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記者從河南省交通運輸廳獲悉,《周口港中心港區總體規劃》近日印發,提出努力將周口港中心港區打造成港航基礎設施和航運技術裝備一流的現代化、智能化、專業化內河航運大港,助力構建中原出海新通道。
打造內河航運大港,周口港中心港區基礎優勢明顯。看區位,周口市位于我省東南部、黃淮平原腹地,是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的重要支點,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區位優勢。看現狀,中心港區是周口港的核心港區,以集裝箱運輸為主,兼顧散雜貨運輸和旅游客運,定位為立足中原、服務西北、面向世界,集裝卸存儲、中轉換裝、綜合服務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化、智能化、專業化內河航運綜合性港區。
數據顯示,2022年,中心港區生產性泊位達到55個,年通過能力達到1921萬噸,最大靠泊能力達到1000噸級;貨物吞吐量由2017年的11萬噸增長至850萬噸左右;集裝箱吞吐量由2019年的1376TEU(標準箱)增長至40646TEU;貨物吞吐量占周口港全港比重達到25.7%,貨類結構以煤炭、礦建材料、糧食等散雜貨為主。
“周口港中心港區在我省及中西部地區物資運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但與河南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要求相比,還存在基礎設施總體薄弱、服務水平有待提升、發展空間急需拓展等問題。”省內河航運高質量發展工作專班綜合組組長王地表示。
規劃明確,按照集約高效原則,規劃中心港區港口岸線6260米,其中,貨運碼頭岸線5080米,客運碼頭岸線480米,水上服務區岸線700米。
按照規劃,中心港區要形成以中心作業區、范營作業區為主體,以潘樓港點、楊樓港點為重要組成部分的“兩區兩點、港產城協調、河海聯動”總體發展格局,共規劃生產性泊位72個,年綜合通過能力2941萬噸、176萬TEU。
其中,中心作業區規劃承擔集裝箱運輸,為中原和西北地區集裝箱貨物提供專業化運輸服務,定位為立足國內、服務西北、面向世界的專業化集裝箱水陸聯運樞紐型作業區和周口港與東部沿海港口協同發展的核心作業區。范營作業區規劃承擔散雜貨運輸,為中原和西北地區經濟社會發展、人民生產生活所需物資提供水陸中轉運輸服務,定位為綜合樞紐型作業區和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重要載體。
值得一提的是,潘樓港點和楊樓港點規劃為水上服務區和旅游客運碼頭,為運輸船舶提供配套服務和運力保障,服務沙潁河兩岸人民親水旅游。
省交通運輸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我省將內河航運作為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再造樞紐經濟新優勢的重要抓手,提出實施內河航運“11246工程”,此次高標準編制規劃,將切實發揮周口港中心港區龍頭帶動作用,加快推動河南通江達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