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筆者從南京市江寧區環保局獲悉,該區完成“十三五”環保規劃編制的招投標工作,標志著環保規劃編制工作正式啟動。
據了解,該區編制“十三五”環境保護規劃的初步設想:既要與“十二五”規劃、生態文明示范區規劃、產業規劃、國土利用規劃、生態紅線規劃相銜接,做到多規融合,實現發展“目標”、空間“坐標”、國土“指標”、生態“控標”的有機統一,又要用新常態來對照觀察、分析判斷環境保護事業發展新形勢新任務新挑戰,力求有所突破、有所作為,有效引導空間資源的合理配置和城鄉建設的有序推進。
編制環境保護規劃的基本思路是“一核三重五保障”。“一核”:即以改善環境質量為核心。“三重”:即以大氣、水、土壤為重點,系統加強污染防治和生態修復。“五保障措施”:即責任落實保障、監管執法保障、環境監測保障、科學技術保障、體制機制保障。“規劃”的重點任務:切實打好治水、控霾、凈土“三大戰役”。將環境質量改善作為環境保護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重點針對大氣、水和土壤三大要素,強化“好差兩頭”的環境質量改善和提升;系統保障生態空間安全。強化國土空間利用管制和生態紅線管控,合理優化產業布局,切實維護區域城鎮增長邊界安全,保障區域生態安全;強化重點領域風險防控。將環境風險管控措施“嵌套”到常規環境監管體系,“防、控”并重,基本形成多元高效、點線面結合的全過程環境風險防控網絡;推進生態文明制度改革。以人民群眾是否滿意、生態環境是否健康、生活環境是否安全等作為體制機制改革的出發點和著力點,重點完善自然資源管理制度、環境要素管理制度、環保政績考核制度等;全面增強環境監管能力。全面推進社會監督監管,建立健全環境質量管理體系,同時加強基層執法能力建設,完善人力人才隊伍,建設現代化監控系統,加大對科技創新的支持力度。