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低空經濟在國家政策支持與地方實踐推動下快速發展,但仍面臨基礎設施不足、監管體系不完善等問題。針對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的現狀,本文提出通過發揮區位優勢、完善基礎設施、強化政策協同、構建監管體系及加強品牌推廣等路徑,實現低空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平衡發展,為同類濕地公園提供參考,助力低空經濟在多元化場景中的可持續發展。
一、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低空經濟開發面臨的挑戰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2005年獲批成為中國首批國家濕地公園,2021年入選國際重要濕地名錄。公園總面積達26平方公里,水域面積占比為37%,生態資源極為豐富,擁有153種維管束植物、97種鳥類(包含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濕地碳儲量高達12.3萬噸/年,素有“長江中下游濕地生態樣本”的美譽。近年來,隨著低空經濟的興起,eVTOL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憑借低噪聲、環保、靈活便捷、成本低等優勢,成為公園發展低空載人觀光旅游的理想選擇。然而,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公園面臨著諸多挑戰。

(一)政策支持不足
泰州市出臺的《加快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實施意見》在推動低空經濟發展方面發揮了一定作用,但意見更多聚焦于低空物流產業,對文旅產業的支持力度較弱,不利于相關產業進軍文旅產業,影響企業的創新性和競爭力以及本地企業的發展,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低空經濟發展進程。
(二)配套基礎設施建設不完善
通用機場是低空經濟的核心基礎設施之一。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我國機場數量有520個左右,其中民航商業頒證機場236個。目前,我國通用機場、無人機起降場地、航空器充電配套設備等硬件設施和空管系統、雷達系統及數據存儲系統等軟件設施,都無法滿足低空經濟快速增長的需求。建園初期,因景區內棲息喜鵲等鳥類,周邊未規劃通用機場。近年來,隨著低空飛行器的發展,eVTOL等低噪聲、更加安全綠色的航空器不斷發展,給濕地公園低空觀光旅游創造了條件,客觀上要求相關部門確定合適的位置建造通用機場以及其他相關的基礎設施。
(三)維持生態平衡壓力
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等低空飛行器雖然相比于傳統的直升機噪聲降低了約90%,在未來甚至能進一步降低,但是如果不能妥善地解決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的起飛、降落等問題,對于公園內的鳥類仍會造成一定的影響。低空飛行器在起飛、飛行與降落的過程中所產生的氣流也是影響因素之一,所以需要關注飛行器對鳥類活動的潛在干擾。
(四)專業人才短缺
園區內低空飛行器的使用不僅需要配套的基礎設施,更需要懂得使用、管理、保養等一系列操作的人才。例如,電動垂直起降飛行器,盡管低空飛行器相比于傳統的直升機操作已經簡化許多,但也需要理論知識扎實、飛行操作熟練、應對突發情況冷靜的飛行員,同時需要為低空飛行提供各種保障等服務的人員,如飛行計劃申報、空域安全情況監測、氣象觀察、飛行與降落保障等。除此之外,低空飛行器的后勤保障也至關重要,相比于傳統飛行器復雜的飛行流程,低空飛行器的保養更加方便,但作為載人使用的飛行器,其安全性仍是需要考慮的重要因素。
二、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低空經濟發展的路徑建議
(一)充分發揮區位優勢
低空空域是一種不可移動的空間資源,具有與其他空間資源類似的顯著區位價值特征,越是人口密集地區,其低空空域的使用需求越高,偏遠地區低空空域的使用需求則較低,具有價值差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位于江蘇省泰州市姜堰區西北部,寧鹽一級公路、姜溱公路穿境而過,寧靖鹽高速公路在景區留有出口,且距離上海、蘇州、無錫、常州、南京、鎮江、揚州、南通等大中城市均在2小時車程之內,具備良好的外部交通條件。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在發展過程中應充分考慮區位優勢,著眼于承接周邊城市龐大的低空觀光市場,從空中觀賞國家濕地公園的優美景色,創造新的旅游體驗,開拓低空觀光市場。未來,在低空通行普及后,溱湖國家濕地公園應做好成為周邊城市商務活動集中地的準備,如在濕地周邊舉辦生態商務會議或企業團建活動。
(二)爭取積極政策,遵循相關法律
相關部門出臺支持溱湖國家濕地公園發展的相關政策,為低空運輸業、制造業等提供政策支持,鼓勵公園與相關企業積極合作,共同盤活文旅市場經濟。我國已初步搭建起涵蓋法律法規、規章在內的完善制度框架,用以規范無人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的應用。然而,針對文化和旅游領域,尤其是與低空經濟緊密相連的國家濕地公園法律法規體系,仍需進一步充實與提升。公園方面應嚴格遵循國家制定的相關法規政策,積極接受監管,以營造一個有利于發展的優良環境。
(三)大力支持基礎設施建設
相關研究提出,低空空域規劃需要開展容量評估,充分考慮低空空域環境的復雜性,結合航空器性能、應用場景進行科學規劃。根據生態特點,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優先規劃建設專屬起降場地,保障飛行器起降的安全性、規范性和高效性。同時,溱湖國家濕地公園需完善導航與通信基礎設施,合理布設高精度導航基站及低空通信平臺,為飛行器提供實時位置、航向等信息,確保地面與空中通信的穩定性,提升飛行安全與調度效率。
穩定的電力供應是低空經濟可持續運行的基礎。溱湖國家濕地公園需確保導航、通信等關鍵設備的電力需求,并配備應急發電裝置以應對突發停電風險。針對溱湖濕地鳥類活動頻繁的特點,建議在鳥類密集區域設置動態監測站,實時追蹤鳥群動態,通過數據共享引導飛行器調整航線,最大限度減少對生態的干擾。
(四)不斷完善監督管理體系
公園管理部門、民航管理機構、地方交通管理部門、環保部門等多部門成立聯合監督小組,共同編撰并監督實施公園低空活動監督管理條例,嚴格監督其落地實施,保障每一項監管措施都有理可依。同時,各部門明確分工與職責邊界,詳細劃分各部門在低空管理、監管中的職責,把握好關鍵環節,確保各部門切實履行職責。
在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的前提下,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安裝先進的雷達監測系統和自動識別系統,運用先進技術賦能監管,建立全方位、智能化的監測系統,實時跟蹤低空飛行器的位置、高度、速度等信息,確保飛行器狀態的安全穩定,方便監管部門全面掌握公園內低空飛行器的運行情況。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利用生態環境監測技術,在公園內設置噪聲監測點、水質監測站和野生動物行為觀察點,及時判斷飛行器活動是否造成了不良影響,為之后的調整和改善提供科學的依據,以實際行動保護溱湖濕地公園的優質生態。
相關部門要完善公眾舉報長效機制,鼓勵游客和周邊居民對違規低空飛行器活動進行舉報,對提供關鍵線索、助力監管工作取得突破性進展的舉報人給予一定的物質獎勵與榮譽表彰。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在公園官網、公眾號等新媒體平臺上設置舉報渠道,讓舉報流程化繁為簡、觸手可及,并及時對舉報處理結果進行公示,主動接受大眾監督審視,增強公眾對低空活動監管的信心。
(五)強化宣傳推廣打造特色品牌
在抖音、微信公眾號等熱門社交平臺,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創建低空經濟專屬官方賬號,借助先發優勢,率先在網絡平臺上發布一系列關于溱湖低空旅游體驗的內容,如eVTOL飛行器在濕地絕美風光上穿梭等畫面,凸顯在空中觀賞“九龍朝闕”這一別具一格的景觀亮點,為游客帶來更為新穎、前沿的游覽感受;發起互動話題,鼓勵用戶分享、評論,提高話題熱度與公園曝光度。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與知名旅游預訂平臺進行深度合作,開設專門的低空旅游產品頁面,詳細介紹飛行路線,著重標注可以看到的絕美景觀,同時搭配專業攝影師拍攝的高清景觀圖片,吸引游客下單。
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可邀請網紅主播、旅游達人進行低空飛行體驗直播或視頻拍攝推廣,在直播或視頻中展示航線規劃、分享飛行感受、俯瞰濕地景觀,同時解答觀眾與粉絲提問。活動設置抽獎環節,送出免費的低空飛行體驗券等福利,激發觀眾興趣,迅速打響公園低空飛行項目的知名度,引導更多人進入公園內體驗低空飛行項目。
三、結語
低空經濟蓬勃發展,各地推動實踐應用,展現了低空經濟巨大的發展潛力與廣闊前景。溱湖國家濕地公園在低空經濟領域不斷創新,通過積極爭取政策、完善監管體系等路徑,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協同共進,推動可持續發展,為同類型的濕地公園提供可借鑒的范例,助力低空經濟在多元場景中蓬勃發展。(作者:廖勝彪 劉彩云 王喜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