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岸,查干湖畔,一排排風電機組徐徐轉動,一片片光伏板列陣整齊……吉林省松原市依托豐富的風光資源,以新能源產業為引擎,構建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可控的現代化產業體系。2023年,全市新增新能源裝機指標達到350萬千瓦,并且以中車新能源、吉林油田風光發電等項目為核心,形成了投資超千億元的產業集群。松原市稅務部門緊扣地方新能源產業布局,以“稅力量”助推新能源產業聚鏈成勢、向“新”而進。
追“風”逐“光”,健全產業鏈條
走進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區,標準廠房整齊劃一,風機葉片整齊排列,車間內機器轟鳴。中國中車集團有限公司將從事風電整機、電機、葉片、儲能等業務的4家子公司落戶在該園區,不出園區,就能組裝出一部完整的風力發電整機。
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是松原市建市以來最大的單體項目,滿產運營可形成年產800臺整機、800套塔筒、800套葉片、800臺發電機的產能,構建起一條完整的裝備制造產業鏈。
“入駐以來,稅務部門全程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提醒申報時間、講解適用政策,幫助我們穩步發展。”吉林中車風電裝備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王愛杰說,相信在國家政策的幫助下,企業發展和經濟拉動的雙重效益很快就會顯現。
松原市是風力Ⅲ類資源區、太陽能Ⅱ類地區,風光可裝機總量達到3800萬千瓦,占全省的33%。該市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年發電量突破620萬千瓦時,新能源全產業鏈產值突破1000億元,年實現利稅40億元。
國家稅務總局松原市稅務局主動靠前服務,圍繞新能源企業需求,選派精干力量組建專家團隊,講解稅費政策、解答涉稅疑問。今年第一季度,該局累計走訪重點項目45戶次,幫助解決涉稅問題18件,提供遠程輔導23次,為加快形成“綠能”產業集群提供優質高效的稅費服務。
“氫”裝上陣,發展清潔能源
日前,中能建松原氫能產業園項目一期化工工程設計基礎設計通過審查,標志著項目土建工程全面開工,該項目一期可年產3.7萬噸綠氫。
近年來,松原市深入落實“陸上風光三峽”工程和“氫動吉林”等行動,全力推動“綠電+”項目建設。2023年,中能建投資296億元的氫能產業園項目、三一集團投資150億元的風光氫儲氨項目、國能中電投資110億元的風光生物質制儲氫碳中和循環利用項目相繼落戶,實現了松原氫能及氫能裝備制造產業“零”的突破。
長嶺瀟能綠氫有限公司財務負責人韋丹丹說:“綠色發展離不開國家政策的支持,項目剛起步,我們對政策了解不多,吃不透、摸不準,多虧稅務部門的涉稅管理服務團隊,多次上門提供輔導宣傳,讓我們對一系列政策從陌生到熟悉,進一步堅定了發展信心。”
為進一步護航氫能項目建設,松原市稅務局從項目注冊登記開始就啟動“陪伴模式”,在項目建設期間開通“綠色辦稅通道”,提供“非接觸式”服務,手把手精準輔導,個性化推送稅費優惠政策,讓松原市新能源產業企業“氫”裝上陣。
轉型升級,走上綠色道路
在扶余市三井子鎮牧場村的山頂,扶余市吉瑞風能有限公司的一排排百米高的白色風車與藍天交相輝映。該公司主要從事風力發電業務,為積極響應國家節能減排、綠色環保號召,該企業投資4.06億元在扶余市投產建設了49.5MW風電項目。
企業財務負責人劉美茜告訴記者:“去年我們實現銷售收入4739萬元,享受增值稅即征即退等優惠共計250余萬元,有效緩解了項目前期投入多、回款少帶來的資金壓力,有了政策支持,公司走綠色發展道路的底氣更足。”
目前,松原市已啟動實施吉林油田風光發電、中車松原新能源裝備產業園、正泰新能源裝備制造基地等一批重大新能源項目,初步形成了集新能源發電、新能源裝備制造、新型儲能、清潔能源應用于一體的新能源產業集群,全市走上了可持續發展的綠色道路。
松原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韓雷表示,該局將圍繞當地新能源產業發展需求,不斷提升稅費服務質效,精準落實好各項稅費優惠政策,為推進松原市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貢獻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