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進一步提升國土空間治理現代化能力和水平,省自然資源廳黨組近日印發《關于進一步深化國土空間治理改革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省域先行提供堅強支撐的實施方案》。
??《實施方案》重點圍繞4大方面進行布局,具體工作舉措:
??圍繞塑造一流營商環境的新優勢,深化自然資源要素配置市場取向改革
??構建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
??有序推進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健全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提升省自然資源交易服務平臺功能,深化企業拿地“一類事”改革,打造“云上讀地、網上交易、線上簽約、碼上服務”的土地市場最優環境。
??健全激發礦產勘查市場活力機制
??推進新一輪找礦突破戰略行動,支持各類經營主體參與省內外境內外重要能源資源開發。探索建立重要戰略性礦產資源礦產地儲備制度,優化礦產資源管理政策。
??優化海洋空間資源交易制度
??試點推行海洋空間資源納入全省自然資源交易服務平臺,提高資源市場化配置效率。完善海洋資源利用機制,探索建立“海域使用權與國有建設用地使用權”聯合招拍掛機制。
??增強測繪地理信息創新發展動能?
??創建國家測繪地理信息創新發展先行區,加快實景三維浙江建設。大力推進莫干山地信實驗室建設,支持聯合國全球地理信息知識與創新中心運行。
??圍繞完善優勢互補省域經濟的新布局,強化國土空間優化發展保障機制
??嚴格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督
??健全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加強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全生命周期管理,加快國土空間規劃實施監測網絡試點建設,建立健全國土空間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監督機制。
??深化主體功能區戰略和制度?
??細化落實全省“5+2”主體功能區分類體系,構建從“主體功能分區”到“空間政策單元”的網格化指引體系。完善土地等資源要素跨區域一體化配置,推動相關財政、產業、績效評價等政策配套完善。
??加強差別化土地政策供給
??優先保障主導產業、重大項目合理用地,建立省級以上重大項目“三庫三百”用地保障機制,健全城鄉建設“分級分類”用地保障機制。完善鄉村振興用地保障機制。完善“人地掛鉤”政策,健全土地要素跨城鄉跨區域流動機制。
??完善城市內涵式集約發展土地政策
??健全城鎮開發邊界管理制度,引導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集約緊湊布局。加強城市更新國土空間規劃和土地政策指引,服務城中村、低效產業園區、老舊商業區等片區化改造。深化房地產用地市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完善與房地產發展新模式聯動配套的土地供應政策。

??圍繞拓寬縮小“三大差距”的新通道,以多田套合為突破口推進鄉村空間治理集成創新
??開展“多田套合”農用地布局優化
??協調高標準農田整治提升與永久基本農田儲備區劃定同步實施,系統推進耕地、永久基本農田、高標準農田、糧食生產功能區空間布局層層套合,全力提升耕地質量,真正把永久基本農田建成高標準農田。
??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體系
??改革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和管理方式,將各類耕地占用納入統一管理。嚴格耕地保護責任考核,實施耕地保護責任目標獎懲機制。
??實施鄉村規劃效能提升行動
??構建“141X”鄉村規劃體系,以縣級規劃確定發展目標和村莊類型,切實增強鄉村規劃引領效能。按需有序編制實用性村莊規劃,創新通則式鄉村規劃管理方式,完善城鄉風貌管控機制,加強駐鎮村規劃師制度建設,全面提升鄉村規劃服務水平。
??打造“土地綜合整治+”新模式?
??完善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全過程監管機制,嚴守耕地保護、生態保護、群眾利益三條底線。指導試點地區綜合運用規劃、土地、產業、財政金融等政策,因地制宜探索“土地綜合整治+”新模式,促進共同富裕現代化基本單元建設。完善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健全收益合理分配制度。
??健全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制度
??持續推進房地一體宅基地和集體建設用地使用權確權登記頒證,規范推進林權類不動產登記,做好林地經營權登記發證。健全土地承包合同管理和登記頒證“一件事”聯動機制,做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試點地區登記工作。?
??圍繞建設美麗中國先行區的新樣板,健全自然資源“四梁八柱”基礎制度體系
??健全自然資源資產產權制度和管理制度
??落實全民所有自然資源資產所有權委托代理機制。進一步完善自然資源統一調查、評價、監測制度。建立資產清查統計、年度更新和統一確權登記機制,清晰界定各類自然資源資產的產權主體。深化自然資源有償使用制度改革,構建分級分類的自然資源資產配置規劃體系。
??建立健全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和規劃許可制度
??出臺省國土空間用途管制規則,實施全域全類型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建立城鎮開發邊界外“分區準入+約束指標”用途管制方式。健全規劃許可制度,推進規劃實施管理改革試點。
??深化建設用地節約集約利用?
??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提高工業用地配置精準性,完善多元化保障、差別化供應模式。創新工業用地控制線管理,開展各類產業園區用地專項治理,引導產業項目向工業控制線內集聚。優化城鎮工商業土地利用,深化“空間換地”模式,加快發展建設用地二級市場。
??健全生態保護修復機制
??落實生態保護紅線管理制度,健全山水林田湖草沙一體化保護和系統治理機制,開展跨區域跨流域重大生態系統保護與修復,完善生態保護修復多元化投入機制。推進生態系統碳匯能力鞏固提升,完善生態系統碳匯調查監測評估和計量體系。
??健全海洋資源開發保護制度
??開展海岸線動態監測試點,完善海岸線占用與修復平衡制度,確保大陸自然岸線保有率不低于國家下達指標。深化海域立體分層設權,推進存量用海盤活更新,建立健全海域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標準體系。
??完善自然資源災害監測防控體系
??深入實施地質災害風險智控提能升級三年行動,健全地質災害風險隱患聯防聯控機制。優化全省海洋觀測預警業務體系,穩步推進海洋災害風險防控“兩網一區”工程建設。
??此外,《實施方案》提出,全面加強自然資源領域“三支隊伍”建設。深化“兩室兩站一中心”科技創新平臺提能升級行動,加快形成以高層次、年輕化為核心的創新人才隊伍。完善最佳實踐培育孵化機制,推動形成“實干爭先創一流”的生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