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藥休閑農業產業是中草藥農業產業與旅游業相結合,鄉村休閑農業產業發展的典型。本文基于休閑農業產生背景及體驗經濟理論,以廣東省惠州市博羅縣福田鎮本草休閑農業產業園規劃實踐為例,結合項目地資源稟賦條件等,從規劃布局、農業功能拓展等方面提出規劃設計思路和方法,探索休閑農業園規劃設計理論的實際應用。
一、休閑農業產業園的產生背景
休閑農業產業園的興起源于人們回歸田園、親近自然的生活情懷和傳統思想。休閑農業是指農村范圍內,利用農業自然環境、田園景觀、農業生產、農業設施、農耕文化、農家生活等資源,通過科學規劃設計和合理開發,為游客提供觀光、休閑、度假等多項旅游服務,是農業和旅游業相結合的新型產業。作為集農業觀光、休閑、教育、文化等多種功能于一身的產業,休閑農業在我國得到快速發展,并成為有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的重要載體。鑒于休閑農業園區在旅游、教育、環保、醫療、經濟、社會等方面發揮的重要作用,休閑農業也是發展前景良好的新興產業之一。2020 年,農業農村部發布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 年)》,提到“休閑農業拓展農業功能,是提升農業、繁榮鄉村、富裕農民的產業”。

二、體驗經濟視角下的休閑農業
體驗經濟是追求“體驗”的消費者與提供“體驗”環境和設施的經營者進行互動而產生的經濟相關活動 。體驗經濟理論認為,消費者重視在與產品生產互動中獲得美好體驗,即生產與消費過程的同步性體驗。休閑農業作為一種新型農業產業形態,其特性和目標與體驗經濟的思想呈現高度的一致性。
首先,休閑農業活動的本質是體驗,休閑旅游本身就是一種體驗的主要方式,與體驗經濟的諸多精神要素相耦合。其次,拓展農業功能,通過農業結構的調整,強化農業產業中的體驗設計,注重游客的參與性、互動性,有效地帶動旅游與休閑相關的第三產業的發展,是體驗經濟理論的指導運用。根據體驗經濟的分類理論,休閑農業體驗包括娛樂體驗、教育體驗、審美體驗、角色體驗。筆者認為體驗經濟的分類理論可以為農業與觀光游覽、研學教育、戶外拓展、農業體驗等功能融合提供理論支撐和實踐指導。從各地的實踐來看,農業休閑活動項目同質化嚴重,缺乏創意和吸引力,成為束縛我國休閑農業發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休閑農業規劃與開發必須緊緊依托農業特色、優勢,注重游客的參與體驗,充分發揮資源空間廣闊、內容豐富等特點,設計出集參與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的農業休閑活動。
三、福田休閑農業產業園規劃實踐
(一)項目地概況
項目地位于廣東省博羅縣福田鎮山下村,緊鄰羅浮山旅游風景區,在博羅縣城總體規劃布局中屬于環羅浮山健康旅游產業集聚區范圍,并處在以綠色產業為特色的大羅浮城鎮帶和環羅浮休閑旅游百里長廊上。廣汕公路、廣惠高速橫貫福田鎮東西,廣汕高鐵和從莞高速環繞項目地,距羅浮山高鐵站和高速出入口 5 分鐘車程,交通十分便利。
1. 土地利用與農業現狀
項目地主要為耕地、林地、池塘、農村居民點用地及部分自然保留地。場地內設施零星散落,公共服務設施較少,辦公和生產管理用房為單層簡易水泥建筑和箱式房 ;整體地勢平坦,林地較為集中,紅線范圍形似一條可展翅高飛的旗魚。農田以種植蔬菜、苗圃為主,土地利用率不高,林地以種植桉樹為主,有部分果樹,如香蕉、荔枝、龍眼、木瓜等。水源來自大洞水庫(羅浮山水),水質良好,田內溝渠水網縱橫交錯,水渠連貫,用水便利,土地肥沃,可為農業生產提供有力支撐。
2. 資源分析與開發潛力
項目地自然生態環境良好,農田溝渠為白鷺提供棲息覓食環境,具備自發性生態觀光基礎。山下村為擁有 600 多年歷史的古村落。項目地周邊主要鄉村旅游資源開發布局聚焦山地、水源,圍繞知名山、水庫景區(羅浮山、顯崗水庫)原生山水構建項目重要賣點;開發功能以農業休閑、養生度假類為主體,通過生態農業、民俗體驗及花海觀光等功能,熱門景點功能綜合化,觀光、養生、休閑、娛樂、度假兼備 ;項目亮點體現為特色產品與項目的設計,如航天科技農業展示、特色民俗、漂流溯溪、高空拓展、汽車越野、特色花卉、有機果蔬。周邊鄉村旅游資源豐富,但多以田園風光和生態農業為主、民俗體驗與花海為輔,缺乏中草藥養生旅游項目,且產品單一,體驗性不足。因此,項目地若能利用地理優勢,以中草藥種植為特色農業產業,發展休閑體驗經濟,將具有較大的優勢與開發潛力。
(二)規劃設計思路與定位
按照體驗經濟理論,開發休閑農業需要積極拓展農業功能。同時要聚焦于特定主題,地域文化是任何一個規劃設計都應遵循和參照的“本”,因此在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挖掘規劃空間特色,提取、解譯有價值、可傳承并能適應新的功能需求的鄉村基因,以此確立復合產品和項目規劃與開發的主題。規劃內容需圍繞該主題展開,功能分區要為表達主題服務,從而安排不同層次、不同類型、動靜結合的休閑體驗活動拓展農業功能,打造農旅融合業態。筆者認為主題既是項目地區域文化符號的表達載體,也是休閑體驗項目設計的靈魂,能使農旅功能更有深度和文化內涵,強化自身特色、加深游客印象。
特色產業主題是對休閑農業資源特色的集中和提煉,根植于本地資源的特色產業是鄉村產業興旺的基礎,項目地最終確立發展中草藥特色農業產業,規劃設計過程中需要挖掘當地中草藥文化內涵并彰顯地域文化特質。福田鎮因土地肥沃,風調雨順,旱澇保收,故稱為“福田”,“福田”凝練了項目區價值核心。“?!笔琼椖康氐闹匾刭|,農耕生活展現了閑適隱逸之福,中草藥養生是頤養健康之福的求證,民風淳樸是安居樂業之福的寫照。“樂居福地田園,共享本草養生”作為主題形象,一方面突出項目地是受羅浮山脈庇佑的一塊福地田園 ;另一方面,“樂”“享”二字重在體驗,體現了規劃中心思想以中草藥的生態種植及本草養生文化體驗為主。
(三)功能構建與業態布局
圍繞主題規劃功能分區,進行游程體驗設計是項目地實現農業功能拓展與功能體系構建的必要支撐。規劃布局與項目建設內容也是休閑農業園區規劃最核心的內容,項目地以農業生產為基底,處理農業生產與休閑旅游之間的關系,用“福源 - 福樂 -福業 - 福蔭”串聯功能板塊“?!敝刭|,并進行游程設計,從游客到達休閑農業園區開始,直至游客離開,為游客帶來充分且全面的體驗。
1. 功能構建與業態布局
以中草藥等綠色生態種植為基礎,結合中草藥養生、觀光、研學、餐飲、休閑等復合產品,達到可觀、可產、可游、可享、可居的休閑目的,實現農旅結合互利雙贏。產業布局以文旅休閑產業片、生態農業示范片帶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文旅休閑產業片包括文、養、居、旅產業內容,涵蓋文化休閑、養生度假、生態居住、親子游樂及花田游憩等產品內容。生態農業示范片包括中草藥、高標綠色蔬菜種植、水稻立體種養等,發展綠色生態農業。一、二、三產聯動,一產以中草藥種植為主體支撐農業生產 ;二產為初加工,前期主要實現產地初加工,處理從基地采收的中草藥,包括分級、篩選、曬干等,其他加工產品包括藥酒、藥茶等 ;三產為中草藥主題休閑旅游活動,如觀光、科普、研學、手工 DIY 藥包、藥囊、藥皂、藥枕等。
2. 功能分區與項目設計
項目地共規劃福源?入口綜合接待區、福樂?花田游憩體驗區、福業?本草田園互動區、福蔭?林蔭野趣養生區四大功能分區。其中,“福源”為印象接待區,源于游客與場地之間的互動交流中展示項目地本草文化和福田特質,規劃以入園印象景觀與綜合接待服務功能為主,鋪陳福文化內涵,在整個空間布局上起到開篇啟蒙、啟智思源的作用。主題支撐項目為啟智臺、思源井(洗藥井)、印象田園,其他項目包括入口大門、綠蔭停車場、本草薈萃廳等。農業功能拓展為中草藥景觀種植觀光和輕休閑(可觀、可游、可售)。
福樂?花田游憩體驗區作為核心體驗區,其項目設計用“樂在福田花海、樂于探索福田”詮釋主題,承載的主要功能為游憩觀光與親子體驗。按照“五行養生”的概念進行景觀布置,五行是指相鄰相生、相鄰相克,中醫學講究“五行、五氣、五臟、五味、五色”,彼此勾連,相互提攜,并結合中草藥養生性質和類別,通過中草藥配植系統展示五行、五臟養生養護方法,規劃藥花園(金園)、藥果園(水園)、藥菜園(土園)、藥草園(木園)、藥茶園(火園)等 5 個主題游園。該區其他支撐項目包括中醫藥時光隧道、泥爸爸體驗園、溪田游樂帶、養心湖、叢林歡樂島等建設項目。其中,中醫藥時光隧道為沿園區南北向主路打造的景觀帶,呈現內容包括區域中醫藥名人、中草藥文化標語、書法詩詞、軼事典故等,分節點依次設置文化小品,包括藥壺、藥鼎等中藥元素小品,配套中草藥主題掛件,如鐵皮石斛掛件、葫蘆掛件等。
福業?本草田園互動區作為中草藥特色產業主體種植區,積極拓展中草藥等農業生產觀光和科普教育、種植認養與研學功能,以“勤于耕耘、展望福業”詮釋主題,該區由一、三產業互動向生態農業產業(中草藥產業為主)過渡,耕耘即收獲福田良業,“耕耘一片福田,創造一番福業”。該區規劃項目涉及創意種植、認養種植、田園迷宮、中草藥研學、低空飛行與科普等。
福蔭?林蔭野趣養生區,以“森林福蔭、自然之趣、堅守己心、不辭長住”詮釋主題,將中草藥種植與林地休閑相結合,承載享受林趣、養生居住功能,林下臥芳草,中草藥花草樹木相得益彰,規劃草藥之家、中草藥養生民墅、福田居、山下一隅、親子趣味林地等項目。
3. 生態系統與景觀結構
項目地構建花田游憩、養生度假、特色農業三大類型生態系統,通過結構引導為項目地拓展景觀與休閑功能提供保障 :花田游憩系統,依托中草藥花卉種植,營造花田游憩系統,打造游憩、觀賞、體驗核心區域 ;養生度假系統,依托林地資源開展花草景觀種植,林地景觀與水系景觀共同營造度假氛圍,打造生態宜養核心區域,重點引導養生度假功能;特色農業系統,依托綠色蔬菜、中草藥等種植,形成生態農業示范區,作為產業興旺的重點區域。景觀結構形成“七星一軸,多點多廊”。七星指歡樂叢林、生態鷺洲、山下一隅、本草花田景觀、本草互動景觀、叢林野趣景觀、高標蔬菜田等 7 大核心景觀片與景觀點,地位猶如北斗七星,為園區景觀建設指引方向。一軸指沿主入口向園區腹地延伸南北向串聯景觀片區,形成整個園區的景觀視線主軸線,統領和引導多個景觀節點建設。多點指園區的多個景觀節點,如印象田園、本草花田、花田歡樂世界、歡樂菜田、創意種植園、洗藥井等。多廊指園區南部東西向的產業景觀廊道與園區主軸線方向文旅景觀廊道,以及園區北部的溪田游樂廊道等。
四、結語
休閑農業規劃與開發需要遵循以農為本、農游結合、因地制宜、體現特色等原則?!绑w現特色”意味著休閑農業產業園規劃設計需要確立特色產業,提煉出休閑農業主題,并充分挖掘可體驗的農業資源,凸顯當地文化特質,增強農業旅游吸引力。在此基礎上,按照“體驗經濟理論”,拓展農業功能,才能避免體驗項目的零散與盲目模仿,也符合“以農為本、農游結合”的規劃開發原則。要按照“體驗經濟”的理論創新休閑農業,利用功能分區串聯主題與游程體驗,休閑農業體驗項目設計上,充分利用農業資源,科學設計面向大眾的特色化體驗項目,這是根植于農業、農村、農民并服務于城鄉居民的有效途徑之一。(作者:江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