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醫藥行業現狀,生物醫藥行業前景如何?全球生物醫藥市場規模高速穩定增長,其中美國生物藥品在全球市場占主導地位,相關產業總產值約占GDP的17%, 研發實力和產業發展領先全球。此外,西歐、日本等發達國家也是生物技術醫藥產品研發生產的主要國家。在技術進步、產業結構調整和消費支付能力增加的驅動下,中國生物醫藥市場規模也呈穩定上升態勢。
展望2023年,隨著市場相關需求的回升,不少深市生物醫藥企業負責人指出,今年有望維持穩健增長。

生物醫藥產業是戰略性的新興產業,也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wind 數據顯示,截至目前,A股市場已有243家醫藥生物上市公司披露了2022年業績預告,其中108家企業最大凈利潤增幅超過30%,占比超過四成,更有53家最大凈利潤增幅超過100%.
近年來,在利好政策引導下,我國生物醫藥產業駛入發展快車道”,一系列新產品新服務為保障人民生命健康提供了新助力,部分深市上市公司也做出了突出貢獻。
根據業內界定,生物醫藥產業是指將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發酵工程及蛋白質工程等生物技術的研究成果應用于制藥行業,制造市場可流通藥品井規模化生產的經濟實體的總和。
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的發展方向主要包括四類:生物治療藥物(如腫瘤治療)、生物預防藥物(如疫面)、生物診斷藥物(如基因診斷試劑)、其他生物制劑(血波制品等),同時界定生物藥不包括小分子化學藥和傳統中藥。
生物醫藥上游包括原料藥的生產、生物醫藥的研發,其中研發是很重要的個環節,生物醫藥的誕生離不開研發實驗。另外,上游還應該包括人才培養、技術交流等。
中游主要是生物醫藥的生產和銷售環節,另外,還包括生物醫藥設備生產和銷售。
生物醫藥下游是其產業鏈的末端,是生物醫藥流通的終點,現階段生物醫藥的終端渠道主要包括醫院、診所、藥店等,電子商務渠道則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
技術是生物醫藥行業發展最基本的推動力,是行業增長的必要條件,持續研發創新能力是生物醫藥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中國生物醫藥行業自主創新能力不足,制約技術產業化進程,提高中國生物醫藥行業的國際競爭力,加強技術研發,提升行業自主創新能力是行業未來發展的關鍵。
作為健康中國的重要基礎,近年來,我國生物醫藥產業發展迅猛。來自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中國生物醫藥行業市場規模截至2020年已達3.57萬億元。助力產業加速突破與高質量發展進程中,依托于多重利好政策引導,邁瑞醫療、華潤三九等批深市生物醫藥龍頭企業也正展現出強勁的增長動能。
隨著新產品研發經費支出的快速穩定增長,我國生物醫藥行業大中型企業新產品產銷規模呈較快增長趨勢。近20年來, 以基因工程細胞工程酶工程為代表的現代生物技術迅猛發展,人類基因組計劃等重大技術相繼取得突破,生物醫藥產業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球研制中的生物技術藥物超過2200種,其中1700余種進入臨床試驗。
上海作為我國最具影響力的生物醫藥產業創新高地之一,近年來,上海生物醫藥產業快速增長,疫情三年更是一年一個新臺階,達到每年千億規模的增量,2022年全年生物醫藥產業規模突破8000億元,其中,生物醫藥制造業產值達1849.76億元,化學藥品制劑制造業醫療儀器設備及器械制造業已成為支撐上海市生物醫藥制造業穩步增長的重要支柱。
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生物醫藥關系國計民生和人民的健康安全。生物醫藥產業具有高投入、高收益高風險、長周期的特征,需要高額投入作為產業進入和持續發展的條件。為應對科技創新瞬息萬變和國際科技競爭日趨激烈的局勢,各國際大型跨國醫藥企業爭相加大科研投入為建立全球性的生產與銷售網絡,最大限度降低成本,也為了獲取新藥或是直接掌握新技術,生物技術公司之間、生物技術公司與大型制藥企業以及大型制藥企業之間在全球范圍內的兼并重組非常活躍。
隨著生物醫藥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問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生物醫藥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正因為如此,一大批優秀品牌迅速呢起,逐漸成為行業中的題楚。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生物醫藥行業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攬子信息解決方室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