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以河南省物流企業為研究對象,首先,界定了綠色低碳的內涵及實施要素,分析了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評價體系,并探討了物流企業實施綠色低碳的必要性。其次,從總體規模、基礎設施和政策環境三個方面,分析河南省物流企業的發展現狀。在此基礎上,指出河南省物流企業在綠色低碳轉型過程中面臨的技術、基礎設施、企業意識以及監管與評估機制等方面的挑戰。最后,從政府、企業和社會3 個層面,提出推動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路徑建議。

一、綠色低碳視角下河南省物流企業發展現狀
1.1、總體規模
近年來,河南省物流企業數量和物流總額均實現了穩步增長。根據河南省物流與采購聯合會的數據,截至2024 年8 月,河南省A 級以上物流企業達到355 家,占全國比例為3.5%,其中5A 級物流企業16 家,3A 級以上企業322 家,相較之前有顯著增長,顯示出河南省物流企業總體規模的擴大,但相對于全國總量來說,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雙匯物流、華鼎供應鏈等9 家企業入選全國冷鏈物流百強名單,總量位居全國前列。高水平物流企業的存在,進一步提升了河南省物流企業的整體實力。截至2024 年上半年,河南省社會物流總額為89042.1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增長5.6%,其中,工業品物流總額74576.1 億元,增長6.1%,占物流總額的83.8%,數據表明河南省物流企業的業務需求在穩步增長。另外,河南擁有豐富的農業、工業資源,為物流行業提供充足的貨源,同時,河南還是全國重要的商品集散地,為物流企業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
1.2、基礎設施
河南地處中原腹地,具有承東啟西、連接南北的區位優勢,是物流運輸的重要樞紐。河南省內擁有四通八達的交通網絡,包括公路、鐵路、航空、內河等多種運輸方式,交通里程逐年遞增,《河南省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23 年底,公路里程達281101 公里,鐵路營業里程達6762 公里,內河通航里程1825 公里,航線里程達143379 公里,其中,公路貨運量為251333 萬噸,鐵路貨運量為12521 萬噸,水運貨運量為19202 萬噸,連續4 年逐年遞增,公路交通是河南省物流企業最主要的運輸方式,內河航運方面還有待進一步提升。
在物流設備設施與信息系統方面,部分先進物流企業通過引入自動化倉儲系統,包括自動化立體倉庫、智能分揀系統、AGV 搬運機器人等,實現貨物的快速、準確、高效存儲和分揀;通過配備智能運輸設備,如無人駕駛貨車、智能配送機器人等,實現自主規劃路線、避障行駛,提高運輸的安全性和效率;通過應用物聯網技術,企業實時監控貨物的位置、狀態等信息,實現物流信息的透明化和可視化;通過應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實現智能客服、智能調度等,提高服務的智能化水平。
1.3、政策環境
河南省政府高度重視綠色物流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推動綠色低碳物流的落地實施。在2012 年發布的《河南省循環經濟發展“十二五”規劃的通知》中就提出要按照循環經濟理念,優化全省物流業布局,發展綠色物流;2017 年發布的《河南省物流業轉型發展規劃(2018—2020)》中明確提出要推動快遞物流綠色化發展,鼓勵企業研發應用綠色包裝、綠色倉儲、低碳運輸等技術,建立逆向物流系統,提升低碳物流環境質量;2018 年出臺的《河南省促進物流業轉型若干措施》中指出鼓勵物流企業加大新能源車輛的使用力度,并對專業運輸車輛實施購置補貼措施;2021年發布的《關于加快推進快遞包裝綠色轉型的實施意見》中指出通過強化快遞包裝綠色治理,推進可循環快遞包裝應用,規范快遞包裝廢棄物回收和處置,從而實現使快遞包裝標準化、綠色化、循環化水平明顯提升;2022 年發布的《河南省“十四五”現代物流業發展規劃》指出要進一步推廣綠色低碳技術,降低物流業總體能耗和污染物排放水平,提升行業綠色可持續發展能力,支持物流企業與制造企業通過市場化方式創新供應鏈協同共建模式,鼓勵企業加強智能化設施設備的普及應用,加大智能物流技術研發力度。另外《河南省推進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實施方案》也明確提出要加快構建綠色高效、便捷順暢的城市貨運配送體系。各種政策的出臺對物流企業發展是持續利好的,自上而下要求政府及相關部門通過構建良好的經營環境,促進物流企業通過改善自身而提升競爭力。
二、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挑戰
對比綠色低碳的內涵要求和高質量發展指標,大部分河南省物流企業在發展進程中主要面臨如下挑戰。
2.1、技術挑戰
綠色物流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保障。然而,目前河南省物流企業在綠色物流技術方面仍存在較大差距。一方面,綠色物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和資源;另一方面,綠色物流技術的普及和推廣也受到技術成熟度、成本等因素的限制,致使部分中小企業因資金和技術限制,難以快速采用先進的綠色物流技術。因此,如何突破技術瓶頸,推動綠色物流技術的研發和應用,是河南省物流企業綠色低碳發展面臨的重要挑戰之一。
2.2、基礎設施挑戰
綠色現代化的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和完善是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條件。然而,目前河南省在綠色物流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如綠色倉儲設施的建設滯后,傳統倉儲設施向綠色倉儲轉型的步伐緩慢;新能源車輛的充電站和換電站布局不完善,影響新能源車輛在物流領域的推廣;同時,物流園區和物流節點的綠色化改造也面臨資金和技術瓶頸。因此,如何加快綠色物流基礎設施的建設和完善,提高物流設施的現代化水平和服務能力,是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又一重要挑戰。
2.3、企業意識挑戰
企業自身的綠色發展意識是推動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內在動力。然而,部分物流企業在綠色低碳發展方面仍缺乏足夠的認識和重視。一方面,部分物流企業過于注重短期經濟利益,忽視了環保和社會責任;另一方面,部分物流企業對綠色物流的概念和內涵理解不夠深入,缺乏具體的實施策略和措施。因此,如何提高物流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自律能力,推動其積極參與綠色低碳發展,是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面臨的又一重要挑戰。
2.4、監管與評估機制挑戰
有效的監管和評估機制是保障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然而,目前河南省在綠色物流監管和評估方面仍存在一些問題。一方面,政府對物流企業的環保監管和評估缺乏統一的標準和體系,難以對物流企業的綠色化水平進行有效評估;另一方面,物流企業的環保意識和自律能力也有待提高,部分物流企業存在違規操作,如使用不符合環保標準的車輛、過度包裝等問題,影響綠色物流的健康發展。因此,建立健全的綠色物流監管框架和評估機制,強化企業的環保責任感,是提升河南省物流企業高質量發展水平的關鍵一環。(作者:苗芯瑞、賀慧婷、牛豐澤、任其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