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經濟格局深刻調整,國內產業升級需求迫切的大背景下,黃金作為兼具貨幣、金融和商品屬性的特殊戰略資源,其產業發展對于保障國家經濟安全、推動綠色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6月23日訊,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自然資源部、財政部等九部門重磅印發《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 年)》,旨在通過系統性規劃與政策協同,為黃金產業注入新動能,引領行業邁向高質量發展新階段。
《實施方案》聚焦黃金產業轉型升級核心訴求,圍繞產業全鏈條發展痛點與機遇,提出了涵蓋組織領導、政策支持、環境營造的 3 大維度保障措施,構建起全方位、多層次的政策支撐體系。
在組織領導層面,九部門著重強調加強財政、金融、投資、進出口等政策與產業政策的協同配合。這一要求打破部門政策壁壘,通過建立跨部門、跨領域的政策聯動機制,形成政策合力。例如,在財政政策上加大對黃金產業研發投入的補貼力度,金融政策同步優化信貸審批流程,為黃金企業技術改造與設備更新提供低息貸款,投資政策則精準引導社會資本投向黃金深加工、智能化礦山建設等關鍵領域,進出口政策進一步優化黃金產品通關流程、降低貿易成本,各政策相互呼應、協同發力。同時,方案明確指導重點省(區)將《實施方案》的主要目標、重點任務列入本地區相關產業規劃和重大項目清單,要求各地立足自身資源稟賦與產業基礎,因地制宜出臺配套政策措施。如山東、河南等黃金主產區,可結合當地實際,在稅收優惠、土地供給等方面制定細化政策,推動黃金產業集群化發展。
強化政策支持是推動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關鍵引擎。在資金支持上,充分利用現有資金渠道,設立黃金、白銀產業鏈關鍵技術攻關專項基金,重點支持智能采礦、綠色選礦、黃金精煉提純等核心技術研發,加速科技成果轉化。針對黃金資源潛力較大卻位于自然保護區的區域,方案提出開展新一輪優化調整評估,探索自然保護區立體分層管理新模式。這意味著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創新資源開發與生態保護協調機制,例如在地下一定深度進行黃金開采,而地面保持生態原貌,實現生態效益與經濟效益的雙贏。此外,充分發揮國家產融合作平臺作用,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原則,搭建金融機構與黃金礦產項目的對接橋梁,通過供應鏈金融、資產證券化等多元化融資方式,為黃金產業項目提供全生命周期的融資支持,破解企業 “融資難、融資貴” 的困局。
營造良好發展環境是黃金產業穩健前行的堅實基礎。方案明確提出發揮行業組織作用,鼓勵中國黃金協會等行業協會牽頭研究制定自律公約,從生產規范、價格管理、市場秩序等多維度建立行業標準,引導企業規范經營、有序競爭。通過行業自律,推動黃金企業加強誠信建設,杜絕惡性競爭、價格操縱等不良行為,形成公平、開放、透明的市場環境。同時,行業組織還將在技術交流、人才培養、信息共享等方面發揮積極作用,助力企業提升核心競爭力,推動黃金產業整體高質量發展。
此次《黃金產業高質量發展實施方案(2025—2027 年)》的發布,是我國黃金產業發展進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一系列保障措施的落地實施,將為黃金產業在技術創新、綠色發展、市場競爭力提升等方面帶來新的突破,助力黃金產業在新時代實現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為國家經濟安全與社會發展貢獻更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