詳細講解。
海上風電方面,做大做強海上風電裝備制造業,加快形成集整機制造與葉片、電機、齒輪箱、軸承等關鍵零部件制造,以及大型鋼結構、海底電纜等加工生產為一體的高端裝備制造基地,提前布局海上風電運維基地。
太陽能產業方面,支持光伏設備、逆變器、封裝、漿料等企業做大做強,重點支持高效低成本晶硅太陽能電池生產和關鍵設備制造,推動鈣鈦礦及疊層電池、柔性薄膜電池、光伏組件回收利用等先進技術研發;補強電池片等核心設備短板,提升高效電池片制造設備自主生產能力,做強光伏產業鏈。
推進先進核能產業布局,持續推進先進核能產業發展。發揮產業集聚效應,推動核技術應用產業鏈上下游集聚,構建核能研發、設計、建設、管理和運營服務完整產業鏈。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大力發展儲能產業,建設省新型儲能制造業創新中心,推進產學研用協同示范基地和規模化實證基地建設。加強新型儲能電池產業化技術攻關,優化鋰電池制造、關鍵材料、系統集成及裝備制造、電池回收利用產業區域布局,提升全產業鏈集聚化程度,支持鈉離子儲能電池技術研發和產業化。創新儲能項目營運模式,強化儲能標準體系建設。推動壓縮空氣、飛輪儲能等其他新型儲能技術的應用突破。
聚焦氫能核心技術研發和先進設備制造,加快培育從氫氣制備、儲運、燃料電池電堆、關鍵零部件和動力系統集成的全產業鏈。
適應柔性直流輸電技術進步和電網數字化轉型發展需要,推進小微傳感器、大功率電子器件等核心設備國產化,大力發展電力專用芯片、智能傳感、通信與物聯、智能終端、電力大數據、智能輸變配工程集成等產業,壯大智能電網產業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