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咸陽市堅持全產業鏈發展思路,聚焦良繁體系建設、養殖場規模化建設、肉制品精深加工等重點工作,全力推進肉制品產業優結構、提產能、促轉型,加快推動肉制品全產業鏈建設,促進肉制品產業穩定健康發展。
抓穩產保供,推動全產業鏈發展。圍繞補強和延伸肉制品全產業鏈、打通供應鏈、實現價值鏈,加速肉制品全產業鏈發展,不斷提升養殖規模化、生產標準化、經營產業化程度。上半年全市豬存欄119.4萬頭,同比增長12.1%;牛存欄13.6萬頭,同比增長1%;羊存欄42.2萬只,同比增長1.5%;家禽存欄866.8萬羽,同比增長6.4%;肉類產量8.7萬噸,同比增長10%。
抓繁育體系,加快種業振興。積極培育良種繁育場,加快種畜禽場擴規提質增效,加大優良品種及其凍精、胚胎引進,加強良種選育、擴繁和推廣,促進引進品種本土化、老品種改良化,建設“原種場—擴繁場—商品代場戶”層次分明、功能齊全、安全高效良繁體系。目前,全市建有種畜禽場35家,年供種畜禽160萬頭只。
抓規模養殖,提高養殖水平。引導南部縣市加快養殖場升級改造、提質增效;發揮旱腰帶北部縣市的自然資源等優勢建設規模養殖場,推廣全進全出工廠化、四統一保等模式,推動良種、良舍、良法、良料集成,提高現代化養殖水平。目前,全市規模養殖場1349家,部省級生豬產能調控基地86家,其中今年新增21家生豬產能調控基地。黑薩牧業、咸陽康大已通過部級畜禽養殖標準化示范場省級驗收。
抓糞污利用,促進綠色發展。堅持“源頭減量、過程控制、末端利用”路徑,積極推廣“畜肥果、畜肥菜、畜肥糧”等綠色生態種養模式,引導企業建設花園式生態養殖場,加強糞污資源化利用,提升畜果糧菜有機結合、產業聯動、生態循環發展水平。目前,全市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設備配套率98%,糞污綜合利用率92%。全市11家養殖企業已申報創建獸用抗菌藥使用減量化達標場。
抓精深加工,暢通產銷銜接。支持屠宰加工企業延長產業鏈條,提升設施裝備工藝水平,推動屠宰加工轉型升級。全市畜禽屠宰企業18家,設計屠宰產能生豬500萬頭、家禽3000萬羽、牛羊8萬頭。今年上半年實際屠宰生豬85.6萬頭、家禽468.6萬羽、牛0.42萬頭。
抓品牌建設,提高產業影響力。以屠宰加工企業自建冷鏈物流銷售渠道為重點,不斷延長產業鏈條,打造雙匯冷鮮肉、雙匯火腿、得利斯火腿、宴友思食品、博翰豬肉等品牌,培育了關中黑豬肉、秦川牛等地標產品,肉制品產業影響力不斷提升。
抓疫病防控,保障產業安全。夯實政府屬地管理、部門監管和防疫主體責任,加快養殖場戶防疫設施條件升級,加快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體系建設,落實落細免疫、監測、凈化、洗消、監管等常態化措施,推動疫病防控由“總體控制”向“區域凈化”轉變,今年永壽正大已通過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國家級評估,強制免疫應免密度和牲畜耳標掛標率均100%,免疫抗體水平均達標,全市無重大動物疫情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