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從產業價值鏈的理論視角展開探究,對我國武術創意產業的發展情形、面臨的困境及未來發展路徑進行深入剖析,提出了激活創意源頭與加強人才培養、拓展市場渠道與優化品牌建設、完善產業生態等多維度發展路徑,旨在推動我國武術創意產業向健康可持續發展邁進,增強武術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
一、激活創意源頭與加強人才培養
搭建武術與創意整合的專業教育格局,培養既熟知武術文化又具備現代創意能力的復合型人才。依靠高校專業設置的前瞻性和職業培訓體系、國際交流引領項目等多種方式,打造結合武術實際的創意人才培養長效機制。加強傳統武術傳承人與現代創意人才的深度交流和合作,搭建聚合平臺,實現知識互補的技能共享。同時,建立武術文化數據庫及資源共享平臺,把傳統武術文化資源進行數字化留存和系統化梳理,為創意轉化提供豐富素材和理論支撐;加強對武術文化資源的挖掘與整理力度,鼓勵武術元素的創新實操,通過開辦專項基金、舉辦創意角逐等方式激發創作主體的積極性,推動高質量原創成果的產出。此外,應格外加強對傳統武術文化深層內涵的挖掘與闡釋,引導創作者從武術的哲學智慧、美學格調、倫理準則等方面挖掘創意靈感,增強作品的文化厚度與精神實質。完善武術創意成果的知識產權維護機制,加強對侵權現象的打擊力度,開辟專業化的知識產權服務平臺,為創作者提供適時的權益保障服務,營造寬松的創作空間。設立武術創意產業知識產權保護的專門法規及標準體系,制定符合行業特色的知識產權評估及交易規則體系,推動知識產權的合理流轉和價值實現。

二、提升產業鏈整合水平與技術創新水平
引進前沿技術和裝備,增強武術創意產品的生產調試水平,鼓勵把虛擬現實、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引入武術創意產業中,提升產品質量及技術含量。構建武術創意產業技術創新聯盟,整合高校、科研單位與企業的技術資源,實施關鍵技術攻堅,突破產業發展的技術壁壘。引導企業增加技術研發投入,增強自我創新本領,弱化對外部技術的依賴。鼓勵跨界合作,把武術文化元素和數字媒體、文創設計等現代產業形態深度結合,研發擁有科技感和時代韻律的高品質產品,推動武術創意產業上下游的全面整合,造就完備的產業網絡。鼓勵龍頭企業起到領航作用,帶動相關企業攜手共進發展,造就互利共贏的產業生態態勢。搭建產業同盟及協作網絡,引導資源共享及優勢互補,減少企業彼此的合作成本,增強產業鏈的綜合成效,引導企業實施戰略性革新與專業化分工。推動武術創意企業創新多元化的商業模式,如會員制、粉絲經濟等特定形式;采用商業數字化模式,增加獲利途徑,提高企業的市場適應程度及可持續發展能力。引導企業樹立用戶思維,全面剖析不同用戶群體的消費習慣及需求特性,針對性地開發差異化的產品與服務,形成多規模的市場化供給體系。
三、拓展市場渠道與優化品牌建設
拓展國內外銷路,尤其要加大挖掘國際市場的力度,形成“走出去”與“引進來”相結合的市場拓展策略。積極介入國際文化交流合作,促進武術創意產品走向世界;大力引入國際先進理念和市場資源,提高產品的國際水平。通過文化交流活動拓展市場,組織武術文化展演團隊參與國際性文化藝術節、體育賽事等重大活動,展示中國武術魅力。出席國際展會推廣產品,定期組織企業參與戛納電影節、東京電玩展等國際知名展會,擴大武術創意產品的國際曝光度。完善海外營銷網絡建設,在重點目標市場設立分支機構或尋找當地合作伙伴,搭建穩定的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體系。開發數字營銷平臺,利用社交媒體、短視頻、直播等新興數字營銷工具,精準觸達海外目標受眾。籌備武術文化海外傳播中心,顧及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文化風貌,進行有針對性的市場調研及用戶分析,制定差異化的市場拓展舉措。重視武術創意產業的品牌樹立,構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代表性品牌,并通過整合營銷推廣、跨界協同等手段,提升品牌的知名度及美譽度,增加市場競爭的籌碼。實施品牌戰略安排,界定品牌定位及價值主張,造就具備鮮明中國特色和國際眼光的品牌形象。強化用戶導向,提升武術創意產品體驗設計的量級,聚焦產品在互動性、參與性和沉浸感方面的亮點,使之符合消費者的體驗需求,造就忠實的用戶群體。
四、完善產業生態
制定面向武術創意產業的專項扶持政策,從財政稅收、金融、土地等多維度進行扶持;構建以政府實施引導、市場實施主導的發展機制,為產業發展創造有利的政策環境。推出跨部門統籌機制,統籌文化、體育、科技、教育、旅游等層面的政策資源,形成推動武術創意產業發展的政策合力。這種跨部門統籌機制可通過建立武術創意產業發展聯席會議制度來運行,由文化和旅游部門牽頭,體育、科技、教育、財政、商務等相關部門共同參與。定期召開聯席會議,研究并解決產業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協調各部門政策與資源分配。設立專門的武術創意產業發展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協調與政策執行監督。建立信息共享平臺,實現各部門數據互通與資源整合。制定跨部門協作的考核評價機制,將武術創意產業發展納入相關部門的績效考核體系。開展聯合調研與規劃,共同制定武術創意產業發展的中長期規劃與年度計劃。各部門根據職能分工,在各自領域內為武術創意產業提供精準支持。完善財政投入模式,設立武術創意產業專項資金,重點扶持原創內容開發、技術改進、人才培養、品牌樹立等關鍵項目,優化金融扶持模式,扶持文化企業成長,研發與武術創意產業特點貼合的金融產品與服務,解決企業資金困局,助力武術創意產業標準體系的搭建,規范市場格局。從產品品質、服務標準、評價體系等多個維度切入,提升行業的標準規范化水平,推進產業健康拓展。組建武術創意產業標準審定委員會,召集行業專家力量,擬定并公布武術創意產品及服務規范,完善產品質量認證體系,同時引入第三方鑒定機制,提高產品及服務的可信度。結合地域特點和資源稟賦,構建武術創意產業聚集區,選擇具有武術文化底蘊與產業基礎的地帶規劃特色鮮明的武術創意產業園區,并加快園區公共服務平臺建設步伐,提供創意催生、技術保障、市場推銷、人才培養等專業化服務,降低企業創新創業成本。
五、結語
武術創意產業作為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相結合的產物,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本文立足于產業價值鏈的視角,剖析了我國武術創意產業發展的局勢與弊端,并給出了綜合性的發展路徑。未來,隨著各項措施的落實,我國武術創意產業有機會實現價值鏈各環節的優化升級,形成更為完備的產業生態系統,進一步提升武術文化的國際影響力及市場競爭力。武術創意產業的發展不單單與武術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有關,更是支撐中華文化走向世界的關鍵載體。依靠產業價值鏈的系統性組合和優化,我國武術創意產業將得到更為廣闊的進步空間,為文化強國建設貢獻關鍵力量。(作者:昌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