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荊楚門戶”“中國農谷”,湖北荊門同時擁有鐘祥“長壽之鄉”、京山“網球之鄉”、東寶“滑翔勝地”等眾多靚麗名片。
湖北省政府新聞辦日前召開“奮戰開門紅 市長話經濟”新聞發布會第十場,介紹荊門市加快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和今年一季度經濟工作運行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今年以來,荊門圍繞“爭先進位、再譜新篇”總體目標,實施不停工不停產等“十大行動”,“開門紅”取得良好開局,鞏固了去年以來持續向好的發展態勢。1—2月,全市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增幅居全省第5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7.2%,增幅居全省第4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25.5%,增幅居全省第2位。
荊門市委副書記、市長陳家偉介紹,2024年是荊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的攻堅之年,今年將繼續著力穩預期、促增長、推轉型,加強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通過創新賦能、數字賦能、技改賦能,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4211”現代產業體系,建設全國先進制造業強市。
向綠向智向新加速產業升級轉型
湖北省第十二次黨代會賦予荊門“建設產業轉型升級示范區”任務,荊門以“示范區”建設為統領,奮力打造“4211”現代產業體系。
今年以來,荊門產業轉型、企業培育縱深推進,1—2月新進規企業78家,新申報省級專精特新企業127家。其中,化工產業轉型加快突破,荊門石化完成建廠以來最大規模技改,被中石化總部確定為轉型發展標桿企業,原油加工量和產值均創歷史新高;“油轉特”項目可研報告獲批;專精特新母公司組建方案上報審核,荊門將成為全國最大的特種油基地。
同時,磷化產業轉型取得新進展,荊門市政府與中海油集團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荊門磷化產業升級版。鋰電產業構建全生命周期產業鏈,已集聚億緯、格林美等產業鏈企業32家,產能達到212GWH,荊門躋身全國鋰電產業特色城市前3強。汽車產業邁入新能源賽道,前2個月產值同比增長452.7%,保持高速增長勢頭。
值得一提的是,荊門高新區·掇刀區作為荊門經濟建設主戰場、主陣地,鋰電、汽車、化工三大千億產業成勢見效,工業總產值去年達1501.7億元,總量占全市一半以上。
今年,該區將大力實施“新型工業化大推進戰略”,在做大總量、優化結構、延伸鏈條、提升質效上實現新突破,全年規上工業總產值達到1850億元以上。
聚焦主導產業,做強以鋰電為主的新能源新材料產業,建成總投資200億元的億緯超級工廠和標準工廠,推動億緯動力產值沖刺500億元、格林美產值沖刺350億元,形成千億鋰電產業規模;做大以汽車為主的智能裝備制造產業,加快長城汽車技改,推動年產能達到18萬輛、產值沖刺300億元,發揮新組建汽車產業聯盟作用,實現鏈條式、集群化、板塊型發展;做優以循環為特色的綠色化工產業,推動荊門石化“油特化”“油轉特”項目建設,產值達到400億元,加快荊門化工循環產業園項目碳一化工、精細化工向下游延伸。
聚焦創新驅動,引導企業投入研發經費20億元以上,組織登記科技型中小企業300家以上,力爭高新技術企業達到200家以上、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達到100家以上,全年實現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200億元以上。
聚焦有效投資,堅持大興招商,完善招商地圖,瞄定目標企業,堅持招大引強、持續延鏈補鏈,全年招引50億元以上項目1個以上、30億元以上項目5個以上。
力爭全年集中開工項目700個以上
2023年,荊門打贏經濟發展翻身仗,全年GDP增長6.7%,增幅居全省第4位,較上年進11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0.2%,增幅居全省第2位,較上年進13位;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9%,高于全省6.5個百分點。
今年以來,荊門清單化推進開門紅“十大行動”,1—2月主要經濟指標增幅處于全省第一方陣;有關先行指標同樣表現強勁,工業用電量增長15.04%,增幅居全省第5位;稅收增長37.2%,增幅居全省第1位,經濟運行呈現出穩中有進、持續向好的態勢。
陳家偉介紹,荊門將全面推進以流域綜合治理為基礎的四化同步發展,搶抓荊門高鐵今年年底開通機遇,全力建設“示范區”、建功“先行區”,錨定全年GDP增長7%的目標,穩基本盤、穩經營主體、穩政策,努力以荊門之穩為全省之穩做貢獻。
圍繞今年提出的“投資和項目建設集中攻堅”行動,荊門將千方百計優化投資結構、擴大有效益的投資,加強項目推進服務,重點開展六大攻堅行動,不斷夯實經濟基本盤,切實以項目投資之進促經濟增長之穩。
實施投資項目績效綜合評價改革攻堅,推進數字賦能、流程再造、“一窗通辦”,全面優化政府審批、監管、辦事等環節;實施項目謀劃儲備爭取攻堅,力爭全市項目庫達到“10000億元謀劃、6000億元儲備、支撐每年2000億元存量投資”水平,向上爭取資金同比增長30%以上;實施項目開工入庫攻堅,力爭全年集中開工項目700個以上,新入庫項目總投資2000億元以上,億元項目400個以上;實施招商引資攻堅,開展以商招商、專業化招商、產業鏈招商,全年落地30億元以上項目15個,力爭每個縣市區引進1個百億項目;實施項目提速攻堅,全年實施億元項目600個,建成投產260個重大項目;實施進規入限攻堅,力爭全年新增規上工業企業150家、限額以上商貿服務業主體400家。
此外,荊門作為湖北重要的工業城市和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將通過堅持創新賦能、數字賦能、技改賦能,因地制宜培育新質生產力,不斷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2024年,荊門將實施高新技術企業倍增、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新物種企業培育“三大計劃”,擬新增高新技術企業7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00家。同時,深化數實融合,推進荊門高新區工業互聯網和物聯網建設,新建國家5G全連接工廠2家、智能制造示范企業8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