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油橄欖產業發展規劃(2024—2033年)》(以下簡稱《規劃》)近日印發實施。《規劃》明確,到2033年,甘肅建設成為全國最大、最強、最優的油橄欖產業發展新高地,引領全國油橄欖產業高質量發展。
《規劃》分近期(2024—2025年)和中遠期(2026—2033年)兩個階段實施。到2025年,新品種引進和選育取得重要進展,全省油橄欖種植面積達到120萬畝。油橄欖鮮果年產量達到7萬噸,初榨橄欖油年產量達到1萬噸,油橄欖產業綜合產值突破50億元。建成比較完備的現代油橄欖全產業鏈體系。油橄欖種植面積、鮮果產量、初榨橄欖油產量、省級以上龍頭企業、綜合產值、有機認證和綠色食品認證等數量穩居全國前列。到2033年,全省油橄欖種植面積穩定在130萬畝左右,油橄欖鮮果年產量達到20萬噸,初榨橄欖油年產量達到2.5萬噸,油橄欖綜合產值突破100億元。油橄欖一二三產深度融合、三鏈同構,實現生產基地規模化、產品加工精深化、自主品牌名優化、產業水平國際化。全面建成現代油橄欖產業體系,主要橄欖油產品進入全球價值鏈高端。
《規劃》提出,在油橄欖適生區“三江一水”(白龍江、白水江、嘉陵江、西漢水)的隴南市8個縣(區)和甘南州舟曲縣的89個鄉(鎮、林業局)范圍內,規劃3類種植區域和“一核四帶產業布局”,即核心種植區、重點擴面區、試驗推廣區和全鏈核心發展區及白龍江、白水江、西漢水流域產業帶和嘉陵江上游產業帶。
《規劃》明確,油橄欖產業發展主要任務是實施“124”行動,持續擴大油橄欖種植,聚焦良種和品牌“兩端”,堅持規模化、園區化、設施化、數字化“四化”發展方向,創新驅動、示范帶動、強鏈延鏈,促進一二三產業全鏈條協同、聯動、融合發展,構建油橄欖產業發展新格局。主要任務包括持續擴大油橄欖種植、推進良種繁育基地建設、優化全鏈融合發展布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快油橄欖品牌建設、培育規模化經營主體、推動數字油橄欖發展,項目建設包括百萬畝油橄欖林改擴建、國家油橄欖示范基地配套設施建設、百億油橄欖產業集群建設、油橄欖產業發展示范建設、油橄欖科技創新高地建設等。
《規劃》還提出了合理安排種植空間、加大財政支持力度、創新金融信貸服務、健全經營體制機制等支持政策和加強組織領導、強化科技支撐、實施精細管理、開展評估考核等保障措施。
2023年,甘肅全省油橄欖種植面積達到104.89萬畝,約占全國種植總面積的55%,年鮮果產量、產油量、惠及農戶數量和綜合產值均位居全國首位,是我國油橄欖主要種植區和橄欖油核心產區之一。種橄欖樹、采橄欖果、榨橄欖油、釀橄欖酒、品橄欖茶、吃橄欖菜,已成全省油橄欖產業發展的新態勢,經濟、生態和社會效益顯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