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推進全市“三比三爭”特色農業提質增效攻堅行動,切實提升富硒產業“首位度”,根據市委、市政府要求,市農業農村局通過公開招標方式,確定由江西農業大學承擔《宜春市富硒產業發展規劃(2023-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編制工作。為加快完成《規劃》科學編制重點任務,突出《規劃》編制的實用性、實操性、前瞻性,7月12-20日,5個調研組,分別深入各縣市區開展調研,通過資料調閱、現場考察、座談會等方式調研各縣(市、區)富硒產業發展定位、發展現狀、主要問題及發展建議等,各縣市區高度重視,積極配合,結合各自實際對《規劃》編制工作提出了意見和建議。
袁州區:以爭做全市富硒產業領頭羊,進入全省第一梯隊為規劃定位,持續做好大米、臍橙等現有主導產業,重點發展富硒油菜等產業,促進農旅深度融合,延伸產業鏈條,探索富硒和醫藥結合,實現彎道超車。
樟樹市:立足硒資源優勢,打造“一園兩區多基地”的產業發展格局,積極推進富硒標準化基地建設,扶持壯大富硒龍頭企業,大力發展富硒大米、富硒中藥材等產業,全力提升樟樹農業品牌知名度。
豐城市:主要聚焦富硒大米、富硒麻鴨等主導產業,積極延伸產業鏈、提升價值鏈、打造供應鏈。針對要素保障力度不大、招商引資不夠、龍頭企業不多、品牌意識不強等問題提出了建議。
靖安縣:依托生態優勢,對現有綠色有機農產品進行富硒健康元素嫁接,開發富硒綠色有機農產品,著力發展以富硒養生休閑度假為主的“農家樂”旅游,努力打造現代版靖安縣“硒游記”和休閑農業“硒品牌”。
奉新縣:堅持打造好富硒獼猴桃品牌,發展好奉新大米、食用菌等農產品。建議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開發精深加工產品,加強富硒產品宣傳,提高消費者對富硒產品的認知度。
高安市:大力發展富硒禽蛋、辣椒、大米、腐竹、水果、茶葉等產業,開展富硒產品標準制定,積極對接淘寶、京東、天貓等電商平臺,積極推廣富硒產品,努力打造高安富硒名片。
上高縣:結合本地特色,形成把富硒蛋雞產業列為首位特色農業產業,富硒大米、富硒果蔬并重的發展格局,提出要從政策扶持、技術支撐、市場運作和品牌宣傳等方面來促進產業升級的建議。
宜豐縣:堅持“一縣一品”,推行“區域公共品牌+企業品牌”發展戰略,提出將全力打造“富硒竹筍(食品)產業園”和“全竹產業科創園”,并在富硒農產品基地建設、富硒龍頭培育、富硒品牌打造以及富硒農產品深加工等方面提出規劃建議。
銅鼓縣:發展富硒竹筍、黃精、茶葉等主導產業,建議加大富硒產業政策扶持力度,加強富硒品牌宣傳,完善富硒產品標準體系,提升涉硒檢測服務能力,建立人才引育機制,開展關鍵技術攻關。
萬載縣:提出要精準實施扶持政策,堅持以富硒產業需求為導向,重點向生產加工、技術攻關、產品研發等方面傾斜,加大對富硒龍頭企業在生產設施用地、資金投入等方面的支持。
明月山:建議依托明月山的國內知名度和豐富種養類型,將明月山打造為全市富硒產業示范窗口,展示富硒產業特色。堅持培育龍頭企業,加強與科研院所合作,加快科研成果轉化,研發新產品,提高產品附加值。
調研組還深入中州米業、春絲食品、御食艾農業、三爪侖、綠色家園、天和食用菌、新西藍生態農業、高安富硒辣椒產業園、盛發糧油、谷物源食品、金農米業、西雅圖農業、富硒毛竹筍用林改造基地、千年食品、沃琪生態農業、藻泉生物等進行實地調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