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海南省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規劃(2024—2030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以提高林地綜合效益為核心,以生態美、產業興、百姓富為目標,大力推進高質量林下經濟示范基地建設,培育新型經營主體,構建流通體系,著力加強科技服務和監督管理,促進林下經濟向綠色化、精品化、定制化、特色化、融合化發展,為建設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推動鄉村振興提供有力支撐。
《規劃》提出,我省的林下經濟產業發展以林地、森林資源為依托,加強科技支撐,促進林下種植、林下養殖和森林景觀利用等多種業態融合,踐行林、醫、食、旅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循環發展的立體復合種養模式。結合花梨、沉香、橡膠、椰子、檳榔、油茶產業發展,充分利用“六棵樹”發展林下種植和養殖。
《規劃》明確,根據全省“三極一帶一區”區域協調發展格局,以自然地理條件和林地分布為基礎,按照因地制宜、彰顯特色、統籌推進、突出重點的原則,結合林下經濟特色資源分布、優勢主導產業現狀與發展潛力等情況,我省劃分東部、西部、南部、北部、中部五個特色發展區,一體推進林下經濟高質量發展。
《規劃》還明確了發展林下經濟的重點任務, 提出以高質量示范基地建設為抓手,以龍頭企業為依托,推廣訂單式銷售,擴大林下經濟發展規模,加強示范基地和基礎設施建設,打造優質品牌,優化產品加工,健全市場營銷體系。加快三產融合發展,構建“種養游一體化、產加銷一條龍”產業化經營體系,促進林下經濟綠色化、精品化、定制化、特色化、融合化發展。
《規劃》還提出,要加大對林下經濟產業的政策扶持,完善基礎設施。各市縣可根據當地實際,安排地方財政資金補助成片發展的林下經濟;鼓勵加大稅務支持,對符合條件的林下經濟市場主體,可按稅法相關規定給予扶持或稅費減免等優惠;要探索設立林下經濟貸款風險金,構建“政銀擔”合作模式,探索建立健全抵押林權收儲制度體系等;相關部門要落實好項目用地政策。要加大林下經濟相關林區“五網”等基礎設施的投入力度,將其納入本地區相關規劃;合理規劃、布局林區道路和各類水利、電力等設施建設;完善農產品流通體系建設,將公共基礎設施向山區和林區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