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全球經濟危機后,世界各國大力發展新興產業,以搶占未來產業發展制高點,提升國際競爭力。我國自2009年啟動并確定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以來,一直將其置于經濟社會發展的突出位置,通過五年規劃持續推動發展,并于2016年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上新增數字創意產業。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戰略性新興產業堅持走集群化、生態化、國際化、協同化發展路徑,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突出企業的創新主力軍力量,在凝聚創新資源、優化產業結構及提升國家整體創新能力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十四五”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占國內生產總值(GDP)比重由“十二五”初期的不足5%快速增長到“十三五”末的近15%,5G通信、新能源汽車等在國際市場初步具備競爭力,有效支撐了我國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成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現代產業體系建設、落實創新型國家建設的有力抓手。
當前,以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生物技術為主要突破口的新技術革命,將從蓄勢待發進入群體迸發的關鍵時期,醞釀全球創新格局重大調整,并引發新一輪工業革命,推動形成主導和引領全球前沿的未來產業。《“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綱要》將類腦智能、量子信息、基因技術、未來網絡、深??仗扉_發、氫能與儲能等重大方向列入未來產業,指明了未來產業的發展重點和方向。未來,需要在充分考慮國家發展戰略需求及未來產業前瞻性和不確定性的基礎上,統籌布局,把握未來產業發展方向。
類腦智能方向。類腦智能產業是信息技術、生物技術等多領域交叉的產業,以類腦芯片、基礎軟件與類腦計算系統、腦機接口、類腦神經架構與硬件系統等技術為基礎,具有通用人工智能、類腦多模態感知與信息處理等技術優勢與特征。我國部分類腦智能方向已有突破,類腦計算研究成果數量、質量均已接近美國并在部分領域形成領先優勢,例如:中科寒武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了“寒武紀”類腦智能芯片,清華大學類腦計算研究中心研制出類腦計算“天機芯”。未來,類腦智能領域的發展將聚焦類腦計算、腦機接口、類腦機器人等細分方向。
量子信息方向。量子信息是新一代信息產業發展的重要方向,泛指利用量子物理學相關理論探索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高精度測量等方向的理論研究、技術開發、產品研制和產業化應用等。量子科技是一項對傳統技術體系產生沖擊、進行重構的重大顛覆性技術創新,已成為我國開辟產業新領域、制勝新賽道的關鍵部署。目前,我國已在量子計算機原型機、量子傳輸等方面取得了一批有國際影響力的重大原創成果。未來,量子信息領域的發展將聚焦量子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精密測量等細分方向。
基因技術方向。基因技術產業是以基因相關技術為核心支撐的未來生物產業。通過基因合成組裝、基因編輯及生物分子工程和細胞工程,借鑒人工智能、自動化及生物設計,可以實現合成生物體系的設計和制造,支撐未來生物產業的發展。這一技術及其產業化涉及糧食、農業、環境、生化、醫藥、材料、信息、國防安全,是未來生物產業的核心驅動力。當前我國在部分領域,如基因治療等方面與歐美相比仍有一定差距?;蚣夹g領域的發展將聚焦基因醫療、合成生物、基因育種和基因專用儀器設備等細分方向。
未來網絡方向。未來網絡是面向未來新需求的下一代信息通信網絡,具備高速泛在、全域互聯、智能敏捷、服務確定、綠色低碳、安全可控等主要特征。當前,未來網絡相關核心技術全球正處于同發狀態,融合、開放、智能、可定制、網算存一體已成為未來網絡技術發展的關鍵趨勢。我國從“網絡大國”向“網絡強國”轉變的過程中,蘊含大量的產業機遇。未來,互聯網將與工業控制、汽車自動駕駛、能源互聯網等實體經濟,以及與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深度融合,全力支撐我國數字經濟的發展,助力工業互聯網、能源互聯網、算力互聯網、衛星互聯網、車聯網等未來產業。未來網絡的發展將聚焦高速全光通信網絡、第六代移動通信系統(6G)和算力網絡等細分方向。
深海空天開發方向。深海空天開發產業是利用海洋、航空、航天技術所開拓的特殊條件和活動空間所進行的科學探索、技術開發和應用活動的全部內容。21世紀,大規模深海、深空開發在國際政治、經濟、軍事和科技競爭中的關鍵性作用日益凸顯。未來,深??仗扉_發將聚焦空天信息及裝備、深海工程裝備、深海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等細分方向。
氫能與儲能方向。氫能與儲能主要是面向未來能源與綠色低碳轉型的清潔氫能、新型儲能和下一代清潔能源,是構建新型電力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未來國家能源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將成為全球能源轉型發展的重要載體之一。作為清潔、高效和安全的二次能源,氫能在未來交通、工業、建筑等領域發揮了重大作用,正成為全球能源技術革命和轉型發展的重大戰略方向。未來,氫能的發展將聚焦綠氫制備與儲運、新型儲能、清潔能源開發利用等細分方向。(作者:潘教峰、王曉明、薛俊波、沈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