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鐵產業年產值突破600億元,晉鋼集團首登“中國企業500強”;煤層氣產量和增量保持全省第一;服務業增加值連續四年排在全省前2位;光機電產業如期實現產值“3年500億”目標、年均增長42%;康養名片越擦越亮,上榜“中國康養產業可持續發展能力20強市”……
去年以來長治市扭住轉型不動搖,一切為了轉型、一切服務轉型,以轉型發展牽引全局,一手抓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一手抓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高質量發展的前景更加廣闊。
提升改造傳統產業
塑成轉型發展新優勢
2023年11月16日,我市牽頭組織承辦的全國無煙煤產業大會暨無煙煤產需銜接會如期舉行,并榮獲永久會址資格。會議圍繞“深化合作共贏、創變綠色發展”主題,凝聚了上下游產業共識,搭建了跨產業共享平臺,促進了無煙煤市場平穩運行和產業鏈高質量發展。
去年以來,我市緊盯“雙碳”目標下能源轉型和高質量發展,緊扣建設能源革命領跑城市的戰略定位,加快建設新型能源體系,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成效顯著。
堅持“轉型升級求突破”。煤炭智能綠色深入推進,年產能180萬噸及以上生產煤礦智能化建設全部開工,累計建成智能化礦山13座、智能化采掘工作面251處,先進產能占比提升至90%以上。節能降碳推動綠色發展,全年能耗強度下降率超額完成省定目標,為41個新上項目保障用能需求16萬噸標煤。堅持創新引領、科技賦能,開展無煙煤分級分類高效利用、瓦斯全濃度利用等課題研究20余項,推廣運用“煤礦智能開采煤巖識別關鍵技術與裝備、控壓抽采瓦斯綜合治理”等先進技術裝備100余項。
智能生產管理系統、無人化集中管控平臺……車間內,各種物料智能傳遞,電子顯示屏實時顯示車間運行情況,機器人與工人在流水線上各司其職、精準作業,晉鋼控股集團處處顯示出了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的“科技范兒”。該集團堅持走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升級道路,通過投資136.6億元建設智造科技產業園,打造出了冷軋薄板、優質碳素結構鋼等一批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精尖產品,鑄就了企業穩步上升的堅實階梯。2023年,該集團產值突破600億元,首登“中國企業500強”。去年,全市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全面加速,4戶企業新認定為省級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7戶企業被確定為市級數字化改造標桿企業。
同時,積極出臺鑄造高爐產能置換辦法,全力推動傳統煤化工企業氣化升級改造,天澤、金象等氣化改造步伐加快。成立市數字經濟聯合會,推動行業協會、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數字企業多元聯合,解決傳統企業“不敢轉、不會轉、不能轉”等問題,加快傳統產業、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升級。
培育壯大新興產業
蓄積轉型發展新動能
2023年10月,山西領勝科技有限公司、山西龍之杰科技有限公司兩家LED鏈主企業在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落成試投產。項目總投資10億元,分兩期建設,預計投產后,LED顯示屏模組月產能50萬張,營收3年20億元。
圍繞“鏈主”企業補鏈延鏈強鏈,是我市加快構建光機電產業集群發展的重要舉措。晉城經濟技術開發區“鏈”上發力,堅持把光機電作為推進制造業振興和產業鏈招商的主攻方向,聚焦視覺系統、新材料、人工智能3條特色產業鏈,推行“鏈長+鏈主”工作機制,圍繞中科創源、華耀光電、星心半導體等產業鏈鏈主企業,系統繪制“四圖五單”,實行按圖索驥、精準招商。大力實施“政府+鏈主企業+產業園”招商模式,一企帶一鏈,一鏈成一片,努力在產業鏈培育上實現更大突破。我市光機電產業如期實現產值“3年500億”目標,近三年年均增長42%。
2023年8月25日晚,蘭秋月夜,龍馬湖畔,2023中國·山西(晉城)康養產業發展大會在我市隆重開幕。在期間舉行的中國·山西(晉城)康養城市推介大會上,包括我市在內的5個文旅康養項目與相關企業現場簽約,總額達66億元;26個項目場外簽約成功,總投資240億元。作為全國康養產業發展大會的永久會址,我市始終堅持聚焦建設全國“文旅康養樣板城市”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定位,把全市域作為功能完整的文旅康養目的地來規劃、建設和管理,著力打造全域康養,構建起了“一核、兩環、兩帶、多片”的空間布局,形成了“示范區+大景區+百村百院+旅游路網”的產品供給體系。如今,一條條生態“綠帶”、文化“玉帶”將晉城文旅康養資源串珠成鏈、流光溢彩,“東方古堡、人間晉城,云錦太行、詩畫晉城”成為城市最亮麗的名片。
2024年春節期間,晉城文旅開年就喜迎“開門紅”。六家重點監測景區累計接待游客41.95萬人次,同比增長48.28%,累計門票收入1762.59萬元,同比增長42.54%,累計經營性收入2461.53萬元,同比增長50.59%。根據同程旅行發布的《2024春節假期旅行消費報告》,晉城成為春節假期全國旅游熱度漲幅最高的主要目的地之一,并入選全國熱門黑馬目的地,排名第六。
擁抱數字經濟“新藍海”,以數字經濟引領高質量發展。去年以來,我市緊緊圍繞打造“數字經濟的標桿城市”戰略定位,堅決扛牢省委省政府賦予晉城建設“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的重大使命,深入實施數字經濟“1468”戰略,相繼成立“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建設”工作專班,建立市、縣聯動推進機制,形成《關于晉城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建設的調研報告》《晉城市推進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建設行動方案(2023—2027)》《制造業數字化改造先行區建設問題與任務清單、政策清單、項目清單》“一報告一方案三清單”。同時,加快新基建布局,加速推進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全力在推進新基建布局、產業數字化、數字產業化、治理數字化上精準發力,推動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
項目建設質效并重
夯實轉型發展新支撐
省級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75.0億元,完成率130.45%,排名全省第一;編制完成鋼鐵、光機電等10條產業鏈實施方案和“四圖”“五清單”;召開全市產業鏈專業鎮發展大會和金融服務產業鏈專業鎮高質量發展大會,53個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金額123.9億元;全年累計完成投資45.6億元,十條產業鏈總產值突破千億;47個工業重點轉型項目建成投產……
2023年以來,我市堅持質效并重,加快推進項目建設,全年共實施省市重點工程建設項目134個,年度計劃投資320.2億元。其中47個省級重點工程完成投資175.0億元,完成率130.45%,排名全省第一;87個市級重點工程完成投資208.5億元,完成率112%,為加快推動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精耕細作產業鏈,集聚融合促發展。去年以來,我市持續發力,精耕細作產業鏈建設,進一步完善整體規劃,建立重點產業鏈項目庫,加大金融服務重點產業鏈力度,引導金融機構與重點產業鏈企業高效對接、產業鏈與資金鏈深度融合,共推介產業鏈、專業鎮項目50余個,達成合作意向超250億元。從全市篩選出9大行業88家企業共計153種工業產品,向媒體發布《晉城市主要工業產品推薦目錄》,推動更多產業產品進入雙循環產業鏈、供應鏈的中高端和關鍵環。全力加快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集聚融合,有效推動產業實現鏈式集群發展,產業鏈思維得到強化,產業鏈建設氛圍日益濃厚。
聚焦特色提質,壯大產業集群,專業鎮集群成勢。立足產業基礎和比較優勢,統籌先進制造、特色輕工、特優農業等領域,首批遴選出市級十大特色專業鎮,強化“真金白銀”支持、“一鎮一策”推動,構建起全面覆蓋、梯次培育的特色專業鎮發展格局。
踔厲奮發勇爭先,奮楫篤行譜新篇。在黨的二十大精神指引下,深入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委、市委決策部署,堅定不移狠抓傳統優勢產業改造提升、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壯大,今年全市轉型發展必將取得新成效、實現新突破,交出更加精彩的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