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伴隨著南港綠色石化科創中心的揭牌,濱海新區這片石油和化工產業發展熱土再次迎來了新的里程碑。一體化發展、一體化布局,近年來濱海新區圍繞“研發+創新+產業”集中發力、重點攻堅,有效提升新質生產力水平,推動石化產業進一步走向高端化、綠色化、智能化、安全化。
打造綠色石化研發轉化集中承載區
細看濱海新區對于南港綠色石化科創中心的規劃,大有“育樹成林”的意味。該中心對標國內外化工園區標桿,通過構建“一中心多支點”的空間布局,依托南港科創大樓、配套實驗樓,以及中石化、中海油、中化學、渤化集團等中試基地資源,統籌研發、孵化、小試中試、產業化全鏈條創新布局,為促進科技創新和產業煥新,提升新質生產力水平營造了難能可貴的發展沃土。
就在幾日之前,在天津經開區南港工業區,中國石化迄今為止最大的科研投資項目—中石化北化院天津科學試驗基地也傳來喜訊,基地的多功能溶液聚合中試裝置打通全流程,一次性開車成功。該消息一經傳出,讓整個產業鏈為之一振。
據介紹,多功能溶液聚合中試裝置采用北化院自主研發的溶液聚合技術,以及自主研制的催化劑,能夠制備系列乙烯基彈性體新產品,在聚烯烴彈性體領域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這次成果不僅僅是項目建設的“單點突破”,更是為我國聚烯烴產業技術支撐和結構升級、解決部分技術“卡脖子”問題夯實底盤而踏出的關鍵一步。
目力所及的是,中石化北化院天津科學試驗基地建成后,將打造集聚合工藝開發、性能材料研發、高端化學品制備、成套技術孵化于一體的綜合性化工科學研發中心,并與中石化工程院油田化學劑成果轉化中心(天津)項目、石科院科學試驗基地項目共同構成南港工業區采油、煉油、化工全流程的科技研發基地,有效提升綠色石化產業研發創新水平。
創新主體驅動產業前行
今年7月,我國精細化工龍頭企業—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召開董事會并發布公告,確定在南港工業區投資建設尼龍新材料項目。從6月成立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到逐步進入項目實施階段,這家企業在濱海新區的發展又快又穩。
在2024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現場,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聽得格外認真。他說,新和成作為一家民營企業,十分看重技術創新,而南港工業區恰好擁有良好的產業鏈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企業將在這里聚焦工程塑料領域突破技術壁壘,打造產業鏈競爭優勢。
相關材料顯示,待天津新和成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新材料產業鏈項目建成投產后,可形成己二腈-己二胺-尼龍66關鍵中間體及高端尼龍新材料產業鏈,突破尼龍生產關鍵中間體的技術壁壘,將有利于促進區域尼龍高性能材料上下游產業鏈的延伸發展,為南港工業區石化產業鏈發展及完善提供有力支撐。
多措并舉支持石化產業提質增效
推動石油化工產業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科技的賦能。今年以來,濱海新區圍繞“教育、科技、人才”融合互促,多措并舉提升石化企業科技創新綜合能力,目前已取得顯著成效。
通過研究制定《南港綠色石化科創中心建設方案》,濱海新區有效加強頂層設計,依托龍頭項目科研帶動力量,以“綠色、創新、低碳、智慧”為目標,細化五個方面19項工作任務,進一步完善“研發+創新孵化+中試熟化+成果轉化全生命周期創新體系”,打造研發創新成果的“熟化基地”。
在人才方面,濱海新區引進了遼寧石油化工大學濱海石化產業研究院落地濱海—中關村科技園,重點開展石油化工、石油工程、智能煉廠、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工業設計等方面科技開發、技術服務、產業創新和公共平臺建設等工作。截至目前,該產業研究院已引聚500名師生;打造了5個校企聯合研發平臺;與中海油、中石化等企業共建了21個研究生實踐基地,常態化開展人才定制化聯合培養;共同合作科研項目超過20項,合同金額超過3000萬元。
此外,通過持續強化“校企握手”,濱海新區有效暢通了產學研合作新渠道。今年,在一場區科技局組織的“科技成果俏津門·校企握手”活動上,來自南開大學化學、環境、材料、電子信息等專業的14位專家輪番開展新技術成果及項目的路演,面對面與中海油、中石化、渤化集團、華熙生物等30家行業企業負責人交流對接,最終達成聯合研發、技術改造、共建平臺、人才培養等多項合作意向。同時,通過加強與天開高教科創園、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等資源的協同聯動,濱海新區也在全力構建“研發在天開、轉化在南港”的綠色石化產業共生體系,為促進前沿科技成果在南港工業區落地轉化夯實基礎。
當前,濱海新區石化產業發展進入“快車道”。在2024中國石油和化工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大會上,濱海新區相關負責人擲地有聲地表示,濱海新區堅持創新發展,構建“一中心多支點”的南港綠色石化科創中心,圍繞石化產業鏈加快部署創新鏈,綠色石化重大創新平臺相繼落地,物質綠色創造與制造海河實驗室建成投用,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中海油天津化工設計研究院等8個中試基地加快建設,構建起化工產業從技術創新、概念驗證到成果轉化的全生命周期科研創新體系。同時,進一步夯實烯烴子鏈優勢,加快芳烴、先進化工材料、高端精細及專用化學品、生產性服務業等子鏈向高端化發展,進而推進產業鏈科創資源集聚,形成更多新企業、新技術、新產品,促進石化領域新質生產力實現有效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