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委十一屆七次全會強調,要健全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制度。數字經濟所具有的高創新性、強滲透性、廣覆蓋性,使其不僅自身是新的經濟增長點,而且也是改造提升傳統產業的支點。通過促進實體經濟和數字經濟深度融合,利用數字技術對農業、工業、服務業進行全方位、全角度、全鏈條的改造,實現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可以加快石家莊市傳統產業轉型優化升級、做強做優做大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助力我市打造數字賦能、融合發展、創新引領的“中國數字新城”。
石家莊市成立了數字經濟發展領導小組,編制了全省第一個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制定實施《關于支持數字經濟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等扶持政策。根據國家工業信息安全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2022年河北省區域兩化融合水平評估報告》,在各項指標排名中,我市智能制造就緒率、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專精特新企業兩化融合發展水平指數均為省內前列。
進一步加快推動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發展。一方面,要針對規上企業,通過“政府補一點、服務商讓一點、企業出一點”的方式,借助專家團隊和技術支持,共同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量身定制個性化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政府出資補貼比例可逐年遞減。另一方面,對于中小企業,要利用好我市成功入選工信部第一批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的政策優勢,落實《石家莊市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試點城市工作推進方案(2023-2025年)》,對中小企業提供普惠性“上云用數賦智”服務,推動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率先完成數字化改造,通過“小快輕準”的數字化產品和解決方案,幫助更多中小企業敢轉、會轉、轉得好。
進一步深入推進智慧農業建設。一方面,要推進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云平臺、區塊鏈等數字技術與農業深度融合,加快農業全產業鏈數字化轉型。鼓勵農戶應用放風機、霧化機、植保機、植物生長燈、水肥一體機、溫濕度自動控制等現代化智能化設備,同步開發智能控制系統和農業智慧監管服務公共平臺,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另一方面,要強化農業信息服務,促進政務、事務、商務信息系統資源整合共享,開發農民愛用、常用、易用、好用的手機APP和“一站式服務”的農業綜合信息服務平臺,借助數字技術讓農戶生產更加科學高效。
進一步推動服務業數字化升級。一方面,要大力支持商貿物流、醫療健康、文化旅游、教育培訓等生活性服務業領域加強數字化賦能,鼓勵服務業企業與軟件和新一代電子信息技術企業進行聯合創新,產出符合需要、高品質、個性化的數字化服務。通過建設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賦能中心、培育生活性服務業數字化平臺,培育或引進可提供服務流程優化的數字化專業服務商和集成化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為傳統生活性服務業內的企業轉型升級提供數字化場景支持。另一方面,要大力支持研發設計、金融服務、物流和交通運輸、供應鏈管理、節能與環保等生產性服務業數字化轉型升級,在商務信息服務等知識技術密集型生產性服務業中加快培育一批專業性強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