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6日,一條新聞登上熱搜:世界第一!全世界超70%的鋰電池在中國生產。這則振奮人心的消息,是中國新能源汽車高速發展的奧秘之一。
長期以來,制約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關鍵因素,是電池的安全與續航問題。從液態鋰離子電池到半固態鋰電池,從刀片電池、麒麟電池到800伏高壓碳化硅平臺……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的電池核心技術不斷突破。2023年,全球裝車量前10名的動力電池企業中,中國企業占據6席。
動力電池技術“競速”,助力新能源汽車銷量迅猛增長。今年前三季度,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831.6萬輛和832萬輛。其中,出口92.8萬輛,同比增長12.5%。電池技術的進步,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正是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創新、不斷釋放消費新需求的典范。
目光所及處,謀之更深遠。盡管鋰電池已經成為出口“新三樣”,但還存在一些發展短板。如70%的鋰資源依賴進口,且難以同時滿足交通、智能電網和可再生能源大規模儲能需求……從長遠看,這既是鋰電池產業的制約,又何嘗不是新的增長空間?
綠色發展是高質量發展的底色。鋰電池的發展,不僅僅造福了汽車制造業,更起到了一個能源轉型的示范作用。預計到2025年,我國鋰電儲能累計新增裝機規模將達到50吉瓦,市場空間約2000億元。前段時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的意見》提出,大力發展綠色低碳產業;不斷提升綠色低碳產業在經濟總量中的比重;積極鼓勵綠色低碳導向的新產業、新業態、新商業模式加快發展。近年來,包括鋰電池、風電和光伏等在內的綠色低碳能源產業發展成效顯著,能源結構調整和減碳效果逐步顯現,為關聯產業的轉型增添了新動能。
綠色發展,蘊藏著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機遇。去年底,《中國鋰電產業特色園區十強研究報告(2023)》發布,寧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上榜,排名第3位。數據顯示,截至2023年,寧鄉市儲能材料產業總產值近600億元,約占湖南省儲能材料總產值的一半。今天的寧鄉,已形成了從正極前驅體到正極材料、負極、隔膜、電解液、電芯及電池回收的完整閉環產業鏈條,是國內少見的擁有完整儲能產業鏈的地區之一。當前,區域經濟競爭激烈,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再多一些“延鏈補鏈強鏈”的發展思維,是包括寧鄉在內的湖南各地錯位競爭的優勢、潛力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