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2024北京CBD論壇舉行“北京朝陽推動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主題新聞發布會,記者從會上獲悉,朝陽區堅持“科技+商務”雙輪驅動,今年一季度,軟件信息服務業對GDP增長貢獻率達39.7%。未來,朝陽將培育新質生產力活力中心,聚焦數據要素、互聯網3.0、數字醫療、人工智能等核心產業打造產業集群。
關注 1
用3年時間建設3個特色園區
中關村朝陽園管委會(區科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在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方面,朝陽區將加快推動產業互聯網、人工智能、數字安全等重點領域發展。以中關村朝陽園東區國際電子總部周邊園區為核心區域,建設打造特色產業園,吸引產業互聯網企業集聚。加快北京工業軟件產業創新中心建設,為國產工業軟件可用易用夯實基礎。
未來,朝陽區將用三年時間建設3個特色園區,引進培育10家領軍企業,集聚50家大模型創新企業,打造集聚1000家企業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
同時,朝陽區將加強數字安全產業研究與布局,支持大數據協同安全技術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建設,發布國內首個基于類腦框架實現人工智能實戰應用的安全行業大模型。
朝陽區正加快建設互聯網3.0產業基地,目前已集聚互聯網3.0企業超1200家,數字人核心業務企業58家,并通過持續打造藍色港灣元宇宙、通盈中心元宇宙等數字消費場景,賦能重點區域數字商圈建設。此外,朝陽區還將推動建設北京數智中醫藥谷、國煙生命科技園、北京國藥生物健康產業園等重點園區,朝陽區“一南一北”的數字醫療產業布局初見雛形。
關注 2
用“AI工廠”理念打造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
朝陽區數據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從網絡、算力和基礎平臺三方面入手,以高質量數字基礎設施支撐支持各行各業有效發揮數據要素的乘數效應。
朝陽區正加快推進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建設。該中心位于朝陽區酒仙橋中路18號北廣科技園內,占地1.7萬平方米,地上建筑規模為3.5萬平方米,規劃3600個智能算力機柜,以實現1000P以上的智算算力供給為目標。該中心將為國企、政府和中小人工智能企業提供普惠算力服務,支持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目前,項目已在酒仙橋地區部署完成了400PFlops國內外算力設備上架和調試等工作。預計2024年年底完成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基礎設施建設。整體投產后,將逐步累計實現2000PFlops智能算力供給,為人工智能產業提供普惠算力服務,支持朝陽區乃至北京市數字經濟產業發展。
據介紹,北京數字經濟算力中心按照“AI工廠”的全新理念打造,將設置算力展廳、智算展示機房、國產算力芯片展示區、算力劇場、科技公園廣場等多個區域。建成后,部分區域將面向公眾開放,讓更多人感受科技的魅力。
在基礎平臺方面,朝陽區統籌建設智慧城市共性平臺,初步形成“一網、一云、一數、一圖、一安全”的基礎設施及資源支撐體系。多方面打通數據壁壘,初步形成公共數據匯集共享機制,為各部門提供統一的大數據治理、計算、共享、分發、應用及分析能力。促進數據要素流通交易,激活數據資產價值,發展數據要素產業。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不斷提升,參與主體超過1100家,數據產品數量超過2000個,累計備案交易超過30億元。
下一步,朝陽區將強化高質量數據要素供給,加快數據要素市場化流通,創新拓展示范場景應用,發展數據要素產業生態,提升數據安全保障,為區域產業聚集、經濟增長和社會治理賦力、賦能、賦智。
關注 3
共上線62個“一件事”場景
在昨天舉行的2024 北京CBD論壇“北京朝陽推動高質量發展——優化營商環境”主題新聞發布會上,朝陽區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朝陽區通過“兩項行動”、“三個舉措”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兩項行動”即打造“朝我說”品牌、完善綜窗“軟環境”。通過“朝我說”暢通各類改革堵點難點直達反饋渠道,各類綜合大廳、街鄉窗口全部實現智能化煥新升級和標準化打造,線下辦事環境得到持續優化。
“三個舉措”即“一業一證”、“一件事一次辦”、國際人才一站式應用場景的集成化落地。目前,朝陽區“一業一證”辦理已涉及40個行業。通過業務整合、流程再造、數據共享,共上線62個“一件事”場景,實現辦理時限壓減83%,申報材料壓減38%。在線下設立“舉辦大型活動審批”綜合窗口,實現全市首例大型活動“一件事”的審批在朝陽落地。
此外,全程網辦、不見面咨詢、大數據監測三方面引導數智化賽道不斷精進。目前,393項區級事項實現“全程網辦”,可為群眾提供智慧、高效、便捷、優質的“不見面”咨詢服務,并能從窗口、電話、微信公眾號、自助服務終端機等多個渠道收集群眾“急、難、愁、盼”的咨詢事項,更加精準地響應企業群眾需求。
朝陽區還在政務服務領域給外國人提供了諸多便利服務。通過已設立的8個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平臺站點,整合70個事項,全部一站可辦,尤其是“兩證聯辦”,可以做到一次性辦好工作和居留兩個事項,極大方便了外籍人士來朝陽居住生活。外國人還可通過永久居留許可證、護照登錄朝陽政務服務網上辦事大廳進行事項預約和申報,如企業開辦申請等。“朝陽政務”微信公眾號還開設了國際人才服務專欄,為國際人才、外籍人士提供網上查詢、網上預約、網上申報、辦理進度查詢等服務。
關注 4
50項任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在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方面,今年6月,朝陽區制定了2024年朝陽區全面優化營商環境工作要點,共包含九個部分50項任務。
在打造高效規范、平等競爭的市場環境方面,任務提出,嚴格執行市場準入制度、鞏固商事制度改革成果等5項任務,全面清理各類隱性門檻和壁壘,加快推進政府采購全流程電子化,拓寬外資企業設立變更“全程網辦”范圍,著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在打造良法善治的法治環境方面,提出深入推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提升監管執法質效等6項任務,發布容錯糾錯清單3.0版,深化繁簡分流改革,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持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在打造自由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方面,提出營造公開透明可預期的外商投資環境、提升貿易便利化水平等5項任務,推動B型保稅物流中心建設,發揮京港洽談會等大型活動作用,提升外國人消費便利度,增強朝陽區國際影響力和競爭力。
在打造暖心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方面,提出“高效辦成一件事”、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建設等6項任務,推出更多“一件事”集成辦事場景,增強線上線下幫辦代辦服務能力,一站式為企業提供政策服務,全方位優化利企便民服務。在打造智慧便捷的數字社會環境方面,提出培育壯大數字經濟主導產業、推動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建設等7項任務,落實數據跨境流動等服務機制,推進朝陽區人工智能產教融合基地建設,提升北京國際大數據交易所能級,強化數字政務建設,夯實智慧城市“數字底座”。
在打造開放包容的人文環境方面,提出加大高水平科技人才引進培育力度、強化企業主動精準服務等9項任務,建設宜居宜業人才社區,不斷完善“服務包”“服務管家”機制,提升涉外場所服務人員能力,優化國際語言環境建設,構筑“近悅遠來”強磁場。
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方面,提出提升科技創新服務、優化京津冀產業發展生態等8項任務,強化科技企業孵化和服務,加強產業空間資源統籌,推動京津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在朝陽區落地,深化三地間商事制度改革、公共服務、聯合執法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構建區域經濟發展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